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诗人考科举都需要走后门?

古人有时候喜欢用前人的诗句作为题目,再加上赋得两个字,叫“赋得体”。最为知名的赋得体诗恐怕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而他写这首诗,是用来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的。

为什么唐朝人如此注重人脉,如此注重结交权贵?都是为了以后晋身方便。一旦攀附上了权贵,就可以用自己的诗文“干谒”——给权贵们送上诗文,他们若觉得你有文采,就会推荐你去做官,也体现了唐人对于诗文才学的重视。

干谒成功的例子有很多,白居易是个典型。他到长安那年刚刚十六岁,先准备好自己的诗文集,托人引荐到老诗人顾况那里。顾况已经六十多了,自然没把中学生一样的白居易放在眼里,甚至调侃道:“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啊。”在唐代,用对方的名字开玩笑,甚至提到对方先人的名字,都是很不尊重人的事。很快顾况就觉得自己失言了——他看到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一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就忍不住叫好,于是他连忙改口说,能写这样的好诗,在哪里都能“居易”了。这首诗也就成了白居易的成名作。唐人惟“诗”是从,可见一斑。不过,白居易的名字是从《中庸》里“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而来,不是居住容易的意思。

为什么唐代诗人考科举都需要走后门?

而白居易也是在干谒的基础上奋斗了十几年,在二十九岁那年才中了进士,还是同科中最年轻的。为此他感慨道:“袖里新诗十首余,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当初杜牧走的也是这条道路,他用的文章是《阿房宫赋》。杜牧家里世代为高官,托人方便一点,找的人是太学博士吴武陵。吴武陵一看文章好,就直接找了管招生考试的礼部侍郎崔郾,崔郾也说是好文章,但吴武陵张口就要把杜牧选为状元,这让他为难。前来托人的已经很多了,他顶多能把杜牧排到第五名进士。吴武陵不干,觉得丢人,要拿着《阿房宫赋》走人,最后对方好说歹说他才同意。等到发榜一看,杜牧果然是第五名进士。为什么要排在第五名呢?因为前五名的试卷是要交给皇帝看的,他们会多一分升官的机会。

这一招非常实用,比今天的微博还管用。诗人项斯拿着自己的作品找杨敬之寻求推荐,杨敬之就写了一首诗称赞他:“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没多久,这首诗传遍了长安城,人人都知道项斯的大名,项斯第二年就榜上有名了。到后来,用来干谒的行卷太多了,根本看不完,公卿之家的子弟都用它们来点火。那时甚至有人抄袭了别人的作品,在干谒时被发现揭穿。蕲州郎中李播见有个人送来行卷,接过来一看,是自己二十年前的作品,来人只能说,这是在书店里买的。

这一切在唐代,都不被认为是“考场舞弊”,因为唐代选进士非常看重出身和推荐。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父亲白季庚都出身明经科,白锽是河南巩县县令。根据罗振玉和陈寅恪的考证,白居易的父母是亲舅舅与外甥女的关系,结婚时分别是四十一岁和十五岁,白母后来因为社会礼法的压力,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而坠井自杀身亡。这一点在古代很忌讳,白居易一向为此苦恼,从来不提。杜牧的祖父杜佑是宰相,父亲杜从郁是左补阙,是个谏官。朝臣们还说这样不好,儿子没法在朝堂上给父亲进谏,于是改为秘书丞、员外郎。他们都是官宦人家出身。

王维走的也是干谒的道路,他找到了岐王想办法,岐王把王维精心打扮一番,直接带入了九公主的府邸,看机会让王维弹奏了一首琵琶曲《郁轮袍》,然后又给公主看了他的诗作,于是公主就被他的美貌和才学所迷倒了,王维就这样中了状元。据说,他这个状元抢的是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不过,王维的父亲王处廉做过汾州司马,虽然早逝,但出身于太原王家,母亲崔氏出身于博陵崔家,有两大望族的支持,无怪乎能走公主的门路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代科举的中举者中,有一半都出身官宦世家,这也是魏晋遗风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