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一次长城修缮

横卧崇山峻岭的长城,是独特的景观,也是中国人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写照。然而,1984年,一项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发现: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6%只剩土堆或残壁;墙体完整,敌台、垛口略残的部分,仅占16.6%。北京境内的长城失修严重。

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头版刊登了启事,呼吁各单位和个人量力而为,参与赞助。在这项活动迎来40周年之际,为纪念那些为修缮长城工作做出贡献的人,“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对外展出,呈现了那一段往事。

巍巍长城


时任北京晚报新闻部记者的苏文洋早在1983年,就已经关注到了长城损毁情况,他在一位受访对象——成大林拍摄的两千多张关于长城的照片中,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断壁残垣,在之后与北京市文物局同志一起到八达岭长城踏勘的行程中,大家去到八达岭长城的第二制高点——北七城台时,看到脚下是光秃秃的土堆,垛口全部化为乌有。长城宛如一条遍体鳞伤、伏地沉睡的巨龙。

苏文洋和彼时北京日报社编委会成员们商议,有没有一种可能“通过社会集资的方式来修长城?”经过多方讨论,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活动启事——《北京晚报、八达岭特区办事处联合举办“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呼吁各单位和个人量力而为,参与赞助。

首都博物馆“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将观众带回40年前。

长城的历史照片


 余霞成绮,故事动人

北京长城是中国长城文化史卷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现有长城中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北京长城伴随着古都北京悠久的建城史与建都史。1987年,北京八达岭长城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长城的历史照片


正是因为对长城有着浓厚的情感,“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公告一发布,就收到各种响应,其中尤其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们的回应与支持最为动人。

首先是那些散落在各个村的长城砖得以被归还。仅延庆西拨子乡岔道村就归还了1500多块长城砖。这些背砖上山的身影、归还城砖后的笑容也被镜头定格。

苏文洋拍摄


其次,捐款的人络绎不绝,书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河南焦作孙树村的社员陈小合,送来60元钱,希望给长城工地上的工人“热天买点饮料,冬天买几副手套。”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河北兴华贸易公司经理张三海,捐出10000元,为的是自己的那份长城情结;来自羊坊店小学二三四年级学生,集体捐赠了零花钱…… 

长城城砖,(明 “右车营”款)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自发起以来,也得到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全国上千万人参与,巴基斯坦、希腊、美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也积极捐款,募集资金达数千万元。短短几个月,完成了数年的工程量。通过社会赞助,北京及全国各地多个长城地段得到了修复,使得长城焕发新生。

1989年日本笹川良一先生赞助修复长城纪念碑


展览的历史照片中,一份份泛黄的文物工作简报、社会赞助登记表、捐款名单等档案,一个个报纸版面上的“豆腐块儿”,还原出更多历史细节。杨振宁等18位美籍华裔科学家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捐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拯救威尼斯及修复长城”活动,为北京捐款100万法郎;希腊“船王”拉特希斯以全家的名义捐款100万美元……往事如昨,余霞成绮,一段段动人故事,体现着古老又朴素的“众志成城”的精神。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纪念


修复长城

就这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在岁月的河流中延续下去。1994年,活动开展10年之际,共收到海内外赞助款6000余万元,有关部门利用款项修复了14处长城重点地段。其中有八达岭长城4000多米、慕田峪长城1800多米、司马台长城840米,总长超过6000米、城台20多座。如今,这些长城段落作为北京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八达岭长城在北京市区西北方向65千米处,在古代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隘,如今则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961年八达岭长城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兴起,各界人士响应捐助,八达岭长城修复北六楼至北八楼段长城334米,敌台2座。修复南四楼至南七楼段长城426米,墙台、敌台3座。1986年,修复北十楼至十二楼段长城578米,墙台、敌台2座。1988年至1989年修缮了北一、二、四楼和南四楼楼顶,复原维修北门锁钥平台至南一楼之间内墙墙体130米。

2004年“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纪念碑在南二楼南平台上落成。进入21世纪以来,八达岭长城保护和维修工作一直在进行:向北迁回延伸到青龙桥和石佛寺关口,向南加固维修到南十七楼。

慕田峪是明长城昌镇黄花路属下的一座关口,长城奇峻,山势嵯峨。特别是慕田峪正关台的三座敌楼并列守关,让人望而生畏。著名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和“北京结”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1984年8月慕田峪长城修复工程正式开工,修复了以慕田峪关为中心,自幕字1号敌楼至14号敌楼以西的北铺房,总长2000米的城墙、敌楼、铺房楼。

慕田峪长城修复现场 


司马台长城位于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特、险著称于世。在“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中,司马台长城得到修缮加固,工程于1986年下半年进行勘察设计,1987年5月1日开工,1988年5月30日竣工,于1990年作为长城风景区对外开放,成为中外游人观赏古长城的好去处。

司马台长城在实施保护修缮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了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保护修缮中广受质疑的过度干预、大面积复原等影响真实性、完整性的问题和教训,探索了最小干预的措施。

司马台长城


金山岭长城横亘在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地带的燕山支脉上。1985年,社会各界为抢救保护金山岭长城集资捐款。1986年,国务院公布金山岭长城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7月1日金山岭长城景区正式对游人开放。展览现场展示的书信材料中可以看到滦平县农民在修复金山岭长城中显示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展览现场展示的书信材料


保护长城的工作一直在进行。2016年9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保护长城,加我一个”长城保护公益项目。该项目面向公众开放了长城保护参与的线上渠道,是当年文化遗产类项目捐赠参与人数最多的公募项目。2017年9月腾讯公益正式开放公共募捐平台,让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参与到保护长城的行动中来。

2019年,《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公布,以文化带方式推进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研究性修缮”并重转变,为各国开展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经验。

残状加固后的长城敌台 模型


近年来,随着长城保护理念的更新、保护手段不断提升,古老长城焕发新生。展览还通过3D打印模型、多媒体互动展项等,展示了长城保护的“北京经验”。展览结尾设置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在 “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活动倡议书下签名,继续书写新的长城故事。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