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吃货的基本素养:那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日本的餐桌》,[日]石毛直道 著,连雪雅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

豆腐原来是这样来的

编者按:中国人最爱的豆腐,相传是在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今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但是,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并没有确证。

相传在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一位中国的研究者提到,在汉代壁画中出现过制作豆腐的过 程。

已故的篠田统博士是中国食物史的世界权威,根据他的研究,“豆腐”这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是在10世纪中期。

论一个吃货的基本素养:那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豆腐”是乳腐的对应词。豆腐与乳腐的“腐”并非腐败之意,而是指柔软嫩滑的物质。乳腐是借由酸或酵素的作用,使奶变成略显固态的酸奶或奶酪状的乳制品。

在中国,经常与北方游牧民族往来的唐朝盛行吃乳制品。唐朝人将游牧民族传来的乳腐所使用的动物奶,换成以黄豆为原料的“豆浆”,这样制作出来的就是豆腐。

乳中的蛋白质凝固就成了奶酪,豆腐则是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而成的食品。

豆腐被视为健康食品后,欧美国家也开始食用,于是日语的“tofu”就成了豆腐的通用语。在那之前,豆腐的英文是“soy bean curd”(黄豆凝乳)。去除水分前刚凝固的奶酪被称为curd,色白软嫩就像豆腐一样。

奈良县的春日大社的供品中有一项名为“唐符”,据说就是日本最早出现的豆 腐。

日本人吃饭时为什么要说“我要开动了”

我曾在一位美国牧师的家里用过餐。当时我听到对方说“Let’s start”(我们开始吧)后,正准备要吃的时候,突然觉得气氛有点奇怪。只见同桌的其他人全都低下了头,牧师口中开始念念有词。原来,“我们开始吧”是指开始餐前的祷告。

如今在欧美国家已经很少有人会这么做,但信奉基督教的人仍有餐前祷告的习惯。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将食物放入口中前,也会诵念《古兰经》。

昭和十六年(1941)至昭和十七年(1942),民俗学的研究者们针对全日本五十八个村落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他们事后进行报告检讨时发现,餐前餐后有诵念习惯的村落很少,大概只有两个村子的人会先说“南无阿弥陀佛”再用餐。

可是,餐前餐后合掌不语,或是拿起碗筷时会先低下头再进食的习惯,却在这些村中都很普及。在神坛或佛坛供奉米饭,也是很普通的事,用餐时要向神佛、祖先表示感谢,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习惯。

报告中也提到,“举筷时谨记天地圣泽、君王父母之恩,我要开动了”这句诵念文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的话。这是因为在战争期间,校方让孩子们吃便当前诵念这句话。

养成在餐前餐后说“我要开动了”“我吃饱了”的习惯,差不多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想这可能是通过学校教育推广出来的习惯,但重新翻阅当时的教育课本却没找到切实的依据。

以碗为船,以筷为桨

欧洲人用的餐具是盘子,就连汤也是装在汤盘里食用的,因此他们不说“喝”(drink)汤,而是“吃”(eat)汤。手持餐具、直接就口被视为失礼的行为,可将器皿直接就口的,只有茶、咖啡、酒之类的饮品。

欧洲人的食物必须以叉子或汤匙从餐具中取出,送入口中,不可借由食物让口与盘子直接接触。因此有些人吃日本面食时,对于以口就碗的吃法心理上会有些不舒服。

有句话说“以碗为船,以筷为桨”,在普遍使用筷子进食的东亚国家,碗形的餐具有很多,以碗盛饭和汤已是习惯。在中国,吃饭喝汤时以口就碗是被允许的,基本上配菜都装在共用的餐具内,所以不需要将餐具拿在手上,直接用筷子夹食即 可。

但在朝鲜半岛,手持餐具进食是禁忌,所有的料理要用筷子和汤匙取食。这么看来,日本人的用餐方式似乎显得很不礼 貌。

日本一直以来都没有使用汤匙吃东西的习惯,手持餐具进食是很常见的。所以,日本人很重视餐具拿在手中的感觉,以及就口时的触感。不光是视觉上要赏心悦目,方便使用的大小、肌肤接触到的感受、恰到好处的重量、稳定的重心等触觉也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会选购成对的碗,但有件事似乎正被大家遗忘——日本的碗有男碗与女碗之分。男碗的直径比女碗略大,高度也不同,就连夫妻对筷也是男性用的比较长。这并不是男女的差别待遇,而是配合男女手掌的大小,以方便使用为诉求,制作出符合人体学的优秀餐具。

作品简介

论一个吃货的基本素养:那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日本的餐桌》,[日]石毛直道 著,连雪雅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

日本料理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国人也对日料产生兴趣,但日本的饮食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吃寿司时,谁会想到“板前”是厨师的称谓?又有多少人知道“出前一丁”是“外卖一份”的意思?日料,我们时常接触,但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我们都未必真正了解。《日本的餐桌》正好提供这些看似平凡却容易被忽略的饮食信息。

作者石毛直道长期研究各种类型的饮食文化,在日本享誉盛名。在书中,他搜罗各种食材,以人类学的宏观角度,带领读者探索各种文化风貌,由农地走到食肆,从收割讲到烹调;地域上更从日本出发,探索亚洲,宏观世界各地的饮食渊源,中国的馒头、美国的莴苣、韩国的辣明太子,“东饮西食”无所不包。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