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致广大而尽精微:普惠金融中国实践案例》,李焰 、王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
微型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边界
我们以中和农信在农村地区发放的微贷为例,探讨微型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边界。微型金融表面上看是在传统金融的客户之外将金融服务的对象层次朝向更低端延伸,实际上是金融运作方式的本质性转变。微型金融在信贷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方法等方面与传统金融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划分了微型金融的上边界。
(一)客户定位
从客户层次定位上看,中和农信的服务对象与传统金融机构以及新兴的营利性小贷公司几乎没有重叠,是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可能性极低的低收入农民。
之所以有这个客户定位,是因为中和农信的前身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内设机构,扶贫是根本目标,小额信贷是实现手段。这符合国际上微型金融的主流理念。目前,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占据最主要地位的是农村信用社,其次是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但这三大金融机构在面向“三农”提供信贷支持时,面临着交易成本激增的问题,当贷款额度到了5万元以下,盈利可能性很小,因此客户很难进一步下沉。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其信贷服务覆盖了87万户农民,约占全国农民数的1/3,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只能依赖民间借贷融资。中和农信服务的是剩下的2/3农民中的一部分,在农村金融市场,它实际上并不构成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而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一种补充。
(二)贷款额度
虽然都被笼统称作“小额信贷”,但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贷款,中和农信的贷款额度更小,应更严谨地称作“微贷”。目前,中和农信的人均贷款规模为1万元。小组贷款中,不同的客户级别贷款限额不同:第一次贷款的客户是一级客户,客户得到过一次贷款并按期归还,再贷款就可自动升为二级客户,二次贷款并未逾期的可自动升级三级客户。每户第一次贷款限额为1万元,二级客户限额为12万元,三级客户限额为16万元。个人信用贷款的最高额度仅为5万元。小组贷款一般为一年期,农户在还款时,实行10个月等额本息还款,这就将农户的还款压力平摊在整个借贷期间。小额贷款既不能直接影响农民的大额投资,也不足以让农民以信誉为代价而故意违约。即使违约,单笔损失也不会对中和农信产生大的影响。
(三)信贷产品
中和农信的主打信贷产品是小组联保贷款,其区别于主流信贷产品的特点是:第一,无需抵押。传统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注重是否有抵押或担保,以“物”为本;而中和农信的服务对象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非优质客户,没有抵押或公职人员担保。针对这样的客户特征,小额信贷产品设计理念是不看客户现在的资产情况,而相信客户未来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因此微贷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贷产品。第二,采用联保方式。中和农信的联保贷款借鉴了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微型金融机构的信贷模式,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有所改造。申请贷款的客户需要首先自发组织一个联保小组,中和农信完全不干涉小组的组成。联保小组通常由5人组成,组员均有借贷需求,相互负有贷款连带偿还责任。联保在信贷客户筛选中的作用很明显。一般联保的客户多为邻里、朋友或者亲戚(直系亲属除外)之类的“熟人”。熟人社会中,人们对彼此的背景和人品都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信息沟通及时,信息量丰富,信息质量高,一些不良的人群基本就能在组建联保小组的过程中自动直接筛除。因此,联保小组这一机制具有隐形的征信作用,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第三,主要贷款给妇女。之所以将妇女作为重要客户群体,是因为妇女是家庭的核心,更加期盼家庭的稳定,且妇女的诚信度也更高,对于借钱的责任心和把控风险的意识较强。此外,妇女通常不需要大额投资,中和农信的小额贷款更加符合这一群体的需求。因而面向农村妇女发放贷款有助于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也有助于降低贷款的风险和违约率,还有助于盘活家庭小产业,实现家庭增收的目标。
(四)风控方式
由于采用了无抵押的联保贷款模式,中和农信的风险控制方式也就显著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针对有抵押或担保贷款而采用的风控手段。联保是微贷中最重要的风控手段,联保小组使得主要的风险控制在小组成员之间的自动选择和监督机制中得以实现。小组贷款的形式利用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所形成的信任和道德,不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还会提高被助者违约的声誉受损成本,减少了借贷活动中常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联保小组很大程度上为小贷机构分担了贷前审核、贷中监控、贷后处理的工作。然而,联保方式也存在运行的难度和潜在的风险。问题之一是随着服务半径的扩展,组建小组的成本可能会提升,小组质量会下降。这需要信贷员具备更强的甄别能力,而遴选优秀的信贷员需要更高的成本。中和农信的基层信贷员工作比较辛苦,例如一组不到5万元的一年期贷款,需要信贷员至少上门服务12次,其中1次调查,1次放款,10次收款。信贷员都是当地农民,而且大多是3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但如果把这些工作交给传统金融机构的白领信贷员去完成,则需要很高的工资补偿,而且由于缺乏深入社区的群众基础,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弱于农民信贷员。这也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很难“下沉”的原因。
微型金融的存在就是为了弥补传统金融的空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微型金融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金融机构面临随之而来的更大挑战,两者在良性竞争中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以促进整个金融领域的和谐发展。
内容简介
《致广大而尽精微:普惠金融中国实践案例》,李焰 、王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认为: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资金流动来完成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与效率。但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大河往往浩浩荡荡地涌向本已资源充沛的土地,而一些偏远地区的人群、低收入群体、中小微企业由于诸多原因,被传统金融不同程度地“忽略”。 少数人群无法获得基础的账户服务,从而无法获得相应的支付、存款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相对普遍地存在信贷资金供给不足问题。很大一部分有很好信用和真实还贷能力者,因为种种原因被传统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所以,金融服务存在供求不对等的结构性供求失衡。2006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的概念,"普惠"无疑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但如果没有效率和效益,其注定是难以可持续地发展。《致广大而尽精微:普惠金融中国实践案例》通过蚂蚁金服、南充美兴、中和农信、3+1诚信联盟、民生银行的小微项目、拍拍贷、芝麻信用、百融至信等10个案例,分别从微型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数字普惠金融、信用等方面介绍普惠金融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特别侧重从管理层面,将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融入企业的组织流程设计、业绩考核等日常管理中;深入探索如何实现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双重目标;展示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金融在降低了小微金融的边际成本,提供便捷、低成本、可触达服务方面的优势,以及为小额分散但大量的微型金融带来的巨大的技术红利。 这些蕴含从业者无限创造力的案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均有值得人们深思和提炼的商业逻辑与道德逻辑。聚合社会实践者、政策制定者、行业监管者、学术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使普惠金融的事业真正能够“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本书的初衷和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