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致菁华”:上海历博展中国女性民族服饰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韵致菁华——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近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一楼对外展出,展览共展出服饰及配饰170余件,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女性独具魅力的风采。

此次展览按地域分布分为“莽原之华”“塞上之方”“南国之韵”“华汉之彰”4个单元,共展出服饰及配饰170余件,从服饰形制、生活背景和文化符号三个层面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缤纷璀璨的服饰文化画卷,展现中国各民族女性独具魅力的风采。

展览现场


中国女性民族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中的瑰宝,各具特色的服饰形制与服饰文化不仅折射出女性的聪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了东方“衣冠王国”的特有风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现场


第一单元“莽原之华”聚焦东北、内蒙古地区,与西藏及周边的甘、青、川高原地区服饰。前者以袍服、暖帽、皮靴等为共同特征,用料多选皮毛或锦缎,配以镶边和补花装饰。常装朴素实用,盛装华美富丽。后者女性服饰有农牧区之分。以牧业为主的民族服饰多为宽袍长袖,装饰华丽,呈现出浓厚的北方高原文化特色。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服饰融合了南方民族服饰的一些特点,服装有上衣下裳式。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塞上之方”以新疆地区、宁夏及周边的甘、青地区的服饰为主,从服饰色彩和形制展现出了地域特点以及伊斯兰文化和华北农业文化的影响。

展览现场


南方分布广泛、复杂的民族服饰则是第三单元“南国之韵”的重点所在,不同风格的妇女服饰体现出了南方地貌和生计方式的影响。

展览现场


最后一单元“华汉之彰”将汉族妇女服饰采用华贵的丝织面料并辅以精美的刺绣、彩绘、拼镶等装饰的文化面貌进行了展示。

此次特展在展陈中提取了服饰形制和纹样,由生活场景进一步凝练出服饰背后的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用设计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象征自然与生机的绿、代表包容和中性的咖色、与水密切相关的湖蓝,以及华美的胭脂红分别代表着同展览单元聚焦地区的风貌及民族文化。而橱窗玻璃的贴花则来源于苗族传统图案,其中蝴蝶图案则是苗族的重要图腾之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海报和折页则聚焦于“女性”“民族”两大关键词,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平面化图形的组合,将不同民族的丰富的服饰纹样和女性民族形象进行艺术化加工,同时与展厅主题色配套,加强了展览的美学属性。

展品推荐

第一部分

藏族 藏族妇女盛装 (现代)


藏族妇女服饰以宽大袍服著称。不同地区藏袍分为锦缎长袖袍、皮袍、氆氇袍、布袍等,外系围裙,脚穿藏靴,佩戴嘎乌、曲玛等饰物。藏族头饰极为丰富。

裕固族 裕固族妇女服饰 (现代)


裕固族妇女着蓝色绸缎镶花边大襟长袍,戴红缨毡帽,腰系绸带,佩头面或辫套。华丽的珊瑚辫套从耳侧,至长袍下摆处,是裕固族妇女的服饰特色。

第二部分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女装 (现代)


俄罗斯族妇女夏季着挑绣精细、镶花边的绸布连衣裙,冬季着毛呢裙、皮大衣,披毛织大披肩。少女梳一条长辫。已婚妇女梳两条长辫,盘裹在头巾里。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妇女装 (现代)


哈萨克族妇女服饰具有山地牧民生活特点。夏季着彩绸花布连衣裙,外套坎肩或短上衣;冬季着羊皮、鹿皮和狐狸皮外套。讲究帽子和盖头。

第三部分

傈僳族 傈僳族妇女服饰 (现代)


花傈僳妇女衣装以黑红黄各色彩条装饰,佩红白珠串项饰。白傈僳妇女着百褶长裙,系围裙,挂海贝肩带,戴珠帽。黑傈僳妇女全身衣着素黑,以银为饰。

基诺族 基诺族妇女服饰 (现代)


基诺族妇女衣装用自织条纹棉布缝制,上衣镶饰五彩条纹,称为“彩虹衣”,腰系红黑色条纹裙,头戴尖顶式风帽。

第四部分

汉族 浅蓝缎刺绣五彩花卉女便袍


汉族妇女服饰多采用华贵的丝织面料并辅以精美的刺绣、彩绘、拼镶等装饰,在裁剪、缝制、款式、纹样、色泽等诸方面都呈现出了蔚为大观的服饰文化面貌。

展览海报


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2024年11月24日。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