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昨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戏骨》中瓷器道具的原型:微缩的红楼世界:《小戏骨》中的瓷器道具,你都认识吗?

可惜,《小戏骨》只有短短的九集,实在不够过瘾。借着份余韵,小编第N遍重温了小说版和87电视剧版《红楼梦》,虽然已经烂熟于心,但是每一次看都有新惊喜。

这次我们就来说一说《红楼梦》中的扇子。

随机舒卷岂寻常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扇子作为中国古代的礼仪用具和常备的生活用品,在红楼梦中出现频次极高,以前80回为例,扇子直接出场便有40多处,在许多经典情节中,扇子也是重要的配角。比如小编印象最深的“晴雯撕扇”。

第三十一回晴雯收拾宝玉衣物时不慎将扇骨摔断,正值气头上的宝玉出言训斥了两句,“心比天高”的晴雯心有不忿回嘴反击,两人大吵了一架。事后宝玉主动向晴雯求和,表示不就是一把扇子,“千金难买一笑”。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晴雯撕的是哪种扇子,文章没有明说,而在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可以看出撕的是折扇。

折扇又名“叠扇”、“聚骨扇”,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为扇面,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折扇款式多样,还有男女款之分,电视剧中晴雯第一把撕的,是贾宝玉的文扇(男式扇),而第二把撕的是麝月手中的坤扇(女式扇)。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黛玉手中的坤扇

现代意义上的折扇最早出现的时间争议颇多,一说是由汉末的腰扇演变而来。这种扇子形状与团扇相近,扇面可以自由卷合,系于腰间携带。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腰扇复制

另一说是北宋后,从日本、高丽传入。《宋史》记载,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倭国僧侣嘉因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觐见了宋太宗,献上桧扇22把等珍贵的礼物。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并注云:“倭国乃日本国也……”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彩绘桧扇,日本平安时期后期,严岛神社藏

虽然历史的真相尚待解决,不过如果一部以宋朝之前的朝代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里面大量出现折扇,即便是公子翩翩,也是一个历史的大BUG。

到了明代,由于永乐帝很喜欢这种扇子,他命令内务府大量制作,并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于大臣。一时折扇大贵,成为一种时尚。文人雅士也学着互赠题诗词于折扇,表喻友情别意。手持折扇,成为当时生活中高雅的象征。清代,折扇更是随处可见,成为墨客骚人的必备之物。

除了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还有用象牙、玳瑁、檀香等名贵材料制成扇骨,使得扇子不再只是日用品,而成为一件艺术品,一扇值千金可不是虚言。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山水人物扇 明宣德 故宫博物院藏

第四十八回喜欢收藏扇子的贾赦得知落魄秀才石呆子家有二十把旧扇,扇骨材料名贵,又有古人题字绘画,便跟中了魔似的,让儿子贾琏一定要搞到手。但是扇主石呆子却视之如命,不愿割爱。贾雨村为了讨好贾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把石呆子打入牢中,财产收缴,不花一分钱就把扇子搞到了手。

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

只为了几把扇子,就弄得别人“坑家败业”,实在是罪过。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对折扇的喜爱。

明月入怀摇绮扇

古人衣袍宽大,常将扇子置于袖中或胸口处随身携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正是描写了这一细节。

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

宝钗向来端庄文雅,而扑蝶这一段却显露了她小女儿天真活泼的一面。宝钗的扇子是从袖中取出,从服饰形制和扇子大小考虑,应该为折扇,但是87版《红楼梦》这一段中宝钗却使用的是团扇,想来是出于画面考虑,编剧觉得精致的团扇与小女儿情调更为相配。

的确,“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罗扇轻摇半遮面,将东方女子独有的韵味与风情都藏在这雅致的团扇中。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唐寅秋风纨扇图轴 明 上海博物馆藏

团扇的历史非常悠远,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竹木为架,素白绢纱做扇面,左右对称的圆形平扇。由于其形团圆似明月故称为“团扇”或“合欢扇”,又因宫中多用,被称为“宫扇”。团扇最初是统治者礼仪用具,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后来成为扇风纳凉的时令用品。

唐宋时期团扇风靡一时,男女皆用。在宋代折扇开始流行之前,所说的扇子,均指的是团扇。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左:明陈洪绶羲之笼鹅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右:清费以群绘仕女扑蝶图轴(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传统的团扇以圆形、素面为主,后来逐渐演变出长方形、椭圆形、多边形、海棠形、芭蕉形等等,刺绣、缂丝、泥金、雕刻等工艺也最晚在清代开始应用于团扇的装饰。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清雕花木柄缂丝花鸟图团扇 南京博物院藏

团扇在《红楼梦》小说中也有多处提及,例如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的仪仗。

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

这种用羽毛编织,安在长木柄上的“雉羽夔头”,又称为“障扇”,作为皇室出行障日蔽尘之用,不过这里的宫扇就只有仪仗的意义了。

又如第二十八回元春赏赐给贾府各人的端午节礼物,宝玉、宝钗的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而给其他妹妹的就只有“扇子和数珠”。

不同的礼物规格反映了元春对宝、钗二人的婚事态度,此处的宫扇也是起到礼仪用品的作用。

87版《红楼梦》里各位夫人小姐手里的团扇更是数不胜数,不谈图案和花样,光是形状就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蕉叶、梧桐等等。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这把黄蝶葡萄扇出镜率很高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女儿娇,扇儿摇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王熙凤手中的彩蝶芭蕉形扇

 

《红楼梦》中最出彩的配角,不是刘姥姥,而是TA……

王熙凤的牡丹葵花团扇

美人素腕执纨扇,动摇微风笑颜谈。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秋风起,天变凉,团扇被弃置箱中,班婕妤借此感叹君王恩宠难长久,欢爱过往终成梦。贾府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偌大家业,顷刻崩塌,富贵繁华,到头来也不过一场梦。(文/乙戌君)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