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斯皮尔伯格”这个名字,始终是好莱坞这台巨大的造梦机器和印钞机器最响亮的一块金字招牌。如果要在好莱坞导演里选一位“头号玩家”,斯皮尔伯格恐怕当仁不让。但是,随着近年来作品的减产和滑坡,人们多少会怀疑,年过七旬的斯皮尔伯格,还有从前的魔力吗?

2018年,斯皮尔伯格用两部响亮的作品——《华盛顿邮报》和《头号玩家》,作出了最直接的回应。

《华盛顿邮报》是他多年来从未放弃的那类人文主义电影,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式主旋律”。如果试图用一个更精确的词来解释,就是西方民主社会赖以维系的基本价值观。他总是在用各种极端的条件假设去挑战和拷问一个底线,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是不是都应该真正尊重一个个体的生命与价值。无论是否事关战争,事关叛国,事关政府首脑,事关人数的多寡。这是斯皮尔伯格的根基与信念,也是他的电影能一遍又一遍打动我们的根源。

“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

《华盛顿邮报》

而最新的《头号玩家》,则是他最擅长的商业制作,用童心造梦,带领观众进入电影奇观,完成想象中的冒险。这是一部以游戏为核心,而且完全凭游戏元素构建起来的“游戏电影”。它的主题是游戏,剧情推进靠的是游戏,观看体验像是在玩游戏,全片的关键,也是游戏里的通关和彩蛋。

“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

在这场游戏里,斯皮尔伯格把他所迷恋和喜爱的大量游戏、电影、音乐等元素共冶一炉。其中有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各色超级英雄,有辨识度极高的金刚、恐龙、高达、哥斯拉和钢铁巨人,有“加一条命”的游戏币,有网游里的人头收割,有我们儿时玩惯的游戏,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恐怖片和约翰?休斯的著名青春片,有难以胜数的游戏人物,甚至还有一座百分百还原度的《闪灵》凶宅。

“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

影迷们无疑会热衷于在电影里扒出每一个迷影梗和游戏梗,每一帧镜头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而所有埋藏在电影里的梗,数不清的彩蛋,构成了一部流行文化简史。我们熟悉或陌生的一切,都能在里面找到影子。

这是属于“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多年来他为人所称道的“童心”,在《头号玩家》里得到了最生动的呈现。他把埋藏在心底的那些爱好与趣旨,如数家珍般呈现在电影里,像是一个万花筒,又像是一个盛大的主题乐园和五彩斑斓的博物馆。

最值得玩味的一点,是片中的关键角色——“绿洲”游戏的创始人詹姆斯?哈利迪,就像是斯皮尔伯格自身的写照。童年时父母的离异深深困扰着斯皮尔伯格,为此他越来越害怕在生活里与外界相处,一头钻进了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就是超八摄影机和电影的世界。也正是因此,他才得以成为后来的那个电影“金童”。

“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

电影里的哈利迪,则是一个蜷缩在游戏世界里逃避生活的失意者。哈利迪一手打造了风靡全球的“绿洲”,是万众瞩目的世界首富,但却无法在生活里与自己的朋友和恋人相处。他在游戏里留下的那个彩蛋,也是试图去解开自己的心结。

斯皮尔伯格无疑是有过和哈利迪相似的心境,才刻画了这个对理解全片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曾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地提到父母离异对他造成的影响,也曾在多部电影里,一再设定抛下家庭的父亲和不合群的孩子的形象。不难想象,陪伴他的只剩下那些电影、音乐和游戏。直到多年后父母重归于好,但他自己早已变成了被电影和游戏深度浸染的“长不大的男孩”。

哈利迪在影片的最后对主人公深情款款地说出“感谢你玩我的游戏”的一幕,分明就像是斯皮尔伯格自己在诚挚地对每一位观众告白——“感谢你来看我的电影”。这是72岁的斯皮尔伯格孩子式的纯真,也是这部满载情怀的电影最深情的部分。

“老男孩”斯皮尔伯格的一场私人游戏

与此同时,斯皮尔伯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用形式感极强的娱乐电影,像是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和电影产业做了一次极具前瞻性的预言。

《头号玩家》里人人沉溺于超级网游的场面,或许正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而近年来在电影业越炒越热的VR概念,也在《头号玩家》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渐趋成熟的形态。未来的电影,会让观众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观看”,而更接近于“操作”。电影,很可能将向游戏的形态(正如片中的“绿洲”)靠拢。

《头号玩家》里的一多半镜头,完全以“绿洲”游戏的视角展开。未来的电影,很可能同样如此。人们会越发渴望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里释放自我,而虚实不分的VR技术,正为我们提供这样一种可能。斯皮尔伯格无疑是看见了几乎不可逆的趋势,才用电影去提醒我们,游戏并非唯一,生活才是唯一的真实。

《头号玩家》也许会对电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同他的《大白鲨》《E.T.》《夺宝奇兵》和《侏罗纪公园》曾经产生的影响那样。斯皮尔伯格再一次掐准了时代的脉搏,他的成功也注定会让后来者争相效仿。而我们在探讨《头号玩家》在斯皮尔伯格自己的作品谱系里如何归类时,最终也会把它放入经典商业片的范畴加以讨论,而不是他那些更加严肃的科幻片(比如《人工智能》和《少数派报告》)。

回到开头所说的,《华盛顿邮报》和《头号玩家》的成功,不由得令人想起1993年,那时的斯皮尔伯格站在世界之巅,一边用数字特效打造的巨大恐龙掀起新的商业潮流,一边用《辛德勒的名单》证明自己的严肃创作足以名垂青史。2018年的两部作品,同样具有这样的潜力。

也许,好莱坞的“头号玩家”,从来不曾易主。(文/时间之葬)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