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与中国作家

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女士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

“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聂华苓曾这么形容自己的一生。 

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1949年与家人到台湾,后赴美与丈夫保罗·恩格尔创办影响力庞大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保罗·恩格尔、聂华苓夫妇


至今,写作计划已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作家前往爱荷华进行创作与交流。世界各地作家齐聚一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谢默斯·希尼都曾参加过这一计划。几十年来,“写作计划”共邀请了世界各地作家1400多位,而汉语写作的作家,就占了100多位。1978年6月聂华苓与保罗·恩格尔到访中国大陆,并从1979年开始陆续邀请萧乾(1979)、王蒙、艾青、袁可嘉(1980)、丁玲(1981)、陈白尘等(1982)、茹志鹃、王安忆、吴祖光(1983)、谌容、徐迟(1984)、张贤亮、冯骥才(1985)、阿城(1986)、汪曾祺、古华(1987)等以及一些港台地区作家访问,聂华苓也在1987年接任保罗·恩格尔担任“国际写作计划”主任。此后,苏童(2001),李锐、蒋韵夫妇和孟京辉、西川(2002),余华(2003),陈丹燕(2004),莫言(2005),迟子建和刘恒(2006),毕飞宇(2007),胡续东(2008),格非、韩博、(2009),徐则臣和金仁顺(2010),张悦然,阿来、王家新(2013),池莉(2014),周嘉宁(2016)等也曾受邀参加。

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6年)帕慕克(后排左三)在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同期还有中国作家张贤亮和冯骥才(后排左一)。


 

1981年,丁玲和陈明来到爱荷华,图为丁玲与美国诗人墨文、作家桑塔格紧握双手。


1979年,萧亁(左一)是第一位被邀请到爱荷华的中国大陆作家。


1980年,王蒙(右一)和艾青(左二)


1981年,萧军


1981年,蒋勋(左一)和丁玲夫妇


1983年。陈映真(后排左)与聂华苓。


1983年,王安忆茹志鹃母女、聂华苓、吴祖光


1984年,谌容和柏杨


1986年,阿城等


1987年,汪曾祺和聂华苓


沈从文与聂华苓


冰心是聂华苓1978年回到中国大陆见到的第一位作家。


聂华苓与巴金


聂华苓与夏衍


苏童、聂华苓、迟子建、毕飞宇



参考资料

1. 聂华苓.《三十年后—— 归人札记》(武汉:湖北人民,1980年)

2. 聂华苓.《三辈子》(台北:联经,2011年)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