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道德存在吗?

为什么其他文化都这么没有道德:普世道德存在吗?

我们大多相信这世界上存在普世价值,虽然部分的道德争议(例如同性婚姻、素食伦理甚至是性别歧视)似乎难以获得所有人的共识,但至少我们争议是因为我们相信有一个答案,就像我们对人权的信仰一样,这世界上似乎有一个放诸四海的道德原则可以被追寻。

但真的是这样吗?

假如有一天你看到一群外国人要杀人献祭,你冲过去想阻止他们,结果他们却跟你说:「这是我们的文化习俗,请不要拿西方的人权概念来骚扰我们」,一时感到语塞的你,应该搔搔头,说声「我错了」就离开吗?

一个价值与行为的意义,必须从它的文化脉络中理解,这简单来讲就是文化相对主义 (cultural relativism) 。对许多人类学者而言,这不是一个意识形态教条,这是一个经验事实 (empirical finding)1。

你的正义在其他地方管用吗?这是人类学研究带给我们的挑战,当你环顾世界,发现每一个社会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以及不同行为的道德意义,你怎么知道自己的道德才是普世价值,甚至是要求别人遵守呢?

道德上的文化相对主义:你的正义在这里不管用?

道德上的文化相对主义主张道德价值的判断,是相对于特定的文化脉络。一个人与其行为的道德是非,必须从这个人所处的文化与社会脉络去理解,不应该从其他文化或是社会的价值观去评断。简单来说,你的正义必须从你的社会与文化脉络里去理解而不应该任意施加在其他的社会与文化。

以女性割礼 (female circumcision) ,又称女阴残割(link is external)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 ,为例。女性割礼泛指在成年礼中割除女性外部生殖器的习俗,这项习俗常见于北非以及中东等地区。女性割礼是人权团体大力反对的议题之一,女性割礼被视作压抑女性身体自主,并且危害女性健康的行为。然而人类学家波帝 (Janice Boddy(link is external)) 认为,女性割礼不能独立于男性割礼之外去理解 (Boddy, 2016) 2。

 

为什么其他文化都这么没有道德:普世道德存在吗?

桑布鲁人 (Samburu) 进行女性割礼的仪式。By Louisa Kasdon, 北肯尼亚,莱基皮亚(Laikipia)高原,2004年。

根据她在北苏丹村落的研究,波帝指出女性割礼与男性割礼的意义,是完成男体与女体的社会化。波帝认为,西方对割礼的性别压迫意象,源自于欧美十九世纪的医疗专业,曾以割礼作为婚姻不满与精神失调等症状的治疗。也就是说,波帝认为女性割礼在苏丹的社会脉络中,并非反映女性压迫的结构问题,这种道德谴责反而是西方人权团体,将割礼在西方文化脉络中的意义,施加于另一个文化之上。

在上述的例子中,女性割礼被描述为另一个文化脉络的产物,而非惊世骇俗的人权戕害与压迫。道德文化相对主义的多元并存意涵,不但可以解释很多看似骇人的文化习俗,甚至是将相异的文化价值给予平等的对待。道德文化相对主义的平等性可说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它可能引出的道德结论,却让许多人将相对主义拒之门外。如果文化是相对的,那被文化形塑的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规范也必然是被文化所局限的,如此一来我们还能够坚持道德的普遍性吗?如果我没有办法坚持道德的普遍性,我是否就必须基于尊重其他文化,而接受纳粹、杀人献祭或是童婚呢?

消失的格陵兰维京人

 

为什么其他文化都这么没有道德:普世道德存在吗?

因纽特人家庭 (Noatak, Alaska, 1929, Edward S. Curtis)

人类学教授与作家贾德·戴蒙 (Jared Diamond(link is external)) 在《大崩坏:人类社会的明天?》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书中,谈到了在公元 14 世纪时,神秘地消失在格陵兰土地上的维京人(link is external)。格陵兰位于加拿大东北方,80% 以上的土地被冰所覆盖,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在这种地方活不下去很正常,但是在维京人消失的同一时期,因纽特人(link is external) (Inuit) 却生存下来了。如果灭绝并非不可避免的,是什么因纽特人可以生存,维京人却不行呢?戴蒙在书中指出,「文化」是两个族群最大的差异, 维京人执拗地秉持的欧洲文化,成为了他们在格陵兰生存的致命伤。

与欧洲物质进口相等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进口物:基督教与欧洲人的身份认同感。这两个身份认同让维京人可以在最艰困的气候下保持社会运作,但也解释了他们不合时宜的行为,并且最终导致了维京人的灭绝。 3

戴蒙认为,维京人强烈的欧洲人认同感,导致他们将因纽特人的文化视作「野蛮」的次等文化,拒绝学习与接纳因纽特人的捕鲸技术与饮食习惯。一个基于欧洲地理与气候所形成的文化(农作方式、社会结构等),突然被移植到一个迥异的自然环境,维京人注定要面临生存的挑战。例如豢养破坏环境的猪只,并且拒绝食用鱼肉。又例如耗费资源建立教堂、供养宗教阶级与承袭欧式衣着。

 

为什么其他文化都这么没有道德:普世道德存在吗?

维京人时代的日常生活。(By Martin M?rck, 法罗群岛邮政在 2015 年发行的邮票)

或许你会觉得,一般人哪有维京人这么傻?明明就要冷死了,还硬要穿袖口大开的欧洲服饰。但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又多常遇到这种现象呢?记得高中的时候明明大热天,学校还要抓学生穿凉鞋。不穿凉鞋当然属于国际礼仪,但是这种国际礼仪究竟是根源自哪些文化呢?讲求节能减碳但又不让学生穿着适合当地气候的服饰,这又算不算本末倒置呢?

文化在形成之初是在生理生存的前提下形成的,也就是对应着所在的自然环境所形成。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后,就会出现惯性 (inertia) 。一旦自然环境改变,生存的条件必然跟着改变,但文化往往无法「立即地」对自然环境变化作出响应,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社会可以为了保存文化,而拒绝生理生存。

现代女性没有节操?

不同的道德价值观与文化习俗,不会只出现在像是因纽特人与维京人,两个如此迥异的文化之间。同一个文化也可以因为时代的流变,而历经天翻地覆的道德价值改变。不变的是这些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再怎么不可理喻,都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脉络去窥探与理解。

当代最明显改变的道德标准,是女性的性自主。前一阵子 Netflix 出了新的影集《双面葛蕾斯》 ,影集最有趣的部分大概是重现 19 世纪(1843 年左右)美国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规范。看完影集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要是在那个时代有女儿,我也会告诫她守贞的重要性。

在一个女性禁止拥有与管理财产的社会(19 世纪初期只有部分的州允许),女性唯一的生存方式是靠男人。而男人娶妳很重要的原因是生小孩,父系社会(血缘追溯男方家庭而非女方)的特点是对女性的「性管制」(想象一下没有 DNA 验证技术的年代),所以贞洁可以说是女性在父系社会中生存的饭票(妳可以选择的工作很有限,妳也不能够管理自己赚的钱,嫁个愿意为了小孩好好养妳的男人是最好的选项了)。更何况在一个避孕不普遍,堕胎密医有可能要妳命的年代, 婚前性行为对当时的女性而言,在生存算计上是相当「不理性」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婚前守贞在当代没有(不应该)这么重要?当代女性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跟男人一样有自己的工作,贞洁不再是女性生存的唯一饭票。何况当代避孕与堕胎技术变得更安全与便宜, 婚前性行为对于父系社会,以及女性个人的生存都不再是很大的干扰。

世界上存在普世道德吗?

所以讲了这么多文化演变的方式,难道证明了没有普世道德这种事吗?其实不是的,这是告诉了我们,要对基础原则与应用原则做出区别。

有一天你回到家正准备煮晚餐,打开柜子却发现盐已经用光了,你想说,糟糕了,没有盐就没有晚餐吃了,我需要去超市买盐。当你正要出门时,你的朋友正好打电话给你,说他多买了一个便当要拿来给你。你想了一想却说,喔别来了我现在没空,我今天必须出门买盐,不然就没有晚餐吃了。

在这故事里面,「买盐」是在原始状况下达成「吃晚餐」的手段,但是主角面对新的情况,却误把手段当成一个不能更动的原则。在这故事里,「吃晚餐」才是基础原则,「买盐」只是在特定状况下的应用原则,当新的情况出现时(朋友买晚餐给你),主角应该回到最基础的「吃晚餐」原则去思考如何应对,而非把应用原则「买盐」无条件地施加在新的状况里。

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文化与道德规范是一样的,人类学研究不能证明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道德,但是可以显示我们固守的道德原则,通常都只是在我们的社会脉络下的应用原则,而非基础原则。就像维持社会运作的基础原则,可以彰显在格陵兰因纽特人的狩猎与平等社会,但也可以彰显在欧洲维京人的畜牧与阶级社会。但是格陵兰维京人将欧洲社会的文化秉持为不可撼动的基础原则,反倒让本该是维持社会运作的应用原则(文化),成为了维京人无法在格陵兰生存的原因之一。当我们去判断另一个文化习俗(例如割礼)是否适用,我们要自问的是「割礼这个习俗的起源是什么?达成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这个习俗在现代脉络中是否还适用?它的负面影响是否超过了曾经的正面影响?」

总而言之,这世界上存在普世道德吗?不知道。但很多时候我们坚持的道德原则,都只是特定社会脉络下的应用原则,而非普世的基础原则。所以杀人献祭者说这是他们的文化要你滚一边时怎么办?你其实应该问他们献祭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杀人真的不会带来丰收,时代变了,你们还是省点力吧。」人权支持者在推动心中的正义时,必然要反思哪些正义是受到不同社会脉络局限的,而哪一种正义才是人类最基础与跨越不同社会的。了解别的道德价值观的文化脉络,并不需要否认普世道德的存在,而是反思你所坚持的价值观是否真的适用于这个脉络。(文/张毓思)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