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世界的规则,是与神交流的语言

本文摘自《数学现场:另类世界史》,王雁斌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

谜一般的流星

李冶在钧州率领金国将士血战蒙古骑兵的时候,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正在南宋的临安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他刚刚考上了进士,踌躇满志地筹划自己的仕途,并特意为自己取了一个号,叫作道古(效法古人行事的意思)。这个无比聪明的年轻人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前途确实无可限量。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而且留下很糟糕的名声。

道古出生在四川,父亲曾在巴州为官。后父亲因战乱带领全家迁至首都临安(今天的杭州)。几年工夫,父亲擢升工部郎中、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由于父亲是掌管各项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的工部郎中,又任国史院官职,掌管各类经籍图书,使道古得以接触学习各类知识。他的生性一定非同寻常的聪颖,因为很快他就对当时的种种学问,如星象、音乐、算术以及建筑学等无一不通。更重要的是,他还曾经向当时的隐士求教,学习数学。

他十八岁就当上了住地的义兵首,后到郪县(今天的四川绵阳附近)做县尉。有了进士身份以后,他更是仕途大展。几年内,他从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通判擢升为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又赴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为官。眼见一切顺利,可就在这时,他的母亲去世了。按照规矩,凡是丧父丧母的官员必须解职守孝三至五年,这叫作丁忧。道古急赴临安吊丧,然后转回湖州老家。

13世纪上半叶,南宋小朝廷是在喜忧参半的心情下度过的。蒙古的崛起给南宋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金国又不断地骚扰,两国征战不绝。公元1234年,为了一雪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南宋朝廷派使者前往蒙古,双方结成联盟,共同对付金国。作为宋军援战的报酬,蒙古承诺灭金后把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带归还南宋。不久,蒙宋联军攻入金国首都汴梁,金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198—公元1234)自缢身亡。指挥南宋盟军的大将孟珙(公元1195—公元1246)把金哀宗的尸骨带回临安,举国一片欢腾,人们竞相庆贺,一百年的耻辱终于以金国的灭亡而告终。可是金被灭以后,南宋的西部和北部直接暴露在蒙古的威胁面前。窝阔台可汗灭金后,立即撕毁了将黄河以南归还南宋的协议,强迫改为陈州、蔡州以北属蒙古,以南属南宋。这使南宋失去了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大片肥沃土地,也失去了黄河的屏障。南宋政府无力反抗,只能忍辱接受。从此,南宋的忧患越来越严重,蒙古骚扰不断,国无宁日。

按当时的规矩,丧母的道古不能从政,在湖州过了四五年平静的日子。我们不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在宋理宗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的秋天,他突然刊出一本书来,名叫《数学大略》。书的前面有《序》一篇,对自己著书的经历有这样的描述:“时际兵难,历岁遥塞,不自意全。于矢石之间,更险离忧,荏苒十祀。”大意是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交通不便,所以无法写得详细全面。这本书是在石雹箭雨当中写成的,期间充满了忧愁和艰险,又经过十年的修改才完成。这一年,道古三十九岁。也就是说,他是从二十九岁起就开始写这本书了。

这本书就是后来的《数书九章》,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道古,大名秦九韶(公元1208—公元1261),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

内容简介:

数学是世界的规则,是与神交流的语言

《数学现场:另类世界史》,王雁斌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

数学,似乎是一门距离普通读者很遥远的学科。它很抽象,让人望而却步,很难借助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认知去理解它。这门看似无用的学科为什么存在?又为什么会在人类文明的前进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学现场:另类世界史》将回答这一系列疑问,并揭示,数学的存在对于人类有着多么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的诞生和壮大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息息相关。几千年来,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等文明古国创造了不同的辉煌文化,也催生了各具特色的数学体系,它们根植于不同的土壤,最终交汇在共同的节点,形成了一部壮丽的数学交响。一位位天才数学家涌现,无论穷达,他们都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合力铺就了通往现代数学的道路。本书带领我们回到数学史上那些重大变革的发生现场,亲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结识走下神坛的数学家,感受数学世界的宏伟和美丽,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传承千年的人类文明史。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