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和三位专家一起谈谈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古诗词

李虹烨

4月21日,古文字学者、历史小说家史杰鹏《悠悠我心——梁惠王古诗词二十讲》新书首发仪式在单向空间·爱琴海书店举行。参与活动的还有著名自媒体人六神磊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三位嘉宾同为古诗词爱好者和推广者,谈起了“那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古诗词”。

下雨天,和三位专家一起谈谈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古诗词

活动现场(新经典供图)

诗歌:生命中最浪漫的事

在六神磊磊看来,所谓浪漫,就是美好又无用的事情,而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又最无用的事情就是诗歌”。这次因古诗词聚在一起的活动,也是一次浪漫的相遇。

和诗歌的结缘,各人有各人的因由,而追溯根源,莫不出于天性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对于诗歌的欢喜。史杰鹏将之归因于对古代文学的向往,“喜欢诗词是因为我天性里喜欢文学。小时候接触到这个东西,一看诗词就比较喜欢。小时候看语文课本发现有诗歌,有古诗,特别喜欢,不知道是基因带来的还是什么原因。看到绘画和插图,古人都仙风道骨,无忧无虑,我很向往。当然我长大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从此就陷进去了。”蒙曼则追溯于童年懵懂时的启蒙,“和诗歌的缘分说不清楚,中国人普遍这样,最早讲‘鹅鹅鹅’‘床前明月光’,小时候都是这样启蒙的,要说缘分就是基因里的缘分。”

和诗歌的相遇是他们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史杰鹏出生于1977年,那时家境并不好,市面上也没什么书,即使有,以他的家境也买不起。他回忆道:“我们有同学买了诗歌选集,觉得怎么这么好,但是很多人都会不大想借给你。我采取各种手段胁迫利诱,后来抄下来。古代人找书跟我们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出生于小县城的蒙曼也认为,唐诗是她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件高雅的事物,从此诗歌成为了她一生的爱好。

解读:出于专业,或出于爱好

对于诗歌的解读从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谈到《悠悠我心——梁惠王古诗词二十讲》的创作缘起,史杰鹏表示:“我热爱古典诗词,从高中时候开始,我就把我能找到的每一首诗词背下来,刻进了我的大脑硬盘。大约怎么也得有千首以上吧。在后来的二十年中,我不断地对之消化反刍。”

作为古文字研究者,他对诗歌的解读更倾向于专业,他认为在先秦两汉的部分,他的解说比一般的学者强,因为是他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如果非要对这本书作一个自我评价,“首先是功底深厚,然后是文采,因为我看诗词的眼光跟别人会稍微有一些不一样。而且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我写过很多小说。作为小说的作者,我的思维跟学者的思维不一样,解读诗词的时候会应用形象化的思维,这样会更生动、更活泼。而且联想比较丰富,能给读者带来诗词之外的东西。”

与史杰鹏不同,蒙曼认为自己对于诗歌的解读更多地出自于爱好。怀揣一颗普通人爱好诗歌的心,她的解读更多地出自于感性、出自于对于世界万物的同理之心。作为《唐诗三百首》的忠实读者,她觉得读诗不在多而在于精。“因为世界上好诗没有那么多。大脑存储进了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就像小孩儿,你一会儿吃泡饼,一会儿吃路边摊,把胃搞坏了,长大之后好像什么都吃过,但是尝不出来。所以你看看《唐诗三百首》比看三百本书都好。”这种出于爱好的解读让她对于诗歌的态度更为自然洒脱,“我是一个唐诗爱好者,它高也罢,低也罢,我喜欢就好。”

在中国诗歌的浩瀚卷帙中选择诗篇无疑是相当艰难的抉择,一首诗歌的优秀有时候仅仅取决于读到某句诗时刹那的悸动。六神磊磊觉得史杰鹏对于读诗时的怦然心动所作的解读深得他意,“大概因为我们偶尔也有脑子灵光的时候,有时候头脑中会刹时闪过这样的念头,但像闪电一样倏忽而逝,我们潜意识中觉得不同寻常,但无法用文字捕捉。看到别人写出来会恍若旧识,所以我们看伟大的作品会有如逢故人的感觉。这个解读深得我心。我一直没想明白的事被他解读出来了。”对词源的探索、对知识而非道理的传输、以及对价值的渴求,六神磊磊这样评价这本书。

读书之道:不轻信,或中和雅正之心

不可轻信,是史杰鹏贯彻到人生的读书信条。“我为什么没有走向古代文学研究的道路,而走向小学研究的道路?就是因为我不想轻信别人。我以前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发现朱熹对同一个‘肆’字的注释,在不同的地方不一样,不知道逻辑在哪里。我发现现在人也不注解。我觉得这样读书可不行。我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学科能解决我的疑问,读了王国维我才知道,是通过小学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做了小学研究、文字研究。读了之后我还是不满足,因为古文字学主要的研究方法还是通过比对,会解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不解决这个字为什么是这个意思。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需要解决,所以我后来读博士期间就决定改学训诂学、词源学,要搞清楚一个词为什么有这样的意思,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不能轻信别人。我们看很多人就是互相抄,你抄我,我抄你,这是不行的。”

而在蒙曼看来,读书的首要条件是保持一颗中和雅正的心。“人都有性格,但是当你看前人的东西,心态要放平,不是先有爱,先有憎,这是特别重要的事儿。”也因此,要学会知人论世,设身处地的想象古人所处的情境,而不是用现在的眼光一昧地批判什么,“我们不在那个时代,不是他所扮演的角色。”她也赞同,价值观不应该是被灌输的,而应当是通过知识的传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主的存在,随着自成系统的知识而来的是自然浮现的道理,如六神磊磊所说,“有的时候把知识读完之后自然就懂了道理,不需要别人告诉我道理。”

下雨天,和三位专家一起谈谈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古诗词

《悠悠我心——梁惠王古诗词二十讲》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