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4月8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颠覆与重塑: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作为五大开幕展之一于同日向公众开放。展览的展品精选自国际著名设计师与收藏家朱钦骐(David Chu)捐赠给博物馆的三万六千余件藏品。这些藏品大部分来自马西莫·奥斯蒂的收藏,能够让人一窥现代男装设计发展史以及设计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正如朱钦骐所说,“现代男装设计发展史体现了人类现代社会的发展样貌,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而将这样专业的收藏接手并进行重新整理和经营,无疑延续了这些藏品的生命。”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展览现场

马西莫·奥斯蒂(Massimo Osti)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早期是一位平面设计师,20世纪70年代进入服装设计领域,成为面料工程师和时尚设计师。他是第一批对军装产生兴趣并研究这些服装功能性特征的设计师之一。他整理归类不同的版型、口袋、扣件等配件,并研究服装磨损的外观所带来的复古效果。他把从军装、工装和运动服得到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想融入到设计当中,同时还发明了面向未来的全新技术,革新了服装领域的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钦骐(David Chu)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华裔设计师和品牌创造者之一。他出生于中国台湾,1968年移居美国。1983年,他创办了美国三大男装品牌之一的NAUTICA ,自九十年代引领国际休闲时尚风潮。

三万六千余件藏品中的五十八件:故事的开始

朱钦骐捐赠给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藏品总计达三万六千余件,其中大部分来自始建于2002年的马西莫·奥斯蒂收藏。在4月8日开幕的《颠覆与重塑》首展中展出了从捐赠中精选出的58件藏品,涵盖马西莫·奥斯蒂所创立的重要品牌,如CP、Stone Island 的经典款式及其收集的各时期的Vintage作品。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受到德意志军队军用披风启发的帐篷披风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形式与功能”展示20世纪60至90年代马西莫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他设计的具有实用性的服装;第二部分“织物创新”展示马西莫发明的新技术所带来的革新面料与成衣;第三部分“军风系列”展示马西莫从军装获得的灵感并设计的特殊款式服装,体现马西莫独特的视角与贡献。“我们知道,马西莫不止是服装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字体设计师。在展览上,人们能够从一些其他的角度去看他的作品。军工装是一直都是马西莫的灵感。”策展人雅恩(Yann Debelle de Montby)强调,马西莫从来都不是在模仿军工装,而是从中得到灵感,然后运用于实践。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第三板块“军风系列”的展品

4月8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五大展览“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展”“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大展”“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作为开幕展同时推出。这些展览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朱钦骐并不这么看。“一切顺其自然地发生了。中国美院校长许江认为应该将所有设计的元素都放在一起,我觉得这对于开馆来说是很好的想法。为了保证所有的展览能够同时开幕,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各个展览内容本身之间没有什么联系,这是我们的博物馆,它拥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这就是唯一的联系。”朱钦骐向澎湃新闻表示。雅恩则表示,马西莫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豪斯的影响,认为“形式追随功能”,“我觉得这可能是展览之间的一个共同点。虽然或许是出于巧合。”另一方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阿尔瓦罗·西扎设计,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在建筑中注重极简主义的运用,“出于对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无与伦比的博物馆设计的敬意,我们选择以极简和干净的方式展示该服装系列。”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摄影:胡明鑫

据了解,在此次展览之后,会有一系列围绕该批藏品而策划的展览与项目陆续亮相,几万件藏品也将会作为永久陈列藏品陈列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朱钦骐捐赠厅(The David Chu Hall)。

雅恩说,“颠覆与重塑”只是故事的开始。朱钦祺则告诉澎湃新闻,将来也许每隔六到九个月就会推出新的展览,它们将有不同的主题和组合。“最终,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也许会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展品的展览。这样我们能够吸引人们来看,以及让学设计的学生们来更好地理解他们想做的东西。我们可能会在北京、上海等有设计学院的城市做巡展。因为中国需要灵感,需要让年轻人找到灵感的地方。”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人类文化及生活方式演进的标本

马西莫潜心收藏来自于不同时代、国家与品牌的古着男装,逐步建立起专业而富有个人情感的男装收藏帝国。其整个收藏体系几乎涵盖了现代男装设计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节点,其广度与深度皆令人叹为观止。朱钦骐于2002年倾囊接手马西莫·奥斯蒂藏品后,亦将自己多年来精心收藏的六千多件古着男装作品纳入其中,建立起了一个纬度更为丰富的男装收藏体系。“马西莫和我有很多共同点。他的CP品牌和我的公司成立时间差不多,这促成了我们的互相了解。当我看到他收集多年的古着服装时,我发现我们的收藏有很多共同点,于是我想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形成更大的联系。”朱钦骐向澎湃新闻表示。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冰夹克 图片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护目镜夹克 图片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在“颠覆与重塑”展览现场,能够看到马西莫在男装设计中用到了各种创新性技术:“冰夹克”由液晶制成,颜色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缝有镜片的夹克,是基于对日本民防部队使用的的防护面罩的研究……其中,有些在当时颇具创造性的服装,在今天看来俨然是“古着”,对于今天的观众,能够从这些过去的服装里看到什么?对此,朱钦骐认为,所有的设计,尤其是展览中藏品的设计,是经典的。“对我来说它们是永恒的。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们能够从这个平台抽取一些元素,创造新的东西。设计师总会诉诸一些基本的元素,再创造一个新的结合。”朱钦骐说,看着这些展品,会发现那时候基本上只用到自然材料,比如棉、羊毛、亚麻,但是从过去到现在,服装的一些功能是共通的。“比如过去人们将油覆盖在棉布上防水,现在通过聚酯纤维就能轻松地达到这一功能。人类从生理上并没有改变太多。设计师在使用新元素的同时,会结合过去的一些功能。”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第二板块“材料创新”的展品

另一方面,朱钦骐认为,透过设计能够看到社会的演化。“过去人们去上班,要穿戴领带、衬衫、夹克,但今天,这种现象不那么普遍了。”技术的发展为服装带来演变,而社会趋势的演变也影响了服装。“过去的人们认为穿制服工作是一种文化,现在,人人都可以在家里工作,不需要去穿这种符号性的东西。今天的服装,更多的是个人主义的表达,而不再是因为社会的束缚。”

袁由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马辛姆·奥斯蒂不是一个“时尚界”的设计师,而是一直致力于对普通的日常的着装、工装进行改良。“比如衣服的抗寒、防辐射,以及夜晚时为规避危险而发出的荧光。通过对面料和工艺的革新,以及将军装中功能性的口袋等元素运用到日常的用装当中去,他颠覆了原来普通服装的面料跟技术。”袁由敏表示,今天人们穿的休闲服,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的创造性。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如今已经很常见的丝网印花T恤

“博物馆的这些收藏都立足于生活。马辛姆?奥斯蒂的时装不是时装秀,而是对生活的关注,博物馆本身也是建立在一个生活美学的前提下。”

年轻的设计师应该理解设计的根源

朱钦骐说,选择中国美院来捐赠这一批藏品,可能是“出于命运的安排”。“1992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杭州,我去了西湖边的美院校区。那是我第一次到杭州,我就爱上了它。”朱钦骐和杭州有缘,而选择在美院展出这些藏品,一方面是希望能够让它们得到更好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希望年轻的设计师们能够理解设计的根源。“我发现,在中国的时尚产业中,年轻人总是渴望脱颖而出,但是有时候他们缺少对时尚设计根源的理解。我认为这个男装展展示了收藏的历史。展览的内容能够让年轻设计师们理解,欧洲是如何造就了今天的现代服装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朱钦骐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同时理解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并且从两者当中获得灵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想法都来自于某个地方。好的想法是适用于全世界的。这就好比好的音乐不分国界。”朱钦骐告诉澎湃新闻,他不想让年轻的设计师们困于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创造出什么中式的东西。“当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我不认为我设计的是美式的东西。我只是认为我的设计受到了美国或欧洲的生活方式启发。最后,只要它呈现出来是美的,每个人都会喜欢。”

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一个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演变的标本

展览海报,展览为长期陈列

从“颠覆与重塑”的展览中,观众能够窥见一百年来男装设计的发展史,而这能够让设计师们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根源,并从过去获得启发。“对我来说,设计是真正发现个人爱做的事情,并且能够去汲取灵感。你首先要理解设计的根源,然后你才能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文/钱雪儿)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