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建筑旅行,是感受一个城市的文化最直接的过程。千百年间,建筑度过了怎样的荣辱历程,人类又经历了怎样的精神变迁,建筑的状态本身就是一个见证。

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在一砖一瓦中亲自体验到时光与历史的杰作,建筑之旅既是一种情怀,也是认识历史与人生的另一种方式。

城市里各式各样有趣的建筑,比如,瓦爿墙,是浙东一带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墙体建筑。

据懂行的老人讲,是由传统的草、泥、木、石、砖、瓷等堆砌而成的。现存的瓦爿墙至少是50年前所筑的。由于老城改造、自然毁坏等因素,保存完好的瓦爿墙越来越少。本地懂得这门手艺的泥匠师傅极少,新的建筑工人基本不懂。因此,这项传统手艺濒临失传,砌瓦爿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获奖者王澍将“瓦爿”这一近乎失传的传统建造技艺巧妙地应用在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建筑上。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王澍建筑作品地图

这次我们通过建筑师王澍的建筑作品地图,一起建筑旅行,感受“瓦爿”建筑的魅力。

2001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图 / 王轶庶

类 型:学府

地 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象山路352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建议游玩:1-3小时

门票信息:无需买票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这处校园的用地环绕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山高约50米,两条从西侧大山流来的小河从山的南北两侧绕过,在象山东端合并,蜿蜒流入宽阔的钱塘江。

山边原有的溪流、土坝、鱼塘均被原状保留,只做简单修整,清淤产生的泥土用于建筑边的人工覆土,溪塘边的芦苇被复种,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进来散步游览。

从每座建筑之中或之间望去,象山已脱胎换骨。某种意义上,新校园竣工之日,才是象山这座山的诞生之时。

2003

宁 波 五 散 房

类 型:城市公园

地 址: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鄞州公园内

开放时间:全年

建议游玩:1小时

门票信息:无需买票

“五散房”分别散布于鄞州公园各处,它们有着艺术的概念,却不奢华,在一个广袤的田野里产生,却与城市贴切地交融在一起。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五散房”所采用的墙砖,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的厚有的薄,有的雕花有的没纹,有的平直有的带弧,都是从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

2005

宁 波 美 术 馆

图 / 曾翰

类 型:艺术博物馆

地 址:浙江省宁波市人民路122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9:00-17:00

建议游玩:1-2小时

门票信息:需出示身份证登记,无需买票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那座废弃已久的航运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老航运大楼站在江边。104米长,18米高,简单的矩形体量。它的内部同样简单,一个门厅,两个高大的候船室。

20世纪80年代 外滩全貌

2007

杭 州 中 山 路

图 / 曾翰

类 型:步行街

地 址:杭州中山路步行街

开放时间:全年

建议游玩:1-2小时

门票信息:无需买票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跟建筑师王澍来一场“遗失”的瓦爿建筑之旅

2009年10月1日,中山路从鼓楼到西湖大道1千米段步行街正式开街。一周内,来访者达到一百三十万。

王澍在《造房子》中说:这条街的现状残缺不全,只靠修补现状,不足以激活它。但我反对新造任何假古董,我也反对造任何全球化的流行建筑。应该设想,按这条街自己的语言演变线索,它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新建筑。应该有多种体现地方特质的新建筑出现,让这里恢复活力,看到未来。(文/王澍)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