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节情绪管理课,教你远离负面情绪,培养过人情商!

本文摘自《你不该输在情绪上》,李世强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10月

10节情绪管理课,教你远离负面情绪,培养过人情商!

图片来自网络

心态乐观了,周围的一切都将美好起来

时光犹如一条长河,你总会记得它,它却从不会想起你;时光也犹如一缕烟,你以为存在的时候,其实早已烟消云散。春风秋雨,烟雨岁月,低头翻阅书卷,总以为那些崇拜者的岁月离我很是遥远,他们那艰辛的岁月是多么凉薄难当,但指尖触碰书卷,余温总是尚存。曾经的兴衰荣辱已随尘埃入土,曾经的沧桑岁月也并非你想象的惨不忍睹。若在流光岁月中懂得删减,在风尘仆仆的年轮中学会用刀片消除斑驳的伤痕,你会发现,时光仍好,岁月未变。那些不堪回首,都不过是些纸老虎。

对于有的人来说,经历过的苦是振作自己重新寻觅方向的力量,而对于有的人来说,则是令其心有余悸的“魔鬼”,每当提及或者想起来,就感到沉重无比。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这样说过:“对于害怕危险的人,这个世界上总是危险的。”而对于曾经的困难始终无法忘怀,总是心有余悸的人,再经历苦难也是不堪设想的事情,因此他们很容易畏缩不前,生命本身也就越来越脆弱,以至于最后步履维艰,难以向前迈进。

其实,那些曾经的苦难就像纸糊的老虎,表面上看起来吓人,实际上一捅就破,没什么真本事。过去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是顺利还是坎坷,都不会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受其影响,只不过是心理作怪罢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对于曾经的苦难心有余悸,进而导致对现在乃至将来的生活充满恐惧的人,其真正的敌人并不是苦难本身,而是自身。

看到这里,如果你也感觉自己是被“纸老虎”吓住的人群中的一位,那么请你多往好处想想,多思考一些快乐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当你的心态乐观了,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变得美好起来。

我家小区的物业公司里,有一个小姑娘,我们都叫她小管。小管在上班时,不管是面对同事还是业主,总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几乎看不到她唉声叹气的时候。

有一次我遇到她,开玩笑地问道:“小管,你每天都乐乐呵呵的,是不是一出生就过得很顺利,从来没有遇到过委屈事呀?”

谁知,小管微笑着回答说:“我从小就没有父母,是个孤儿,哪能没有委屈事呢。”

听到这里,我非常吃惊。完全想象不到她居然是个孤儿,更难得的是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如此乐观。

只听小管继续说:“我从小生活在孤儿院。六岁那年我第一次被人领养,可是不到一个月就被送走,因为那对夫妇的女儿不喜欢我。从六岁到十岁,我被转送过三次,最后终于在一户没有子女的老夫妇家中安定下来。”

“还好,你安定下来了,不幸的日子结束了。”我安慰她道。

“是的,我的生活安定了。”小管仍然微笑着,眼睛里却涌现出一层薄雾,“可是,我变得很没有安全感,害怕又一次被送走,害怕彻底被人遗弃。除此之外,我还害怕开车时撞车,害怕家里突然着火,害怕我的养父母突然死去,总之每天都是紧张兮兮的。”

“怎么会这样,看你现在这么乐观,你是怎么调整的?”我更加好奇。

“这都是因为我的丈夫。”小管眼睛亮了起来,“我的丈夫是我的大学同学,他是一个很理性、很乐观的人。他对我说,不要让过去的不幸和委屈影响现在的情绪,他还帮我分析,我所害怕的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为了让我相信,他带我去爬一座很陡峭的山,我很害怕会突然摔下去,他就一直鼓励我,慢慢往上爬,一定不会出事的。最后,我果真顺利爬到了山顶。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慢慢地,每发生一件事,我就会往好的那方面想。比如,我打不通我养父母的电话,就会认为他们是去外面玩了,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想象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看来,你是完全从过去的不幸中走出来了。”

“差不多吧。我丈夫说得对,过去的不幸就是纸老虎,看着吓人,可是轻轻一捅就破了。人活一世,谁都会遇到点不幸,我不能让已经过去的不幸影响我们今后的生活。”

小管是幸运的,在丈夫的帮助下,她顺利地摆脱了曾经的苦难给自己心理造成的影响,让自己过上积极、快乐的日子。

每一个被过去的苦难和伤痛所牵绊的人,都可以像小管这样,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取代消极、负面的情绪。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大多数负面情绪不过是对曾经的苦难产生出来的想象,它就是一个“纸老虎”,用凶悍的假象掩盖了一捅就破的实质。

心理专家告诉我们,要想迈过“纸老虎”这个坎儿,我们就必须舍弃心中那些毫无缘由的幻想,摆脱它们对我们情绪的侵扰。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曾经的苦难虽然让人痛心,但对于我们来说也并非毫无意义可言,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生本短,痛苦使之长耳。”他是在告诉人们,人生本来是短暂的,是痛苦使它延长,但通过跟苦难做斗争,却可以延长和拓展它的内涵和广度。换句话说,苦难让人生变得丰富。

因此,与其让痛苦成为我们心理上的负担,不如正视它,让它拓展我们生命的深度,帮助我们体会人生百态,丰富我们的生命。

洗尽铅华,感受心灵的宁静

多少人一世奔波,被时光追逐,却忘记了,等到老去那一天,想要的,不过是简衣素布、粗茶淡饭这样宁静的生活。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直到今天,有一本中国古代典籍在日本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经久不衰,很多日本的企业家、政治家和学者,都将它作为立身处世的模范,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这本影响深远的典籍叫作《菜根谭》。

为何《菜根谭》会被日本各界奉为经典呢?因为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人民的富足,日本人在越来越繁荣的社会现状中迷失了自我,逐渐脱离了生活的真谛,老年人变得空虚,年轻人变得拜金,社会越富足,人反而愈来愈不幸福。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日本人就提倡返璞归真的运动,在他们看来,想要获得充实就要抛开杂念,明白真正的生活真谛,由此崇尚朴素的《菜根谭》就成了很多人的精神支柱。

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朴素似乎和艰苦是一个意思,朴素的生活就是艰苦的生活,就是吃糠咽菜。但事实上,朴素和艰苦完全是两码事。艰苦是在非常差的环境下,过着不如意的生活;朴素是在不错的环境中,坚持着生活的本质。

“朴”就是质朴,“素”就是简单,质朴简单不就是人的本色吗?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赤条条。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赋予了人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给予了人不等量的物质,这才使得每个人的生活不再一样。而那些拥有更多物质的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便开始崇尚奢华。

奢华的生活掩盖的是人的本质,只有朴素的生活才能让人们重新回归,找回人的本质,重新获取人生的意义。

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无不懂得享受俭朴的生活。朴素的生活,正是很多成功者能够战胜困难做出成绩的地方!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就是一位衣着朴素、认真负责、与人为善的老人,很多人尊称他为“布衣教授”。

是什么决定了他一生的简朴呢?

季羡林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一年也吃不到几次白面,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只能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成咸水,用来腌咸菜。

四五岁时,季羡林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儿,早早体验着生活的艰辛。在收割庄稼的时候,他跟着邻居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下来,可以捡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有一次,季羡林捡到的麦穗比较多,母亲把麦穗磨成面粉,贴了一锅面饼子。贪吃的季羡林越吃越想吃,吃完饭后又偷了一块。母亲看到了,追着要打他。季羡林连忙逃到房后,扑通一声跳进水坑里。母亲捉不到他,他就站在水里吃完了剩下的饼子。

尽管家境贫寒,但季羡林的父亲深知文化知识对于后代的重要性,他把六岁的季羡林送到济南的叔叔家去上学。十五岁时,季羡林考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他勤奋好学,连续两学期获得甲等第一名。后来,季羡林考上了清华大学,之后又去德国留学,回国后执教于北大。虽然是留洋学者、北大教授,季羡林却始终衣着简朴。季羡林家里的书桌和饭桌等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普通家具。他的饮食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他每天都坚持看半小时的新闻联播,用的还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买的十九寸电视机。虽然生活上极其简朴,他却将一笔又一笔节省下来的工资和稿费,慷慨地捐献给家乡的学校,捐献给家乡建卫生院。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童年时饥饿的记忆使季羡林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苦难的经历又是他奋发的动力,是他一生的财富,使他受益终身。

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礼义多以俭为德。千古良相诸葛亮曾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达了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佳句。陆贽也曾说过: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由此看来,节俭真是一条古老的修养之道。

古希腊人曾提倡四种美德,其中一条就是节俭。那么,为什么要节俭呢?中国古代就有一句名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它告诉我们,只有过一种粗茶淡饭、勤俭节约的淡泊生活,才是养心娱乐、陶冶性情最好的方法。因此,勤俭节约对修身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语有训:“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勤俭节约、互相帮助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它却慢慢地被人们忘记了。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世界很狭小?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无助?我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其实我们也从来都没有检讨过自己,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生存下来。所以我们宁愿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被物质所支配。记住:俭可以养德,可以助人成就事业。

华人首富李嘉诚拥有巨额资产,但是他的生活似乎和他的资产并不对称。他曾经说:“就我个人来说,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简单,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李嘉诚用餐经常是一菜一汤,或者两菜一汤,饭后加一个水果。有时喜欢吃稀饭加咸菜,或者咖啡、牛奶、面包。他在公司总部宴会厅宴请客人,通常是连水果在内的八道菜,碗是小号的碗,分量都是有控制的。没有大鱼大肉,只令客人吃到恰好分量,不至于胀腹,也不至于不够,力求做到不浪费。在公司里,李嘉诚与职员一样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工人吃的大众盒饭,他也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有谁敢说李嘉诚不富有呢?如此简单、朴素的生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哪里像是一个千亿富翁的生活,但他的生活切切实实如此。不仅如此,他还在这简单朴素的生活中得到了旁人无法企及的简单朴实的快乐。

世上的人本是相同的,只因后天的分工不同,每个人拥有的生活不同。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一个人享受朴素的生活。贫民和亿万富豪都是可以过同一种朴素而又简单的生活的。

其实生活本就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奢华的生活折射出了一部分人的心灵的空虚,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人生的意义,才会用物质装点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人有享受朴素生活方式的天性,因为只有朴素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人撕下伪装的面具,洗尽铅华,感受心灵的宁静与大自然的空灵,获得精神意义上的满足。

作品简介

10节情绪管理课,教你远离负面情绪,培养过人情商!

《你不该输在情绪上》,李世强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10月

有时候我们以为是闹小情绪,其实却有惊人的破坏力,

比如情绪低落,让朋友聚会不欢而散。

比如烦躁抱怨,被老板痛批,影响事业发展,

比如无意识的暴躁,出口伤人,导致家庭不和谐。

那么为什么不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看似人人都懂的大道理,其实哪有那么容易。

……

我们的情绪从何而来?

怎么让思维理性化,摆脱情绪控制?

如何管理情绪,成就高情商?

本书通过10节情绪管理课程,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详解认识、控制、管理、改变等各类问题,

让你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