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当代美术馆主办的“空间生产力”系列项目关注过程性与在地性,通过在各种城市空间展开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的艺术实践,以艺术为媒介,激发城市的渐次更新。继今年4月推出“空间生产力”首个项目后,7月21日下午,该系列的两个项目“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在苏州奥体中心商业广场相继开幕。两个项目都与余物转化有关,通过突破物的固有观念限制,转化物的形态及意义,映射艺术家所关注的社会状态与议题。
据悉,作为苏州文化艺术的发展重点项目,地处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苏州当代美术馆预计2025年试运营,2026年正式开馆。
有金小组:有记花房
“有记花房”由中韩艺术家组合“有金小组”(张有魁&金善珍)发起,邀请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的艺术家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社会分工与材料表达工作坊、韩国牧园大学等高校学生团体,以及苏州在地公众、志愿者共同完成。它几乎具备一般“花房”的全部条件,但它的基础材料则是社会捐赠的废弃物。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今年5月,受苏州当代美术馆的邀请,艺术家在考察苏州城市空间时被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桃花岛上的多功能玻璃房触动,让他们想到了不同国家城市中的“花房”,通常是作为城市匆匆生活中特别的慰藉之物。在桃花岛上想象一座“花房”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抽象。但受制于客观条件,“花房”未能在桃花岛实现而落地在奥体中心商业广场。
公众参与创作现场
6月27日,根据艺术家的规划,苏州当代美术馆面向社会招募公众参与,利用身边的多余之物自行创作“奇花异草”;同时,“有金小组”则向各国各地的艺术家、美院师生发起定向邀约;7月15日开始,“有金小组”与到场的艺术家、志愿者一起进行“花房”的搭建工作。艺术家与所有的参与者在创作中具有完全的平等性,互不干涉各自的创作,以使尽可能多的人最大限度地散发自己对“花”的想象,在这座“花房”中与艺术相遇。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除了公众、艺术家和策划团队收集、提供的各种眼花缭乱的生活“边角料”,项目还得到了苏州昆山合顺欣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大量瓦楞纸箱,“花房”中的部分花瓣、叶片与枝干则来自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羽毛球、奥体商业中心负一楼彩票站的彩票纸、泉屋超市的商品纸袋以及各类包装材料等。项目附近的人与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被链接到这个艺术项目之中。最终,经过各位参与艺术家和公众在项目征集发出后的独立创作和四天的集中创作、搭建,“有记花房”在今天正式开放。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基于对金鸡湖、桃花岛现实景观的虚拟再造,艺术家和公众让那些失去了实用价值的日常物品尤其是多余之物以艺术之名、在众多人的手中被注入了诸多光彩,在奥体中心商业广场室内打造了漂浮在“湖面”上的“花房”。
“有记花房”展示现场
艺术家说,市民携带多余之物制作了不同的心中的花朵,使“有记花房”成为了苏州市民共同的花房,而这也是公共艺术与生活美学在城市的鲜活实践。
开幕现场,观众来到“有记花房”展示现场互动
为了回应“花房”这一“似真还假”的内容,在真的“假花篮”的簇拥下,“有记花房”举办了“开业”仪式。到场来宾佩戴着水果包装纸制作的苏州市花——金桂,见证“店主”“有金小组”艺术家之一张有魁宣布“有记花房”正式开始“营业”。这些“花卉”有“价签”却没有价格,上面标注的是它的创作者,价签虽小,也为所有市民提供分享美好的空间。
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
5点后,天色渐暗,人群跟随苏州当代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引导移步至商业广场转角的一扇户外橱窗前。伴随“幕布”落下,冰蓝色的霓虹灯点亮,“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也正式揭幕。
“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揭幕现场
“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揭幕现场
应歆珣擅长发掘材料、物的社会性“质感”来表达某种当下的社会现象,其作品在纤维特有的柔软质感下,暗藏着锐利而深刻的反思。“天鹅绒计划”是应歆珣的代表作品,灵感来源之一就是苏州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自 2018年开始,至今已迭代多个版本,并仍在以新的材质和技术深化对景观社会和“包装”观念的讨论。此次“过曝的金丝绒”是艺术家在阅读了叶弥长篇小说《不老》后受到启发而实施的最新项目。《不老》的故事发生在以苏州为蓝本虚构的江南小城吴郭,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追寻与社会变迁缠绕交织,引发关乎自由、抉择、精神、命运与时代的思索,而应歆珣则用金丝绒在橱窗内搭建起一个与小说相映照的现实场景。
应歆珣作品
应歆珣作品
此次项目中,艺术家延续了对“仿天鹅绒”材质的运用,以赤金色的满墙丝绒奠定了梦幻而耀眼的空间基调。此外,艺术家还引入了珍珠喷砂的方式强化艺术表达。真丝制作的天鹅绒与天然珍珠原本都是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象征着高贵身份的奢侈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廉价易得的人工仿制品出现,使得这两种材质产生了充满矛盾感的意涵变化,并成为艺术家塑造美好象征的重要物质媒介。展示空间内,虎丘牌暖水瓶、园林中常见的石狮、老式折叠椅、淋浴花洒、条凳等承载着苏州旧时记忆的物件和其他日常用品一起,以一种突破常规逻辑的方式被切割、重组——微缩后的石狮子衔着一枝玫瑰立在杆头、对半切开的折叠椅上放置着一高一低的暖水瓶、珍珠般的灯串自花洒倾泻而下、水晶树脂被塑造成浮华的巴洛克式镜框......这些重构之物又被珍珠喷砂和金色植绒多重包裹,由此产生了新的质感和非功能意义。步入这个被柔软丝绒紧密包裹的奇境,观众仿佛置身一幅梦幻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亦或是某个魔幻现实小说的片段中。观众可以在这里让思绪和情感肆意漫游,也可以自由抚触绒面,在墙上留下文字或涂抹出当下的情绪感觉,虚构一段新的超现实故事。
观众在展览现场互动
项目揭幕后,不少观众走进橱窗开始自由观展,与作品互动,感受由材料和物品的乱序编织所带来的空间魔力。当人群散去,霓虹灯招牌继续在赤金色的背景中散发出冰蓝色的光芒,在城市的夜色中悄然传递作品细腻而深邃的情绪。
观众在展览现场互动
“空间生产力”项目关注过程性与在地性,通过在各种城市空间展开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的艺术实践,以艺术为媒介,激发城市的渐次更新。“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都与余物转化有关,通过突破物的固有观念限制,转化物的形态及意义,映射艺术家所关注的社会状态与议题。相较而言,前者注重公众的全过程共创,后者聚焦个体的心灵世界。无论是向外链接,还是向内探索,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感知艺术的公共精神与创造力量,共同思考当下生活。
当天下午,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与苏州本地的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批评家、媒体代表与赞助商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现场活动。
据悉,“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计划持续开放至8月23日,其中每周五16:00-17:30观众可以进入“过曝的金丝绒”橱窗内部进行深度参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