崔颢以一首《黄鹤楼》力压李白杜甫,是因为……

相傳,李白游黃鶴樓,本想題詩一首,不小心看到崔顥寫的一首《黃鶴樓》,大為嘆服,覺得自己沒辦法寫得更好,遂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去。

崔顥的這首《黃鶴樓》到底好在哪里,能讓李白俯首認輸呢?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睛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向推絕唱,而未言其故,讀者欲索其佳處而無從。評此詩者,謂其意得象先,神行語外,崔詩誠足當之,然讀者仍未喻其妙也。

余謂其佳處有二:七律能一氣旋轉者,五律已難,七律尤難;大歷以后,能手無多,崔詩飄然不群,若仙人行空,趾不履地,足以抗衡李杜,其佳處在格高而意超也。

黃鶴樓與岳陽樓,并踞江湖之勝。杜少陵、孟襄陽《登岳陽樓》詩,皆就江湖壯闊發揮。黃鶴樓當江漢之交,水天浩蕩,登臨者每易從此著想。設崔亦專詠江景,未必能出杜孟范圍。

而崔獨從“黃鶴樓”三字著想,首二句點明題字,言鶴去樓空。乍觀之,若平直鋪敘,其意若謂仙人跨鶴,事屬虛無,不欲質言之。故三句緊接黃鶴已去,本無重來之望,猶《長恨歌》言入地升天,茫茫不見也。樓以仙得名,仙去樓空,余者唯天際白云,悠悠千載耳。謂其望云思仙固可,謂其因仙不可知,而對此蒼茫,百端交集,尤覺有無窮之感,不僅切定“黃鶴樓”三字著筆,其佳處在托想之空靈,寄情之高遠也。通篇以虛處既已說盡,五六句自當實寫樓中所見,而以戀闕懷鄉之意,總結全篇。猶“岳陽樓”二詩,前半首皆實寫,故后半首皆虛寫,虛實相生。五七言同此律法也。

與此詩格調相同者,沈儉期《龍池篇》云:“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微。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李白《鸚鵡洲》云:“鸚鵡來過吳江上,江水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沈詩前四句專詠龍池,李詩前四句專詠鸚鵡,皆一氣直書,皆于后四句寫詩意,與崔詩同調也。

后人登黃鶴樓者,因崔顥而不敢題詩。乾隆時黃仲則,自負清才,有句云:“坐來云我共悠悠。”為時傳誦。亦好在托想空靈,就崔之白云悠悠句,加以“我”字,遂用古入化,然不能越崔之詩境外也。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