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有一些媒体围绕着“是该回家上坟还是外出旅行”,吵起来了。

有人说,中国人以孝为天,清明节祭祖扫墓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不回家上坟而跑出去旅游,既不尊重传统也不孝敬祖先,根本就是大逆不道。

老实说,这种话题猫史官向来是不大情愿参与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招人喷。但这次,我想就“清明节上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这个观点,简单地反驳几句。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几千年来,中国的祭祖礼仪一直在变化,清明节的内涵也一直在变化,它本来就是个随风而变的民俗节日,没有什么非死不可的硬规定。因此,自己不读书还打着“自古以来”的旗号去批评别人不孝的人,真的还蛮讨厌人的

1.中国自古就有坟墓吗?

这个问题乍看之下有点莫名其妙,但其实是考古和历史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问题。

要说“上坟”,首先要得解释一下什么是“坟”。我们通常说“坟墓”,但是坟≠墓,墓是埋葬死者的地下土坑,而坟是墓上凸起的土堆。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根据目前的研究,春秋之前,社会上埋葬死人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挖坑平掩,只有极少数的贵族才有资格在墓上筑起一个凸起的土堆,当时叫“冢”,后来也被称为“坟”。孔子所说的“古也墓而不坟”,说的就是春秋之前,普通人死后不起坟堆的情况。

到了春秋战国,这天下算是乱了,也没有人想遵守礼制了。大贵族想过一把天子的瘾,小贵族想过一把大贵族的瘾,平民也想过一把小贵族的瘾,于是大家都纷纷不把规矩放在眼里,墓上堆坟这个现象就在全社会各阶层普及开了。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从外观上看,主要的不同的就是坟堆的大小规模,贵族坟堆大、平民坟堆小而已。

2.中国人自古就上坟吗?

上坟,是一种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既然是祭祀活动,理论上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事实上,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不上坟的祭祀称为“庙祭”或“家祭”,就是在远离坟墓的祖庙和家里进行;上坟的祭祀称为“墓祭”,就是亲自跑到坟墓所在的位置进行祭祀。

比如,清代皇帝要祭祀祖先,有时候会在位于故宫右侧的太庙内进行,有时候则会亲自跑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东陵墓地进行。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故宫右侧的太庙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位于河北唐山的清东陵

“上坟”和“不上坟”这两种祭祖方式,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是以“上坟”为主。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上坟”才是祭祖的主要方式。

      春秋以前,普通老百姓在葬礼结束之后,基本就很少再去祖先的墓地了,而是选择主要在家中进行祭祀。

有一个故事非常能反映这种“祭祖不上坟”的现象。《礼记》中记载,孔子年少时就死了父亲,他父亲的墓上没有坟堆,而且常年只在家祭祀不去墓地,孔子长大之后竟然都找不到父亲埋葬的位置了!

不仅如此,“上坟祭祖”甚至有时候还会被认为是不合礼制的行为。虽然秦汉以后民间的“墓祭”已经挺普遍了,但长期以来都被没有被主流礼法正式接受。比如宋代大儒程颐就说过: “生不野合,则死不墓祭……后世习俗废礼”。

因为人们认为,人死之后会灵魂脱离肉体,肉体埋葬于坟墓,而灵魂则供奉于家庙中的神主牌位。祭祀的对象当然应该是祖先不灭的灵魂,而不是腐烂的肉身。

3.清明自古就是个节日吗?

清明最早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普通的节气,后来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在唐代才形成一个与祭祀有关的正式节日

二十四节气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商代就已经有了雏形,秦汉之际,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成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清明都只是一个节气,并不是一个节日,而且与扫墓祭祀毫无关系。

      目前民俗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清明变成一个与扫墓有关的的节日,最大的改变发生在唐代

唐代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节日叫“寒食节”,这个寒食节的日期在冬至之后的第105天,算下来刚好在清明前的一天或两天。而唐代寒食节要放假4-7天,这一放刚好就把清明给包括进去了,大家也干脆来个二合一,把这几天统称为“寒食清明日”。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在唐代,清明就这样借着寒食节的东风被人们重视起来,成为寒食节假日的一个组成部分。至此,清明这个平平无奇的节气,变得具有了节日的内涵。

但清明上坟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好像谁也说不清楚,在唐玄宗的一份诏令中就有:“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意思就是说,清明寒食上坟,古书不见记载,最近才形成了风俗。

一些学者认为,清明上坟和另一个节日,上巳节有关。这个上巳节最初的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是到水边为死去的亲人招魂,核心是祭祀。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因为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距离清明也没几天,经常是,放寒食清明节的时候,上巳就已经包含在假日之中了。所以啊,时间一长这三者也就被混到一起去了。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正是寒食、清明、上巳融为一体的一个最好的说明。

4.现代清明节怎么过?

说完了古代的情况,再说说现代。其实我们这一代人“过清明节”也就只有十年的时间

2007年国家颁发《关于 2008 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2009年,将一天改为三天。至此,清明节才作为法定节假日又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裕,利用小长假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民俗,这没有什么好非议的。而且,古人本来也喜欢清明出游,他们只是交通不发达跑不远,我估计要是当时有飞机高铁,唐代人、宋代人那么会玩儿,恐怕也是扎堆到东京赏樱、清迈放灯吧!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那么,清明就真的弃祖先于不顾了吗?其实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更深刻的社会变革,比如丧葬习俗和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的变化。

近年来“树葬”、“海葬”、“草坪葬”等新兴埋葬方式在一些大城市中悄然流行,这些埋葬方式强调人在走完一生后重归自然,并不举行隆重的葬礼,也不对埋葬地点做专门标识。

另一方面,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再相信死者去世之后会有灵魂,也不相信什么“孤魂野鬼”会跑来危害自己,而古代实际举行的丧葬仪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以上的认知。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坟”,也可以“不上坟”

写有辟邪去灾文字的镇墓瓶

与古人不同,现代人追忆祖先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情感”二字。那这样的话,翻看已故亲人的照片,和亲自上坟扫墓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都能激起对亲人的怀念。最近越来越流行的“网上祭拜扫墓”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若在古代,这种祭拜方式多半会被说成是“对逝者不敬,可能招致灾祸”吧。

古话说,死生亦大矣,然而毕竟世殊时异,时代不同了,试问,有谁还在为过世的亲人守孝三年呢?猫史官觉得,对祖先最大的敬慰,无非就是子孙后代自己过得体面、活得正直,不给老祖先丢脸吧。

“猫史官曰:没有从来不会改变的传统。而作为后来人,我们很幸运地比祖先们拥有了更多清明节“过法”。因此,亲自上坟、网上祭拜、外出旅行,不管您选择了哪一种,都是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哟。”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