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兜里的梦》:关注时代里的孩子,走进真实的生活

11月29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新时代 新乡村 新少年——《小云兜里的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小云兜里的梦》作品研讨会现场


《小云兜里的梦》由青年作家余闲创作,系李东华女士主编的“我的美丽乡村丛书”一种。这本作品以浙江“千万工程”标杆安吉余村为背景创作,通过贵州女孩龙小云转学到小云兜村后所遇到的困境及实现自我突破的成长历程,呈现小云兜村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余闲为浙江本土作家,为了写好本书,他沉入生活深处,做了大量调研和采访工作。成稿后,编创合力反复打磨稿件。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林疆燕认为,余闲的创作风格非常细腻感人,有他对生活的深入参与,对生活的调研和体悟。《小云兜里的梦》里的所有细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逻辑,然后把宏大的叙事化为小切口进入,呈现了大时代场景和发展的画卷。

研讨环节,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小云兜里的梦》的创作选择的结合点和着眼点上非常好。首先,在结合点上,龙小云从相对落后的乡村来到相对发达的乡村,有她不适应的地方,也看到了中国农村巨大的变化,作者把孩子的成长跟乡村的变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很用心。书名“小云兜里的梦”,既指小云兜村的梦想,也象征着龙小云个人心中的梦想,作者将这两者巧妙融合,展现了其深思熟虑与匠心独运。在着眼点上,作者着重描绘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温馨场景,他们彼此约定、立志,相互成就,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另一方面,书中还深刻刻画了老师与孩子自我突破、自我实现的历程,洋溢着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气质。

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中国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海飞表示,《小云兜里的梦》以儿童文学的方式,既塑造了龙小云、俞婉芬这对师生的丰满形象,又细致描绘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山乡巨变,同时也传达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小云兜里的梦》书影


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认为,《小云兜里的梦》以主人公龙小云的成长故事、俞老师的奋斗故事、龙小云父母亲的养鸡事业三条故事脉络展开,各自和交互同时向前推进,从而完成了书写和反映我国新农村变化与发展的理念。

《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徐德霞认为,《小云兜里的梦》写出了人物成长转变的艰难过程,而且写到了人的情感深处,所以阅读以后让人觉得可信、真实。在写村里的变化时,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不是简单处理,而是从文学的角度把人的变化和村子的变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描写景物时,把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形成相互映衬,双向奔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执行董事(社长)宋强认为,这是一部关于爱和勇气的作品。作品中小云和俞老师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令人感动。小云还遇到了同学沈葭月,她跟小云互相学习方言,帮助小云摆脱自卑心理,同学之间的友爱也让人感动。这还是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书里记录下小云写的很多观察自然、观察植物、动物的诗歌,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文艺报》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颋关注到,作者在本书的创作中,有意识地去开辟一个接近心理现实主义的题材,很具有开拓意义。故事中俞老师和小云都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作者运用几个非常精彩的小细节,从心理学或者说是心理诊疗的角度来切入,写出了她们如何突破心理上的关键节点,给人以启发。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小云兜里的梦》关于风景的描写特别值得称赞,从风景中看到一个人物的性格,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也看到人们的观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鲜活的细节,如俞老师在射箭比赛的时候,写到有一只红蜻蜓落到了她的弓片上,令人印象深刻。

研讨过后,《小云兜里的梦》的作者余闲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他表示,对于作者而言,作品被阅读,被肯定,被指正,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他认为写作者要时刻关注时代,关注时代里的孩子,要走到生活里去,去触摸真实的土地,去倾听真实的声音,去体验真实的变化,把自己融进去,获得最真切的现场感,这会给写作以素材和底气。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