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创造与毁灭的交响曲

本文摘自《古代世界》,[英]理查德·迈尔斯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3月版

美索不达米亚:从诸部落到最早的帝国

有史以来第一座伟大的城市出现于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古希腊人称这片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6000年前,人们摒弃了家族和村落所提供的安全感,转而同陌生人聚到一起,合力创造某种复杂得多、困难得多的事物:一座城市——“众城之母”乌鲁克城(Uruk),一种文明——苏美尔文明。

在公元前约3000年的巅峰期,乌鲁克曾是4万~5万人的家园。城墙的周长将近11公里,环绕了方圆6平方公里的土地。全世界首部史诗文学《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Legend of Gilgamesh)曾对该城的宏大与壮丽赞美道:“向上前行吧,登上乌鲁克的城墙。”

乌鲁克的考古记录揭示了一段紧锣密鼓的建设与重建时期,年代起始于6000年前并延续了四五个世纪。在那段岁月里,乌鲁克人修建了至少十几座甚至更多的宏大建筑——神庙、宫殿、礼堂,尽皆形态各异、规格不同。乌鲁克人仔细小心地推平原先矗立的建筑,随后于其上建造起全新的东西来。他们时常会尝试新的建筑材料或建造工艺,比如那颇具特色、用以装饰墙体的锥形马赛克。

乌鲁克如今被人视作诸多城市的样板,它们共同形成了苏美尔文明。复杂的宗教机构和体系应运而生,庞大的神庙群破土而出,人们于其内精心操办神圣的仪式来敬奉诸神。法律管理社会,法条落实成文。工匠们制作各种奢侈品,它们的装饰考究,寓意深远。商贾们走南闯北,足迹遍及中东。他们买卖商品,交换货物,有时还换取再生产所需的原料。对于人类来说,这些都是崭新而前卫的生活方式,但它们显然是非常成功的。公元前约2500年,八成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已经生活在了一座座城市里,这些城市的面积超过40公顷,有1.5万~3万人口。

由个体和非血缘群体构成的蓬勃社群成批地涌现出来,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那么此等非同寻常的进步是如何发生的呢?问题的部分答案是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这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当极端的世界,该地区降雨量十分匮乏,无力支撑农业生产,只有通过复杂的灌溉方式才能让土地具有肥力。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奔流而过,送来了水资源,由刚需催生的创造力孕育出了将水浇灌到田里的方法。

农业的出现早于城市数千年,时至公元前约5300年,耕种技术变得更加集约化,从而将食物生产最大化。然而在南部伊拉克艰难的环境中,就算具备了这些仍然是不够的。人类于此地繁荣兴旺的唯一途径是整合各自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两条过境的大江大河。倘若能够将其引流并调控这些水资源的话,贫瘠的土地就会变成一块块肥沃的田地,由此人们便能过上一种静态的农耕生活了。人类自建城之初,就与这改天换地的首次尝试密不可分。

也许是一场长期干旱形成了环境危机,抑或是那两条大河绵延的支流改变了流向迫使人们超越小门小户的思维局限,与左右四邻携起手来构建堤坝、水渠、运河等基础设施来管理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水。这些工程要求有专业工匠以及劳动分工,因而便萌生了等级模式、职业化和互为所依的关系,而这些渐渐形成了人类文明屹立于世的基础。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创造与毁灭的交响曲

《古代世界》,[英]理查德·迈尔斯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3月版

上古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城市的出现,铁器的发明,希腊的崛起,王者的归来,共和的力量,人性的凸显……

本书是一部关于西方古代文明的简史,是理查德·迈尔斯继名著《迦太基必须毁灭》之后,又一部关于西方古代世界在罗马帝国形成之前的历史叙述,理查德·迈尔斯透过考古挖掘和史料爬梳,试图穿越到那个遥远的过去,带领读者探寻西方文明的源头。他从美索不达米亚开始讲起,一直讲到罗马帝国的覆灭。已被BBC拍摄为六集同名纪录片。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