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书写,到更广阔的现代世界

10月19日,长江文学周期间,一场以“中国镜像:当代文学中的长江书写”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文化是长江的灵魂,文学让长江变得灵动而永恒。”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回溯屈原的《离骚》、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认为一句“极目楚天舒”联结了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长江文学。在他看来,长江文学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和财富,更是一种“超级IP”,并呼吁广大作家共同打造长江书写鲜明标识,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长江文学周期间,一场以“中国镜像:当代文学中的长江书写”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侃从长江流域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入手,探讨了长江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史的关系。他提出,处于长江中下游的长三角一带的吴越文化,与中原地区及其他内地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显著不同。曾经的长江天堑严格地区分了江北江南以及上游和下游的文化形态,并使不同区域的文学呈现了有差异的文学样貌。长江一直是中国文学史的显著存在。但是,近代以后,由于“天堑变通途”,特别在当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长江已然隐身。因此,今天的作家和批评家可能需要重新去发现长江。“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意识到,一直以来,长江有着强大的反向书写力量,它在中国作家身上进行了刻写,对长江流域的文学样貌进行了刻写,并且,也对中国文学史进行了刻写。”

“长江书写不一定是写长江,不一定把长江当作一个课题,可能是像长江一样书写,从长江江水中学习书写,使自己成为一条河流。”《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从水的两个特征“盈科而后进”和“春江潮水连海平”出发,分析湖北诗人余笑忠两首短诗中的两个意象,“从低处生出的火”和“雪落在艰深的大海上”,指出像长江一般书写,意味着平等且毫无逃避地对待每一个生活在低处的事物,也意味着让写作始终与更广阔的现代世界相连接,与一切未知事物相关联。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认同道,所谓“长江书写”,不是作为一个实体符号或者象征。长江从源头到上海,其实也是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路径。“我们对于长江的书写或者想象,其实也折射出中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灵或精神面貌。当下的作家能写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灵史或者精神史,是非常重要的。”

《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认为,如果有一幅图景能够象征当代文学的祖国认同,那一定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她回忆了小时候在长江边的成长经历,提到长江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的陌生感和幸福感”。在强调长江流域文化多彩性的同时,她还以“三峡故事”“抗战故事”为例,提到了当代的三峡叙事和长江与抗战不可分割的关系。她热切地期待,未来能出现更多的“长江书写”。

《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总结了湖北作家与湖北文学的特点,认为湖北文学的一条文脉特征是“锐利”,一些湖北作家凌厉的文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师力斌还表示,在当下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书写长江,如何以湖北地方性经验来呈现它的意义,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为本次研讨会做了学术总结。她说,大家从长江的意象、美学风格、文化意义等角度出发,对长江书写做了多个层面的分析。“当我们在理论评论上重塑长江,长江本身就形成了思想的源泉,能够焕发出新的意义,而这种意义能够让更多的作家重写长江、更新长江,这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社联部主办,极目新闻承办。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