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陆军教育体系是明治维新后效仿法德军制创建的。在这套体系之下,陆军从日本青少年中择优招入陆军幼年学校;经三年严格的军事教育,再择优选入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经过联队实习,方可获得报考陆军大学的资格。最终能进入陆军核心部门的仅是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学生。这三个层级的每一次筛选,都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日本陆军的军事教育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精英式教育。
在这一教育体系中,“皇军至上”、“日本民族至上”的军国主义思想,从青少年时期就灌输给陆军幼年学校的学员,直至其陆大毕业。因此,作为这种教育体系的产物,日本陆军的精英军官们,在人生观、战争观等方面具有一定共性。他们所接受的军事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其战争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战后,有日本学者把日本对外侵略及最终走向战败,归罪于这些受过陆军高等教育的“军事精英”们个人的独断专行,谓之“精英误国”,从而为日本国家、天皇开脱罪责。
1937年凇沪抗战中,使用防毒面具的日军。翻拍图 澎湃资料
一、近代日本陆军的创立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军制是封建藩兵制度,各藩藩主掌握军队,一遇战事,中央政府需要向各藩抽调藩兵。藩兵由武士阶级构成,武士阶级只忠于藩主且对西方军事制度有排斥心理。因此,建设天皇统领的国家军队,成为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即确立的主要任务之一。1868年,伊藤博文提出将文武大权归还天皇,把各地藩兵改编为常备军并以此为国家军队基础的建议。1869年,明治政府实行“版籍奉还”政策,目的是实现中央集权统治,迅速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直接隶属于天皇的军队成为当务之急。
1869年6月,军事改革派大村益次郎提出创立御亲兵(即天皇军队)的设想,倡导国民征兵制度。7月,天皇正式颁诏设立兵部省。1870年,明治政府开始推行军制改革,决定将各藩军队进行统一改编,陆军仿效法国军制,海军仿效英式军制。1871年,在实行“废藩置县”的同时,鹿儿岛、山口、高知三藩的藩兵被改编为隶属于兵部省的御亲兵,这就是日本陆军最初的正规部队。同年,山县有朋等人联名上奏军事改革议案,提出日本应逐渐将军备重点由对内改向对外;以不断东进的俄国为假想敌,充实对俄军备;采用征兵制,完善教育机构,为陆海军培养人才;军备优先其他国政。此后,明治政府逐渐解散藩兵,取而代之的是实行镇台制,即政府在重要地区派驻军队。1872年,兵部省分为相互独立的陆军省与海军省。1873年正式颁发征兵令,实行征兵制度,从社会各界招募士兵,士兵不再为藩主效命,而是作为国家常备军隶属天皇。1878年,日本确立陆军省、参谋本部、监军部(后改为“教育总监部”)三部编制,近代化的陆军军制基本完成。
从日本陆军的组建过程可见,日本军事近代化的两个目标:一是建立为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的军队,二是为对外扩张做准备。
同一时期,“西南战争”在西乡隆盛为首的九州各地士族与明治政府之间爆发。虽然战争最后以明治政府的胜利而告终,但也暴露出征兵制实施后日本陆军存在的问题:军官中出身武士者,固守武士之道,排斥新式战术,认为利用有利地形掩护部队、向他部求援等是不战而退的懦夫行为,甚至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军官在战术运用上产生严重分歧。因此,明治政府决定对军官进行更系统的近代化战斗训练,提高军队的指挥能力。
日本陆军的军事改革,曾一度效仿法式军制,但受1871年普法战争结果的影响,桂太郎等人提出法式军制更适用于小部队训练;而在操纵大部队上,新兴的德式军制表现出更多优势。他提出:“德国军制为欧洲之楷模,日本陆军宜学习德国军制并扬长避短,创立日本特殊之军制。我国陆军采用德式军制,并不仅因其军制为欧洲各国之冠首,还因其立宪君主制之政体、君民一心之国民性与日本相当一致。”
1883年,陆军卿大山岩率团赴德,对德国军制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并为陆军诸学校招聘德国教官。1885年,德国兵学权威梅克尔正式受聘为陆军大学教官,并兼任参谋本部顾问,成为陆大教育的奠基人,日本陆军由此开始德式军制的教育体系。1888年5月,在梅克尔的影响下,日本把以防卫为主的镇台编制改编为攻击型的师团编制。5月14日,以旧东京镇台为母体改编而成的第1师团诞生(甲午战争中该师团登陆中国辽东半岛,参与进攻金州和旅顺)。至此,日本陆军为发动对外扩张战争做好了制度保障(征兵)、人才培养(军校)、军队编制等各方面准备。
二、培育精英
1869年,明治天皇在与集议院(相当于临时议会)议员就陆海军政策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出创设陆海军学校。同年,兵学寮在大阪成立,成为日后创立的各类陆军学校的母体。随着征兵制及国家军队体制的确立,陆军教导团、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幼年学校、陆军户山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下级军官的学校分别从兵学寮中独立。1874年,培养初级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正式成立;1882年,专门培养高级参谋人才的陆军最高学府——陆军大学成立。
自此,“幼年学校—士官学校—陆军大学”这样一条日本陆军军人的主要培养和晋升途径形成。只有在这三级军事学校接受完整的军事教育,才能通往陆军高层,这就是日本陆军的精英教育体系。活跃于侵华战争及二战时期陆军军官的中坚分子,大部分经由这三个层级的学校,一路接受军队特有的精英式教育,最终进入日本陆军的决策枢纽。其中较为熟知的有阿南惟几、梅津美治郎、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石原莞尔、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等。
陆军幼年学校
陆军幼年学校是培养陆军军官的初级教育机构,主要招收13—16岁的青少年学员,最初成立于1872年,采取寄宿制,学期三年,除学习一般中学课程外,重点开展军事技术教育和军人精神教育。毕业后经过选考进入东京的中央幼年学校,继续学习两年,之后作为士官候补生在军队接受半年训练,才能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接受初级士官的培养。
陆军幼年学校的教育纲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五点:第一,军官的预备教育;第二,培养学员忠君爱国的精神;第三,学习军纪、礼仪等军人必要的操守;第四,锻炼学员强健的体魄;第五,教授基本文化知识。
陆军幼年学校的教育分为教授部和训育部。教授部重在文化知识和精神的教育,主要科目有伦理、国语汉文、外语、历史(对比本国历史与外国史,特别注意宣扬皇室尊严、国体优秀、祖先宏业、人情醇厚等)、地理(配合历史教育,培养爱国心)、数学、博学、物理、化学、矿物、绘画、习字、唱歌、理论。训育部主要对学员进行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学员在地方幼年学校主要学习体操、游泳及军队内一般训诲,中央幼年学校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射击、剑术、马术。
在陆军幼年学校的课程中,伦理、外语、初等教练与一般日本中学所教授的科目有显著不同。伦理根据天皇所下教育敕谕和军人敕谕的要求,除讲授人伦道德、国民义务外,特别强调军人本分的教养和军人意志的锻炼。当时,一般日本中学的外语课程主要以英语为主,而陆军幼年学校则设有法、德、俄语,学员可在此三种语言中任选一种学习,不教授英语。这既源于日本陆军军事教育有效仿法德之传统,也与陆军内部轻视、敌视英美的习惯有关。初等教练科目属于军事训练,是区别于一般中学、体现军校特点的课程。
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立于1874年,目的是为陆军培养基层指挥官。日本陆军从下级军官到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该校毕业生,成为日本独有的现象。该体制为贯彻陆军高层乃至日本国家的政策、意志提供了便利,在约束、团结军队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士官学校的主要教育纲领为:第一,彻底灌输学员国体、建军本义、尊皇爱国之心;第二,锻炼军人精神、贯彻军纪,提升品性;第三,锤炼体能、意志力;第四,教授学识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士官学校的教育分为训育、学科和术科。训育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员作为初级士官指挥小部队作战的能力以及对学员进行军人精神教育。学科教育包括军事学和普通学,军事学教授战术学、战史、军制学、兵器学、射击学、航空学、筑城学等基础军事知识;普通学教授法制经济学、外语等一般常识。术科教育主要训练实际作战技能,如阵中勤务、射击、野营、体操、剑术、马术、马匹管理等。
其中,军人精神教育在对学员进行评价时,比起学识技能更加重要。所谓军人精神教育,包括培养作战时临机应变的能力、鼓舞精神、陶冶军人的节操等,但实际上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忠君爱国的思想。由于这种精神教育贯穿士官学校教育的始终,一旦军事扩张成为日本的国策,战争被煽动为“为天皇而战”,陆军军人就会不加批判地接受,乃至沦为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
陆军大学
陆军大学是1882年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主导下创办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运用近代战略战术的参谋人员。而引进参谋制度是日本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西南战争后,日本新军已包含炮兵、工兵、骑兵等各兵种,成为综合性部队。在此基础上,山县有朋等人认为,无论从强兵,还是对外扩张的角度考虑,全盘指挥一支近代化的综合性部队,还需要具有完善的参谋机构和优秀的参谋人才。
1878年,在山县的主导下,明治政府借鉴德国体制,设立了直属于天皇的军令机构参谋本部。参谋本部具有独立的统帅权,其权力不断膨胀,逐渐成为日本策划对外扩张政策的核心机构。日本陆军的参谋只能由参谋本部派遣的陆大毕业生担任,使得这些精英出身的参谋在军队中享有特殊权力,成为其后策划、发动、指挥战争的中坚力量。不过,在参谋本部成立之初,陆军中受过正规高等军事教育的参谋,仅有自法国陆军大学毕业归国的小坂千寻中尉。因此,当时的参谋本部亟待为自身培养人才。
陆军大学的入学资格远远严于士官学校,报考学员必须为尉官以上现役军人。入学考试分为初审和再审两次。初审通常连考4日,每日上下午都有考试,科目有算学、基本战术、地理地图、兵器学、筑城、外语等,共10科左右。再审以面试方式考验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为应付初审往往需要2—3年的准备时间,即便能够通过第一关,也经常会于面试阶段落第,因此该校的录取率常有不足一成的情况。不过,一旦通过考试,便犹如鲤鱼跃龙门。陆大毕业生能够得到定期升级的保证,毕业后天皇亲授菊花奖章。凡毕业成绩在前十名者,毕业后可出国留学2—3年。当时大部分人选择留学德国,受德国总体战理论影响者众多。
陆大教育的主旨为研究高级用兵(指挥旅团以上部队的战术和狭义的战略)所必要的军事学原理,训练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所设课程分为战术、战史、参谋要务,以及非军事课程。
一般在第一学期讲授基本战术;第二和第三学期主要讲授实用战术并辅以兵棋演习。各学期在期末都要进行以现地战术教育为目的的演习旅行。第三学期期末的演习称为参谋旅行,是为宣告结业的旅行,其目的在于考验学生三年以来所习得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战能力。陆大以德式教育为主导思想,强调进攻,重视实践性战术和现地战术的教授。这对培养参谋人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在明治时期取得的两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陆大的近代化军事教育可谓“功不可没”。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军事课程中,授课次数最多者为外语。陆大创设时即设有德语和法语课程,后增设了英语、俄语及汉语。重视外语的原因既有便于向先进国家取经之义,同时又可视作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之准备。明治建军后,俄、美、德、法、中都曾被日本视为假想敌。可见为争夺利益,日本早在军事教育中即将假想敌国语言列入必修课程。
侵华战争日军士兵田口房治所拍摄的日军占领上海的图片。孙湛 翻拍 澎湃资料图
三、精英式军事教育的利与弊
陆军幼年学校、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的三级军事教育体系,是日本陆军近代军事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陆军自幼年学校始招收青少年学员,让他们自幼离开父母,在与社会隔绝的特殊环境里接受特别教育,然后一步一步将其培养成军队中坚和骨干,成为日本现役将校补充的核心体系。这种被认为是正统、主流的“三校生”军官培养体系,为陆军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为日本军事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些“高素质”的日军精英,最终成为发动侵略战争、实施殖民统治、屠杀平民的战争罪犯,充分反映了日本陆军精英教育制度的本质缺陷。比较陆军三校的教育纲领和设置科目可见,三校的共同特点是高度重视精神教育。学员们每天早上遥拜和奉读敕谕,遥拜就是对着皇宫、伊势神宫以及故乡方向遥遥礼拜;奉读敕谕即朗读明治十五年天皇赐予军人的敕谕,内容包括忠义、礼仪、武勇、诚信等,以此培养学员的所谓忠君爱国之心。除此以外,精神教育还包括宣扬日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东亚的领袖,要带领东亚对抗西方并必然取得最终胜利。这种精神教育贯穿于陆军学校教育的始终,因此,它培养出的军人,盲目信仰日本是神国,同时具有过盛的战斗精神。石原莞尔也印证了这一点:“我等因接受了幼年学校以来的教育,故从未对国体的信仰产生过动摇。如无十足把握令士兵、世人乃至外国人也能理解此一信仰,则难以安心。”可以说,这是导致陆军军人沦为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陆军的军事教育尤其偏重战术,故培养出来的指挥官大多只具有参谋才干,而缺乏指挥全局的能力。他们控制下的陆军虽然具有相当高的战斗力,但是对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日本陆军军事教育的一条主要原则是容许适度的独断专行,使攻击精神发挥到极致,这种允许“适度的独断专行”的教育理念,成为其在侵华战争中不断挑起事端、制造事变的一大原因,而一旦陆军军官掌握了国家政治,更使整个国家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日本军事教育体系的梳理中不难看出,日本最终因挑起侵略战争而走向失败,表面上看起来是陆军精英军人有“独断专行”“精英误国”之嫌,但这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这些军人个体的错误。日本从最初的建军,到采取德式军制,并逐渐建立起近代化的、高度集中的军事教育体系,都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政策,目的不仅是增加国防军备力量,强化中央政府权力,也是为了对外扩张。日本政府和天皇在其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从日本近代陆军教育体系可见,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使他们对军事扩张和武力解决国际争端有着群体性偏好,而培养他们的学校本质上也是国家一手建立的军国主义体制的产物。(文/马晓娟)
本文摘自《抗日战争研究》2017年第三期,作者马晓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