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余烬: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

本文摘自《战争的余烬》,[美]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著,詹涓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

战争的余烬: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代史中,甚少有题材受到研究、分析和探讨的程度超过了越南战争。这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导致300多万越南人丧生,摧毁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大部分地区,并成为大量图书、文章、电视纪录片和好莱坞电影,以及学术研讨会和大学课程的灵感源泉。考虑到这场战争巨大的人力和物资代价,以及它给美国政治和文化所带来的深远而持久的回响,有理由相信这个题材的作品所形成的湍流不会在短时间内减缓。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作品完整且全面地介绍这个故事如何开始;没有一本书带我们从一战尾声——此时欧洲殖民帝国的未来貌似仍然确定无比——一直跨越二战,然后到法国-越盟战争和它戏剧化的高潮,再到美国灾难性地决定建立并捍卫南越。本书是对这部分历史的一次尝试。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西方国家在印度支那失势,另一个国家随后到来;在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革命军在1954年令人震惊地夺取胜利,以及这样的胜利最终未能成功为越南带来持久的和平。换句话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戴尔•比伊斯和切斯特•奥夫南为什么在这个众多同胞完全不知道的遥远之地驻扎下来,并最终与命运之神不期而遇。

然而,越南战争的早期阶段之所以值得我们去注意,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美国在越南惨败的序曲。法国-印度支那战争横跨20世纪中叶,是20世纪驱动国际事务的各股政治力量的交叉点。因此,印度支那在1945年到1954年间的经历,与二战以及冷战的爆发和升级所带来的充满变革的影响,尤其与美国一跃成为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力量密不可分。同样,这场斗争还是欧洲殖民主义与其遭遇的反殖民民族主义者的故事的一部分内容——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欧洲和美国思潮与许诺的鼓舞。从这方面来看,法国-越盟战争既是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同时又是南北方之间的国际主义之战。如果说,在1945年之后,全球多数地区也都上演了类似的进程,那么我们理应对越南进行特别的研究,因为在这里,人们能首先观察到这股摧枯拉朽的动力。而且一个个血腥的十年过去了,这股动力仍然在越南存在着。

我写作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新一代的读者重新体验这非凡的故事:这是一个20世纪的传奇,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人们在面临重重高压时所做出的生死抉择,它动员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充满了一系列洋溢着英雄色彩的人物,从胡志明、夏尔•戴高乐,到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周恩来,从保大(Bao Dai)皇帝、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到爱德华•兰斯代尔(Edward Lansdale)、吴庭艳,此外还有六位美国总统。从始至终,本书的核心是战争的政治和外交维度,但我也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军事行动,因为我相信这些军事行动对事件结果至关重要。老挝和柬埔寨在不同阶段登场,但我一直将重点放在讲述越南的事态演变上,因为相比这些印度支那邻邦,越南人口更为稠密,在政治上也更为重要。

回过头来看,考虑到更深远的历史背景,这个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演进皆为必然,如同一条大河不可避免地奔流向前。一度俯首听命的法国曾在1940年的短短六周内遭到纳粹德国的蹂躏,接下来又温顺地将印度支那拱手让给一路向前推进的日本,进一步遭到羞辱,却在1945年后想要重建殖民主义统治,而此时欧洲帝国主义体系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倾,它还怎么可能如愿成功?再加上越盟严格的纪律、韧性和实战技巧,以及非共产主义的越南民族主义者相比之下的弱势——无论是在1954年之前还是之后皆是如此——除了那个切实发生的后果外,人们似乎也想象不出来还有其他可能。

可是,法国-印度支那战争的故事和它的余波其实是个偶然事件,其中不断出现不同的政治选择。这些选择既有重大的也有次要的,有深思熟虑的也有懵懂所为的,有反复思量的也有中途变卦的,人们在巴黎和西贡,在华盛顿和北京,在越盟位于北圻丛林间的总部做出这林林总总的抉择。它在提醒我们:对于过去的决策者来说,未来无非是一系列可能。假如印度支那注定将摆脱殖民主义,那么这个过程或许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这在欧洲国家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殖民地都已有例证。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恐怕已经很难再记起了,但事实上在战争初期,局面对越盟更为不利。他们在军事和外交方面更为薄弱、易受攻击。对这一事实胡志明认识得非常清楚,作为一个政治上的务实主义者,他曾努力想要避免与法国开战,同时也希望能在这项事业上得到美国正式的支持。可是,他在这两件事上都没能成功。此外,胡志明也没有争取到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任何实质上的支援。当时斯大林一心扑在欧洲事务上,何况在他看来,这位越南的领导人太有主见了,根本信不过。甚至连迫切想在市镇选举中表现出爱国情怀与温和立场的法国共产党,也屡次对胡志明提出的援助请求表示拒绝。事实上,法共对于当局夺回印度支那的这场冒险事业持默许态度。因此,越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孤军作战,基本被孤立在非亚洲的国际舆论中。法国在武器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可以拿下并守住任何真正想要的地区。就算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援军开始渐渐加入越盟后,前景仍然不确定,因为法国自身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召唤一个更加强有力的靠山,那就是美国。越南方面的情报显示,在这场战争期间,由武元甲(Vo Nguyen Giap)将军所领导的越盟队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困苦:粮食严重短缺,后勤保障面临问题,而且在1950年之后,他们又碰到了一种美国产的新式工业武器——凝固汽油弹所带来的令人胆寒的影响。在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告捷后,武元甲的军队已经精疲力竭,士气低沉,亟待休整。政治上亦然。饶是胡志明拥有深远广泛的民众支持和明星般的魅力,他的权威仍然在国内面临挑战。从1947年开始,法国人不仅想要团结一致反越盟(越南民族主义者当时对此仍持中立态度),还让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支持胡志明的反共产主义人士跟他分道扬镳。胡志明本人看到了这个危险:万一巴黎向越南内部与之对立的政体妥协,同意其渐渐获得真正的行政权、立法权,并承诺最终使越南实现独立自主,这该如何是好?这将是一场灾难。其后,到1954年年中越南分裂后,他又面对另外一重忧虑:万一南越政府(而且其领导人吴庭艳高舞着的民族主义勋章几乎跟他的一样闪亮)得以巩固政权, 导致他那个由越盟统治统一的越南的梦想永远落空,这又如何是好?这些都有着切切实实的可能,而且也都曾在越盟内部召集的委员会和消息灵通的外部分析人士那里被反复探讨和争论过。

作品简介

战争的余烬: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

《战争的余烬》,[美]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著,詹涓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

《战争的余烬》这部厚达1000页的著作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动机,以及各方领导人展开的一系列磕磕碰碰,最终导致本可避免的、血腥和无休止的战争。作者罗格瓦尔花了长达10年时间,充分利用几个国家新解密的外交档案以及原始文献,深入研究了多方面的历史记录,以追踪在越南受到重创的两个西方国家——法国和美国。本书对美国无视法国在越南的失败教训而步步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过程做了精彩呈现。作者将法国在越南与美国在越南两个不同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勾连在一起,对历史的断裂与承续做了梳理和分析。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