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看透盲从的多数人,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本文摘自《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 著,李隽文 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

乌合之众:看透盲从的多数人,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图片来自网络

足够智慧的人,才能干什么都顺: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多数人的行为真的永远正确吗,还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个性自觉化地消失是人们进入群体的首要特征……如果说‘整个世界’指的是群体,那么‘整个世界’不比思想家伏尔泰来得更聪明,伏尔泰当然比‘整个世界’更智慧。”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如此写道。

如今勒庞的忧虑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不断的验证,网络暴力横行霸道,往往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网络暴民”由于其发言成本低、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而突显出强大的威力。读这本《乌合之众》,你将看到一面正对混杂世界的镜子,镜中盲目跟风、逐渐丧失个性的“乌合之众”,分明就在我们的左右,甚至连你也是其中一员。梁实秋在读罢本书之后也曾喟叹,“人多势众的时候往往是不讲道理的”。

《乌合之众》作为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勒庞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他天才般的洞见融入字里行间,从而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好地认清现实,看清群体,而在互联时代,互联网思维愈发回归“乌合之众”,而读懂大众心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当今的社会现象和事件,获得超越群体的智慧,学会引导和利用群体的力量,而不是沦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读这本书时,难免会进行一些对照,不时猛然一惊:这难道不是我过去做过的某种愚蠢的行为?我难道就不曾是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有“乌合之众”的某种特征,与其说要警惕乌合之众,不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不如说要努力克服我们自身中所存在的群体无意识,克服自身所存在的盲从、庸众思维。认识到了这一层,才会时刻警惕自己,在读这本书时,不会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把别人当成乌合之众,而自己却是置身其外的清醒者。

真正保持清醒是很难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周边人群的“意见”之中。而每一个人都有加入群体的渴望,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拥有更多的朋友,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人。而在我们寻找的过程中,又是以失去一部分自我为代价的。为了交到朋友,我们需要迁就他人,迎合他人;为了表现得不另类,我们需要和他人拥有同样的思维方式,甚至同样的思想。这恰是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对这种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精英在群体中也许会因为自保而选择逃避自由。”明哲保身是一种处世态度,但若失去了过多的自我,便委实算不上一种处世智慧了。

超越乌合之众是不容易的。人在群体中会感到自己拥有无比的力量。 群体的力量如此之大,统治者一旦发现这种力量,掌握了影响群众思考的规律,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也就等于掌握了改造世界的利器。领袖都善于走群众路线,搞群众运动,说穿了是运动群众,让群众为我所用。高明的领袖在利用这些乌合之众时,会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才是统治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翁,是领导阶级。而实际上,他们不过是实现领袖野心的工具。是什么力量让民众产生近乎疯狂的举动,让民众为了领袖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许原因就在于他们产生了一种把自己当成主人翁的幻象。《乌合之众》对此解释道:“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站住脚,皆因为他们成功地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乌合之众如此盲目,避免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不趋炎附势、奉承讨好、随波逐流,成为一名有理性、有担当、尊重他人权益、热爱个人自由、能撑得起一片天的人,甚至是可以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能够洞察投资先机、获得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的人,这是作为一名现代人应当追求的。然而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一名“乌合之众”呢?首先得突破乌合之众的思维。群体往往让个体失去独立的思维能力。

应试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试图把学生培养成自觉的乌合之众。正如本书所说,“应试教育制度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这个群体对自己的命运愤愤不平,随时都想起来造反。在高层又培养出一群轻浮的纨绔子弟,他们多疑又轻信,对国家抱着迷信搬的信任。”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而是要接受“主流”的意识形态与书本上提供的观念。教育的手段,正如本书中提到的“传播”一样,其最有效的手段是断言、重复和传染。“从小学到离开大学,一个年轻人只能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意识从来派不上用场。受教育对于他来说就是背书和服从。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开始对着语法和公式努力,为的是做到准确重复、出色模仿,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把我们变成学舌鹦鹉。”

好的教育应该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力,让人成为思维的精英。王小波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不注重思维的重要性,不认为知识即美德,实际上也就是不认可独立的思维也是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很多人不明事理,陷入“平庸的恶”中而浑然不觉。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既要“进入”群体之中,理解群体心理,遵循为大众所接受的基本规则,又要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从控制到管理,从广告业到互联网,从有效营销到证券市场,从舆论引导、打造爆品、洞察销售商机到制造品牌持久的吸引力,从塑造企业文化到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关于在非理性消费的时代,如何把客户变成“乌合之众”产生跟风购买;控制证券市场投资风险,洞悉波动背后的心理机制,窥探投资先机;将用绩效考核约束员工变成真正领导员工、全面调动积极性……通读《乌合之众》,你就可以用心理学为自己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行业,拥有超越群体的智慧,用理性的洞见引导潮流。然后,你就是领袖。

作品简介

乌合之众:看透盲从的多数人,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 著,李隽文 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

多数人的行为真的永远正确吗,还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个性自觉化地消失是人们进入群体的首要特征……如果说‘整个世界’指的是群体,那么‘整个世界’不比思想家伏尔泰来得更聪明,伏尔泰当然比‘整个世界’更智慧。”勒庞在本书中如此写道。

如今勒庞的忧虑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不断的验证,网络暴力横行霸道,往往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网络暴民”由于其发言成本低、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而突显出强大的威力。读这本《乌合之众》,你将看到一面正对混杂世界的镜子,镜中盲目跟风、逐渐丧失个性的“乌合之众”,分明就在我们的左右,甚至连你也是其中一员。梁实秋在读罢本书之后也曾喟叹,“人多势众的时候往往是不讲道理的”。

如果你能如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一样从本书中洞悉“乌合之众”背后的心理机制,你便有能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行业,看透盲从的多数人,成为领先的少数人,用理性的洞见引导潮流。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