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学者探讨古代中国玺印,《方寸万象》新书揭幕

许多人小时候或许在街边看到过篆刻印章的小摊,随着老师傅刻刀一笔笔落下,几个颇具古韵的字体呈现在印面上。看到这些陌生的字体,你可能会好奇,这些是什么朝代的字体,一般用在哪里,现在的汉字与它们有什么渊源……

考古发掘表明,中国至少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印章。在其后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中国为起源地的东亚玺印孕育出其独特的形态、性质与功用,并持续传承创新,从未中断。也正因此,玺印成为了记录古代东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遗物。直到今天,印章作为一种凭信工具,在东亚各国家和地区仍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9月28日,“方寸万象——中国古代玺印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研究中国古代玺印的学者和收藏家齐聚一堂,分享对中国古代玺印的研究。

方寸万象——中国古代玺印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玺印是中国古代日常使用的官私印章的通称。本次会议围绕玺印,以及与玺印关系密切的封泥、陶文展开。这些实物资料记录了大量与地名、职官、姓氏、名字有关的信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先秦秦汉的玺印一直是明代以来文人篆刻取法的对象,前人还总结出“印宗秦汉”这一学习篆刻的定则,可见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另外,玺印还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纽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深入对玺印及相关文化的研究,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曹锦炎教授发表学术报告


会上,曹锦炎教授发表了题为《新见古官玺零拾》的学术报告。文章对楚国的“新陵邑大夫之鉨”“建陵君鉨”“官司马鉨”;齐国的“齐市”“士帀之鉨”“城阳左 栗”;以及燕国的“居与都王伏鍴”等7方古代官玺作出考释。

松村一德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文字形体差异的秦封泥分期考》的学术报告。文章以“丞”字的形体差异为切入点,结合秦纪年兵器铭文、战国秦国、秦代、西汉简牍中的相关字形,将秦封泥文字分期为战国、始皇二十六年、始皇二十七年以后的秦代、西汉早期,共计四段。

孙慰祖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南朝刘宋印群探例》的学术报告。该文以印群为研究单元,从标志字、印钮形态、书手和印工风格、地名等角度出发,探究了细化南北朝印章断代标准的可能路径。孙先生还指出,从印文风格与钮式特征出发,对东晋南北朝官印作出细化的断代研究,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吴振武教授作了题为《从古印人名谈战国铭刻中当记志讲的“则”和“侧”应读作“志”》的报告。他从古印常见人名“不识”又作“不志”讲起,利用淅川下寺所出镈钟铭文里“则”又作“戠”等异文资料,提出著名的晋器驫羌钟和战国中山王方壶铭文里当记志讲的“则”和“侧”,都应如秦封宗邑瓦书所表述的那样,读作记志之“志”。并从排他法的角度,加强了他的这一观点。

《方寸万象——新见中国古代玺印封泥陶文集粹》书封


多位嘉宾为新书《方寸万象——新见中国古代玺印封泥陶文集粹》揭幕


会上,多位嘉宾为新书《方寸万象——新见中国古代玺印封泥陶文集粹》揭幕。该书主编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许雄志介绍道,《方寸万象》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上海书法出版社联手,历经一年时间打磨而成。书中提供藏品的15位古玺印鉴藏家在印界有着广泛的代表性,记入此书的368件古玺印精品,年代由晚商至南北朝,其中许多地名、职官名都是首次出现,为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新研究资料。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