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因旧而新”,建筑师的新旧“拼贴”

文化发展如何为城市焕新带来更大动力?近日,对于这一问题,第80届解放日报文化讲坛暨第27期SEA-Hi!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赋能,城市焕新”这一主题,讲述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强认为,建筑师应该具备两种使命,既能够设计创造性的新建筑,同时也能够做老旧街区、老旧城区的再生,建筑师要成为新旧共生的“拼贴师”。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从人的价值角度对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发表了观点。

城市中的“因旧而新”

在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以“历史环境再生如何成为城市更新的文化驱动力?”为题,讲述了城市更新的话题。常青说:“城市更新有几种类型,我总结为‘留’‘改’‘拆’‘拼’。‘留’‘改’‘拆’是公共政策、是原则,而‘拼’是我加上去的。”

常青重点讲述了“适应性再生”这一城市更新策略。他解释,“拼”有几种,比如把老建筑和新建筑拼合成新旧共生的新场景。还比如社会业态的拼贴,满足了老百姓不同的需求。这里的“拼”可以理解为“共生”,新旧共生,合而不同。

1870年左右的巴黎,奥斯曼男爵设计的又长又直的大道


一代建筑师有一代的使命。常青提到,巴黎的老城概貌源自19世纪的“奥斯曼计划”,至今,大部分房子还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大多超过100年,上海外滩的老大楼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把这些东西都重新造吗?不可能,肯定要把它留下来。

“作为历史环境中的地标建筑,不仅是观览对象,它们还需要适应性再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它的再生产生了文化的驱动力,使街区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推动和驱动,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历史环境和里面的遗产及非遗产。”

让·努维尔设计的里昂歌剧院


常青以让·努维尔设计的里昂的歌剧院、巴黎老大楼的老街区、巴黎圣母院、科隆科伦巴的艺术博物馆、外滩源等案例讲述了新旧共生的探讨。“按《拼贴城市》作者Colin Rowe的说法,他认为真正人类要持续发展,建筑师要跟上,做可持续建筑的建筑师必然是修复师、翻建师、拼贴师。建筑师不仅设计新建筑 ,建筑师同时也要为‘再生’贡献专业的禀赋、天赋、力量。我们的建筑师应该具备两种使命,既能够设计创造性的新建筑,同时也能够做老旧街区、老旧城区的再生,甚至于乡间的再生建筑。建筑师应该是老建筑的‘修复师’、‘翻建师’,是新旧共生的‘拼贴师’。”

上海洛克·外滩源


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徐锦江的演讲则围绕网红打卡地与城市空间生产展开。他表示,“现在有个词汇叫‘含轻量’,‘轻’是年轻人的轻。网红打卡地实际上是年轻人发明的。”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成为网红打卡地?网红打卡地有哪些共性?通过图表、数据,他对这一现象背后的空间和文化逻辑作出了分析,比如,网红打卡地经常发生在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集中的地方,或者建筑风格、环境设计独具一格的地方;网红打卡地经常发生在文化活动频繁、多元、丰富的地区,另外是时尚潮流之地;网红打卡地往往是一些小尺度、高密度、功能混合的街区等。

对于网红打卡地的空间特征,徐锦江总结道,这些网红打卡地,一般街道宽度在15-25米之间,可以看到马路对面的人。车道较窄,车速较慢,适宜漫步。街道和建筑物的宽高比为1:1或1:2。因为建筑过高可能造成压抑感,街道过宽又会造成一种疏远感。100米之内可能有15-20家店铺,由此提供较好的逛街氛围。

愚园路


徐锦江还以愚园路为具体案例,阐释了城市发展从形体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向。他强调了街区商业,是配套周边居民生活方便的商业,是活的街区,是呼吸着的街区,是自然生长起来的街区。

“雅各布斯有一句名言:一个城市的街道如果是有味道的,那么这座城市也是有味道的,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是单调乏味的,那么这座城市也一定是乏味单调的。所以我听了这句话就到每个地方去,首先看看街道。”

徐锦江认为,城市空间生产要考虑景观,也要考虑社区;要考虑观光游客打卡,也要保护居民生活空间;要“光辉城市”,也要“落脚城市”;要“记得住乡愁”,也要“找得到未来”。

人与城市的温度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从人的价值角度对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发表了观点。他说,“今天我们活在文明的‘三明治’里。”他由几个普通人的小故事入手,描绘了从改革开放至今,一代代人如何由农村流向城市,构筑起城市化、现代化的洪流,个体的价值观背后是国家建设发展的缩影。在文化学的意义上,城市是不同文化聚集、成长、交流、共创的场所。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是过去的年轻人,时代的需求在转换。

思南书局内景


他举例,在网购时代,只为买书,不必跑到书店。书店的优势在于,人和人之间能互相看见。看见有什么意义呢?假设一个书店的旅行专柜附近,可以提供陌生人彼此邂逅、交流的空间,每个人愿意分享各自不同的旅行经验,那么不同地域的文化就在这方小天地中流动、汇聚,激发创新。

梁永安认为,中国人已经从上一代人同质化的物质需求,转向年轻人多元的、个体的、差异化的精神需求。这是最大的生机勃勃,它激活个体,激活创意。城市作为汹涌澎湃的文化汇聚地,应该具备回应的能力,回应时代的新需求、新变化。

上海市少儿图书馆(长风馆)内,小读者在阅读


此外,路威酩轩集团(LVMH)大中华区总裁、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越以“关于‘人’与城市的温度”为题,讲述了城市魅力中的人文、人流、人际和人情。在吴越看来,都市充满活力,但离不开人流,关乎的是人们想“约到哪里去”。他描述了三十年一瞬间的城市零售更新迭代。“城市扩大布局,但离不开人际。时代升华需求,但还是离不开人情。”而Hassell国际设计咨询公司上海董事负责人、全球合伙人王翀则以“文化焕活——城市空间中的在地之美”为题做了演讲。“为什么有些空间能够吸引流量,让人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活动,有些空间却不具备这样的性质?在徐汇滨江,有人吃午餐,有人遛狗,有人晒太阳。优秀的空间场所可以把人的需求、生态要素、生活要素、经济要素多方面整合在一起,挖掘在地之美,创造更大的价值。”

吉宝静安中心(PAC)效果图


王翀以上海吉宝静安中心PAC为例,讲述了该项目在外墙大面积使用红砖,与宜兴的红砖老厂共同对老工艺进行革新和创新。“在塑造更新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对产业和技术也有所推进和创新。这就是‘在地之美’。”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上海百联资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陆红花则对当下二次元拯救老旧商场的破局的同质化感到担忧。“二次元热潮的兴起会导致更多的复制,那么新的同质化会再次出现,这时候原来的‘解药’就会变成‘毒药’。如果我们现在不及早筹划未来的话,实际上当下的成功将是下一个成功最大的敌人。”

论坛现场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首席规划师、名城研究中心副主任奚东帆则强调了城市最有吸引力的肯定是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他说,我们要用全景的观点去看待完整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各时期遗存在当前时间断面所共同呈现的城市风貌,科学判断它们的价值,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存。“从更长的时间线上看,今天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们要以最大的热诚、最出色的智慧,为未来创造优秀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经得起检验。”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