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最近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从故宫借来了不常展出的《步辇图》,许多朋友都不顾排队之苦,一睹原画的真容,甚至有从外地专程来看画的。《步辇图》传说是阎立本的作品,作为传世名画,知名度极高,收入义务教育课本,我想每个中国人看它都不会眼生。画上内容是唐太宗贞观十五年的一次新闻事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迎娶文成公主。主流观点认为它是宋摹唐作,也有激进观点认为它是金元之后的“伪作”。
《步辇图》
与伊朗文化密不可分的锦袍
画中十三个人,右边九个穿着红白条纹裙的宫女抬着“腰舆”上大她们几圈的唐太宗,左边三人侍立,当中服饰最华丽的那位,便是吐蕃大相(也叫大论,藏文读作blon-chen)禄东赞。他以长巾束发,身着圆领团花锦袍,腰间挂帛囊。锦袍图案分为两种:一种是联珠纹内立鸟;一种是鱼鳞纹内羊或驼,一禽一兽,一天一地,相映成趣,朱白相间,艳丽夺目。这件锦袍,引发了我的兴趣。
吐蕃人热爱金银器,吐蕃工匠长于制作金银器,美国学者谢弗在《撒马尔罕的金桃》中把吐蕃金器誉为“中世纪的一大奇迹”。吐蕃人也热爱色泽艳丽、图案丰富的织锦,但他们并未学会制作织锦。
对于锦袍的产地,有不同看法。沈从文先生叫它“小袖花锦袍”,认为它就是《唐六典》中提到的由四川一带工匠织造的“蕃客锦袍”。当时唐代成都的织锦工人每年要织造二百件锦袍上贡,专供唐王朝赠予远来长安朝贡的使者,或者作为赏赐给周边“四夷”首领的礼品。姜伯勤先生则认为这种联珠纹织锦来自粟特,其纹饰风格为波斯萨珊式样。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教授在《穿越喜马拉雅山》一书中指出:“无可怀疑的是,西藏在早期就与伊朗文化有着联系。这可能是出于迁徙和贸易的原因,艺术及装饰主题也随之从伊朗传入了西藏。”
近年流散海外的青海都兰古代丝织品中,有一件联珠对鸟纹小孩锦服,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可以看作《步辇图》禄东赞锦袍的同类实物材料。考古学者林梅村认为这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吐蕃织锦的产地就在吐蕃帝国境内而非中亚:阿拉伯占领中亚后,一些不甘臣服的粟特人流亡吐蕃统治下的西域。在粟特移民的帮助下,吐蕃建立了自己的丝绸纺织业,在吐蕃至少建立过两个丝锦生产基地,一个在于阗,一个在敦煌。在于阗生产的织锦史书称为“胡锦”,而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生产的织锦则被称为“番锦”。无论“胡锦”还是“番锦”,都具有强烈的粟特艺术风格,也许是流亡西域的粟特工匠为吐蕃王公贵族织造的。
神奇的禄东赞 藏族的“阿凡提”
禄东赞的衣服这么神奇,禄东赞本人同样神奇。说禄东赞,就不能不提松赞干布。和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几乎同时,南日伦赞、松赞干布父子统一了青藏高原,结束了邦国对立,互不统属的时代。贞观八年,唐蕃之间遣使通贡,有了直接接触。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作了“天可汗”的驸马爷,也向唐太宗求婚,被拒。
颜面扫地的松赞干布大怒,发兵袭击唐边境,两军互有胜负。于是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再次求婚,十四年,更派第一重臣禄东赞出使大唐,执重礼表示诚意,转年到达长安,这次李世民同意让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和亲。
禄东赞是个情商极高的人,《旧唐书》称他“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禄东赞面对唐太宗时,谦恭有礼,不卑不亢,应答的每一句话都合天子之意。太宗很欣赏他,要把琅玡长公主的外孙女嫁给他。这要是换别人,得马上磕头谢恩,白娶一个媳妇,从此和大唐皇帝成了亲戚,哪找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可人家禄东赞怎么回答呢?《新唐书》里记载他是这么说的:“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取”——我年轻时就已经在吐蕃娶了老婆,虽然您家的姑娘无比尊贵,可我不愿意抛弃糟糠之妻。再说了,我是代替吐蕃老大求亲的,现在老大还没娶到媳妇,我倒先娶一个,这不像话啊!
禄东赞几句话说完,一个对婚姻忠诚、对主君忠诚的好男人形象拔地而起,唐太宗听了立马嘉奖了他。在藏文史书里,禄东赞迎亲还被演绎出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六难婚使”,著名的蚂蚁穿珠。禄东赞简直变成为智慧化身,藏族的“阿凡提”。
禄东赞后代葬于燕山脚下
讲完禄东赞请婚的故事,恐怕没人会想到,这位禄东赞还和咱们北京有些瓜葛呢。在展厅不显眼的位置,有一组唐懿宗咸通六年的“论博言墓志、墓志盖”,出土于京郊石景山。不要小看这方墓志,它可称得起是北京地区出土的反映唐蕃关系的最重要文物,历史价值非常高。论博言是何许人呢?他不仅是吐蕃人,而且就是《步辇图》里穿锦袍的禄东赞的曾曾孙子,曾在幽州节度衙门任押衙。
松赞干布死后,两代赞普皆年幼,所以吐蕃军政大权一直握在禄东赞及其家族手中。禄东赞姓噶尔,在吐蕃历史上有一个持续近五十年的噶尔氏专政时期。禄东赞南征珞地(珞巴族区域),北攻于阗,东北灭白兰、党项,吞并吐谷浑。禄东赞死后,长子赞悉若,次子钦陵先后任大相,权倾一时,但最终难以摆脱被搞掉的命运。吐蕃君臣联合捕杀噶尔氏亲党两千余人,钦陵自尽,禄东赞三子赞婆率部众数千人投归唐朝。这时唐朝已经进入武后时代,武则天给赞婆封官晋爵,后代定居汉地,以“论”为姓——“宰相为论,因而氏焉”:吐蕃的宰相叫做“大论”,所以就姓“论”。论博言墓志说明,博言的祖父、叔祖父、父亲、堂兄和儿子都在唐朝边境做官。墓志还记载了吐蕃自然人文概况,可以看出唐朝人对于吐蕃的认识。墓志盖也完全是唐代规制,上面刻有汉文化传统纹饰——牡丹花及十二生肖。
禄东赞身上的织锦图案来自中亚粟特或者更西的波斯,禄东赞的后代葬在燕山脚下,这是青藏高原作为欧亚大陆内部重要区域,密切交通东西方世界的生动事例。读者朋友若有兴趣,下次去首博看“西藏大展”,不妨仔细端详一下《步辇图》里禄东赞的锦袍和禄东赞后人的墓志,说不定还有新发现。(文/ 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