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

本文摘自《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齐柏林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自序 西太平洋上的宝岛台湾

台湾岛在自然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过渡带性质,既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带,同时也是太平洋、欧亚大陆这一对全世界最大水域、陆域的交会地带。伴随而来的季节性海、陆气压变化,使之形成了季风气候区——冬季以干燥寒冷的东北风为主,夏季则从南海带来暖湿的南风。纬度带上,有北回归线经过,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界,为亚热带与热带的交界处。地形上,从海岸平原到近4 000米的高峰,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海拔变化急遽。此外,复杂而多样的地理景观,如火山、山脉、峡谷、平原和冰川侵蚀遗迹等,密集而变幻多端。如此多变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台湾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物种。

除了自然环境外,台湾的人文景观也是多姿多彩的。目前仍生活在台湾的居民当中,有一群人是台湾少数民族,他们是早在汉族人移民来台湾岛前就已经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目前,一共约有16个台湾少数民族,另外还有许多尚未被正式承认的族群。这些台湾少数民族与生活在大洋洲上的“南岛民族”在血缘上较为亲近,甚至有部分语言、文化相通。从明朝开始,有较多来自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居民随着颜思齐等,移民到当时被称为“大员”的台南地区。这期间,曾有荷兰人、西班牙人先后以台湾为据点,同中国大陆、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海上贸易,但时间并不长。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领其海上军事集团,奉明王朝皇室为正朔,在大员建立了郑氏政权,台湾首次出现了汉族人的政权。清朝康熙年间,朝廷派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了清王朝的版图。此后,大量汉族人开始进入台湾岛,自“一府二鹿三艋舺”等主要港口逐步向岛屿内部山区发展。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日本侵占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台湾进入“日据时期”,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数百年内,台湾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区,台湾少数民族、从大陆移民来的汉族人以及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等各种不同文化在此交汇,创造出台湾多元的人文景观。

现在的台湾由于行政区划与发展程度的差异,可将其分成四个主要的生活圈,即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东部地区这四大区域。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因此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此外,台湾还有为数不少、别具一格的离岛,就像是西太平洋上的一颗大珍珠,周围还点缀着一些小珍珠一般。

本书以四大生活区域为章节构成方式,配以音乐一般的视觉节奏感,试图帮助读者对台湾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做进一步的了解。

作品简介:

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

齐柏林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这是一本航拍画册。全书以齐柏林空中摄影为经纬,辅以气韵精微的文字,形成独特的岛屿节奏:纯粹而厚重、和谐而淡然。以新的角度与眼界探索台湾,关于日常、时间与空间,关于种种思念与眷恋。

在空中阅读台湾的齐柏林,用无数画面谱出以岛屿为题的乐章,他的镜头敏锐而细致,举凡台湾的气候音韵、环境氛围、生活状态等,皆成为景窗里的定格——友善的聚落、包容的历史、城市的创造力、多元的文化样态、阳光下的生命以及时光里的秘语……既为一册侧身昂首的时代录,亦是齐柏林对于家园的絮絮告白。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