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大展在北京

探秘古蜀文明,看见神秘的三星堆。

6月27日,展览“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一层展出。据悉,此次展览汇聚了12家博物馆及文博机构、极具古蜀文明特点的文物265件(套),从雄伟壮观的青铜大立人像,到充满神秘色彩的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再到璀璨夺目的金面具青铜人头像,这些精美文物都凝聚着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首日,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由于本次展览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全市旅游景区全面取消预约要求(除故宫、国家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等)后首个大型热门展览,现场人头攒动,市民与文博爱好者观展热情极高,记者实地体验,首展当天下午两点,需排队三十分钟左右进入展厅。

展览呈现于大运河博物馆一层的两个展厅中,展陈分三个单元,布展相对紧凑,各种形状、大小的玻璃展柜棋布于展厅空间,空中和四面墙体饰以青铜神树纹样、青铜器物上各种刻画符号,玄鸟、太阳鸟金箔等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各种造型纹样。

展览以不同的颜色区分为三个展陈单元,首先进入的是“发现三星堆”篇章。这一部分以多媒体视频、照片、展墙文字等形式带领观众领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过程,从最初的偶然发现到考古学的深入研究,带领观众进入神秘的三星堆文明。

第一单元展陈青铜面具


第一单元展陈青铜祭坛零件


自1927年在三星堆发现玉石器以来的近一百年间,三星堆遗址历经多次的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等珍贵文物,发现的城墙、宫殿、祭祀等重要遗迹,一再醒惊天下。神秘的器型、令人费解的埋葬坑、鬼斧神工的技艺……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求索和薪传接力,以三星堆—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的面貌日渐清晰,为深刻理解灿若星空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又增添一例重要实证。

展览的第二篇章最为重要,这一单元集合了各种三星堆的“明星展品”。

三星堆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信仰崇拜的文物。这些文物集中出士于八个坑,即1986年发掘的两个坑,以及正在发掘的六个坑。就目前的情况看,三星堆的八个坑并非同时下埋,有早晚之别。因此,它们可能是不同代际(世次)祭祀行为过程的记录,显示了不同代际的祭祀行为、祭祀方式或祭祀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间的差别。从出土器物看,可能包括太阳、树木、山、川、鸟、蛇等自然崇拜,也包括祖先崇拜。最近出土的大神兽及神坛样等文物,充分展现出古蜀人高度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展厅中最大的一件文物是青铜大面具,它于2021年在三星堆遗址的三号坑出土,形制完整,虽然锈迹斑斑多有裂痕处,但依旧极富气势。

展览现场,青铜面具


独自拥有一整个不断变换背景视频的展台的是一件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它有着突出的双目,堪称“目光如炬”。目前所知的纵目面具共三件,均出土于二号坑。此面具双眼斜长、眼球凸出,两只大而尖的耳朵向外伸展,额上有高约七十厘米的卷云形饰。出土时均有眉眼描黑、口涂朱砂的痕迹,面具侧面及眼、耳等部位为嵌铸而成。纵目面具夸张奇异的眼、耳造型,可与后世文献中记载的古蜀王看丛或神人烛龙相联系。其刻画精致、造型独特的文物格外被喜爱。

展览现场,戴冠纵目青铜面具


祭器模型


铜兽首冠人像,因为其头部突出的形似象鼻的冠饰被文博爱好者戏称为路由器


身材健硕、浓眉大眼、粗臂膀细腰的竖披发青铜立人像 2021年出土的新成员


竖披发青铜立人像(局部)


2022年出土的三星堆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神兽、明星展品——被戏称为“方向盘”的轮形器也现身展厅。

青铜兽


青铜太阳轮


三星堆遗址目前已出土10件金面罩,分别出土于一号、二号祭祀坑,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三号、五号和八号坑。此次来京的三星堆金面罩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国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成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罩,据考证,单独出土的金面罩应为有铜头像剥落下来。

2021年出土的金面罩


覆有金面罩的青铜头像


三星堆出土玉器的玉料以闪石玉为主,其他还有蛇纹石玉、大理岩、石英、长石等。通过对成都平原西北龙门山脉一带玉料分布情况的初步调查,以及与中国其他区域矿源产地玉料标本进行的初步对比,基本明确三星堆玉器绝大部分为就地取材、就地制作。仅有极少数玉器是由其他区域文化直接输入。

展览也展陈了各种出土于三星堆的玉器。

展览现场,玉璋


展览现场,玉珠饰


展览的第三篇章为“定位三星堆”篇章,将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出发,将三星堆置于四川文化序列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进行定位,展现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从三星堆发现以来,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着人们: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从哪里而来,又到哪里去了。随着系统性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成都平原从宝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再到十二桥(金沙)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逐渐清晰。

进入红色布景的展陈空间,则正式进入到金沙遗址的世界。

展览现场,金沙遗址文物部分


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两地出土了很多相似的器形,比如金面具、鱼纹带饰、鱼形饰等。在用途方面,这些应该都是用于祭祀时和其他器物一起搭配使用,不能单独成器。两者也有不同,即在数量上,三星堆出土金器数量明显多于金沙祭祀区。在尺寸上,三星堆金器的尺寸远大于金沙祭祀区金器。而金沙祭祀区还出土了一些三星堆不曾有过的器物,如喇叭形器、四鸟绕目饰、蛙形饰等。可以看到金沙遗址的金器在三星堆透址的基础上继承而又有所发展。

金喇叭形器


金沙遗址出土金面具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发现的绝大部分玉琮多是呈方柱体或扁方体,内孔通常较大,孔壁较薄,器表不分节槽,素面无纹。金沙遗址祭祀区共出土三十三件玉琮,十六件石琮。材料取自四川。与三星堆相比,金沙玉琮数量多,说明玉琮在金沙宗教礼制系统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有学者推测,金沙时期由于铜料来源减少,因而大量使用玉琮代替青铜像。

金沙遗址出土玉琮


金沙遗址出土有领玉璧


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展览的最后单元,一排排整饬陈列的形态各异的青铜人头像肃穆多姿,震慑人心。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不仅是古蜀文明的一次精彩展示,也是首都博物馆在探索“展览+文创+文艺”策展新模式的一次全新尝试。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开幕式上发布了AIGC科幻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将神秘的古蜀文明与未来科技相结合,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该剧将于7月中旬上线。接下来,还将在大运河博物馆共享大厅地下一层举办“奇遇三星堆”VR沉浸展览(需单独购票),通过VR技术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古蜀国,沉浸式体验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

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无需预约。展览将展至10月10日。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