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评论》创刊:跑步进入热气腾腾的文艺现场

9月7日下午,文艺批评刊物《北京文艺评论》首发。

代发刊词《对<北京文艺评论>的想象》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从《黑神话:悟空》成为大众瞩目的文化事件谈起,他谈道:电子游戏不再是“无意义”,相反,它具有强大的意义生产能力,它是叙事、是情感,是每个参与者身心的投入和拟演,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新的“艺术”。

“‘文艺’在这个时代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润物无声、纷至沓来地潜入和嵌入日常生活和经验,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从互联网到AI,新技术条件下文艺创作、传播的媒介正在巨变。媒介即内容,新的媒介必定生产出新的感性、意义和形式,也许,在一个长时段来看,文学和艺术形态正在经历创造性的重构,新的、映照着这个时代人的精神和形象的形态正在出现。”李敬泽谈道。

《北京文艺评论》就为应对这种新文艺创作、新传播媒介而生。

它的刊物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文艺观察”已于2024年元旦率先推出,持续关注当下文艺现场。经历半年多的积淀,文艺理论与批评类刊物《北京文艺评论》正式推出创刊号,为双月刊,《十月》执行主编、评论家季亚娅担任创刊主编,由北京出版集团主管、主办。

在首发仪式中介绍,《北京文艺评论》倡导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在地性”,回应当下中国鲜活的、变化之中的实践经验。将不断走进时代思想文化的话题现场,主张文艺批评的“破圈”,在坚持主流与专业的同时突破学科的象牙塔,拓展文艺批评的行动边界。

李敬泽:不要只执着于研究经典,要看到时代生机勃勃的创造

李敬泽谈道,文学评论与文学刊物在传统中一直是一个学科壁垒和文类分工高度固化的领域,“我们谈文学,就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分门别类,一旦来了一个非虚构,我们就很慌张,不知道把它放在哪里。更别说现在有音乐、美术,甚至脱口秀、电子游戏。”

“我们迫切需要一种面向当下、面向未来的大文艺视野,乃至文化视野,并从这个视野中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纷繁复杂的新现象,看到时代生机勃勃的创造。”李敬泽谈道。

首期《北京文艺评论》即体现出这种大的文化视野。从刊物的目录和文章的标题来看,它关注着文艺评论的传统问题,也看到李敬泽所说的“时代生机勃勃的创造”。比如“现场与立场”栏目,集中讨论了“素人写作”的话题,讨论它的命名、它的公共性与写作者的身份等问题;“前沿”栏目,直面文学史的焦虑与犹豫不决;而“北京来信”,则聚焦城市文化,刊发陈平原撰写的《公园、博物馆与休闲文化》,“公园二十分钟理论”的概念之外,文学大师深度解读他眼中的北京公园文化。

目录



在采访中,李敬泽告诉澎湃新闻,在一个固定的、既成的文学评论和学科建设的意义上,围绕着文学理论、文学史写作的刊物已经过剩,“我们真的不必执着于只是阐释经典,我们需要一个面向新时代的文艺现场、也面向文艺的未来发展,同时要打破学科的、文类的界限的刊物。因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生成着各种极具大众性、也极其体现着互联网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脱口秀,它是一种人们自我表达的方式,也构成着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交流的场域,它不是我们原本的文学与艺术理论所能界定的。”

李敬泽认为,从《北京文艺评论》的基本面貌和它的关切点,“能够看到它对当下和未来的高度敏感,它的文章在观察、分析、判断那些新现象、新问题,这是非常有生产性的、也非常有前景的。”

各种理论、学科拥挤的文化场中,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媒学常常对某一现象一拥而上。李敬泽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都不仅仅是文学内部自我生成的一个东西,它都是在巨大的社会变化中、时代变化中、媒介变化中共同生成的。我们的确需要社会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媒介的视角、技术的视角共同介入。”

李敬泽



编辑团队分享:想让文学和评论“被看见”

《北京文艺评论》的执着于设计文艺更广阔的形态,让多样的写法和多样的读法同时到场,开创热气腾腾的文艺公共生活。

然而,开办一个“得风气之先”的刊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澎湃新闻也采访了《北京文艺评论》的编辑团队。

《北京文艺评论》首期的“新学人·‘钱的故事’”板块的组稿人是刘诗宇,他近些年都在作家协会工作。他首先提到文学消费中的两种倾向——实用型消费与愿望型消费。“前者就是实实在在喜欢某个作家、某个东西,比如我追一位作家,我就会买他的书并认认真真读完;而后者则是我买了这本书,可能意味着我向文化靠拢,可能代表着我有一种想要从鸡毛蒜皮的日常中超脱出来的决心。”

刘诗宇认为,愿望型消费的趋向或许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具体到文学评论的撰写中,就是一种鲜明的问题意识,并且要能够针对当下的文化语境,写出漂亮的、有用的、有意义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能够带文学抵达更多人的精神世界,并且与社会现状、整个文化走势相辅相成,“只有如此,才能在更长远的时间尺度上把文学从边缘化的位置救出来,一步一步再变成一个被人重视、被人讨论和看待的东西。”刘诗宇谈道。

明确了刊物的方向和期待后,编辑们需要做更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当然也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困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也是《北京文艺评论》的组稿人之一的李静就谈起约稿时的焦虑:“我们知道很多话题都是随风而逝的,它的价值在日后看来并没有那么高,在媒体评论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做评论,这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有一次跟一位台湾做评论的老师聊天,我想到,好像我们散点式的评论特别多,特别热闹,可是如果真要拿出来一份既生动鲜活有时代感,同时又有比较深入的追踪式的梳理的档案式的东西,好像一下子不太有。所以我们的刊物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做一些及时的观察和梳理,不一定是给出一个定论,但是我们可以持续地去追踪这些关键词。”

内页



李静也从媒介意识、作者的发掘与维护等角度进行了分享,她谈起,为评论栏目约稿时,“很多作者私底下沟通的时候讲得蛮好,有一些灵感与巧思,但是写成文章就没有了,很难实现我们组稿的预期。我们一直在寻找方式去解决,比如把论坛的组织和作者的联系以及刊物的组稿工作结合起来;或者通过一些文学的雅集与作者和编辑们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包括我也注意到《扬子江评论》《当代作家评论》都有文学新人或者评论新人的扶持计划,这些也都是在开阔作者队伍上面很好很新的尝试。”

刘诗宇以“新学人·‘钱的故事’”板块的稿件为例分享道:“我们这一期有一篇文章叫《领受与自渡——“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经济问题》。其中我们也关注到新东北作家群,但是并不仅仅从地域的角度关注它,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也写了一个文章叫《“钱的故事”:当代文学中的经济问题》,我发现,无论是《繁花》《漫长的季节》还是《狂飙》,我们关注到的所有的文艺产品可能都涉及钱的问题。无论是贪腐、股票、金融,还是下岗,不是在写怎么弄钱就是在写钱怎么没了。从这个角度看,从古至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个恒久的问题。所以我们透过各种文化现象,关注到的是本质的问题。”

刘诗宇也认为,“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一个概念——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艺术设计、消费、市场等通通都可以涵盖其中,这种情况下,我们文学评论要固守自己,但是更要把触角伸向各个方向,从中汲取问题意识。”

期刊的责任与想象力

值《北京文艺评论》首发,“新时代文艺:期刊的责任与想象力——第二届北京评论家论坛”在十月文学院举办。专家学者们就这样一份新的刊物进行了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基地主任孙郁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素来就有关注文艺批评的传统,新时期以来更是如此。他认为,《北京文艺评论》的出现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大家得以一起讨论新时代文艺发展动态以及文艺批评期刊发展,这些闪光的思想都会促进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肯定了《北京文艺评论》独特的定位。他认为,一本好杂志应该有几个主要的功能:一是有自己独特的氛围,一是有创造性,不只是适应现实,更有塑造批评场域,引领时代潮流的力量。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文艺评论》特邀编审张燕玲认为,《北京文艺评论》是一本有前沿性、导向性、时代感的杂志,无论是创刊号的特稿、素人写作、北京来信等栏目的设计,抑或选题过程中体现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甚至装帧设计上均体现了杂志扎实而独特的编辑理念。

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指出,《北京文艺评论》和公众号“北京文艺观察”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公众号上比如“第一现场”栏目亦颇具特色和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另外,他特地强调了立场的重要性,在对文艺现象发表看法时,不能只有现场没有立场,不光要看到表象,更要挖掘表象或症候背后的脉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莉从自己阅读《北京文艺评论》创刊号的体验,尤其以其中谢冕老师的文章出发,认为文艺评论要做的是“现在进行时”,要保持其中的活力。她认为《北京文艺评论》的出现将为中国当代文学带来新的气象、风采和新的问题意识,也非常期待刊物能从学理、学术层面提出新的思考。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