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平均年龄50岁的阿姨,把传统潮州钩花变成潮流艺术

走进思南书局,3楼展厅中央,一条巨型的粉色哇哇龙(WAWA LOONG)钩花艺术装置十分醒目。龙身由上百个手工钩织的“哇”拼接而成,巧妙地平衡了传统民俗手工艺和潮流艺术。

哇哇龙是由潮州年轻艺术家黄嘉榆和当地一群平均年龄50岁的钩花阿姨合作完成。黄嘉榆设计,并与阿姨们一起在龙年钩织了这条艺术品。哇哇龙精神饱满,俏皮灵动。作品的每一处细节,都凝结了大家的心血和巧思。

粉色哇哇龙钩花艺术装置


6月5日,“钩针也可以很‘潮’——当传统手工艺遇到潮流艺术”展览在上海思南书局举行。除了哇哇龙,现场还展示了大量融合现代设计的潮州手工钩花作品。

展览标题中的“潮”一语双关,既指潮流,也指对潮州手工钩花的传承与创新。展览现场循环播放的视频,记录了哇哇龙诞生的过程。满地都是“哇”的场面十分震撼。黄嘉榆说,毛线不会说话,但它也是一门“语言”。“哇”是不加掩饰、真实自然的赞美,或许刚好表达人的心灵受到“撞击”的一瞬间。抬头看,书店展厅顶部悬挂着创作哇哇龙时使用的毛线团及未完成时的局部。毛线团和钩针片连接起来,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龙成型的每一步。

房顶上悬挂的哇哇龙制作过程中的织片


潮州手工钩花,又称“通花”,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抽纱工艺之一,使用钩针和纱线进行精巧的编织。据《汕头市志》记载,通花原名哥罗纱,发源于爱尔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传入潮汕地区,1966年改称为通花。

90后姑娘黄嘉榆出生于潮州。从小,她身边的女孩几乎人人会钩花。农闲时节,村里人都会从工厂接订单来做,这些巧手勾出的钩织品大部分出口到国外,为大家提供了农作之外的收益。后来,黄嘉榆的父亲也开了钩织厂。阿姨们聚在家里钩织订单,是黄嘉榆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一。

2014年,黄嘉榆大学毕业时,发现家里的传统钩织厂面临破产,传统手艺被机器全面取代了。传统手工钩花行业还有无继续下去的可能?黄嘉榆想用自己的力量试一试。她拿起钩针在云南一边旅行一边摆摊,发现自己设计出的钩花小玩意非常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于是,一年后,她回到潮州,召集同村钩花的阿姨们,组建了“勾针女团”,一起创业,延续了这门手艺。

跟随时代潮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设计上,黄嘉榆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钩织能打破常规,跳出平面、二维的审美体系,变得立体而鲜活。

展览现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展品,完美投射了黄嘉榆不受限的想象力。手工钩花做成的《花瓶》,不同颜色与材质碰撞,创造出层次丰富、生动多彩的效果。

《毛线女孩》以“love”为名,充满抽象艺术美;《快乐树》用精巧挂饰搭配绿松,洋溢着圣诞的欢乐气氛;《祖母玩具》情怀满满,蓝黄配色映衬祖辈带来的温暖。还有《自由伸展》《重点着色》《好奇》......每一样展品都给足想象空间。

部分钩花展品


黄嘉榆的很多作品灵感都源于生活本身。看到喜欢的事物,迷人的色彩搭配,她会有意识地融入到自己的钩花设计中。同时融入其中的,还有她对情绪问题的观照,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无论是谁,看完都要感叹一句:“原来手工钩花也可以这么潮!”

在黄嘉榆的淘宝店里,每个售出的产品都配有一张卡片,上面有制作这件作品的钩花阿姨的签名。这个小小的巧思给足了顾客和阿姨们仪式感,让手作的温度从制作者手中传递到更远的远方。这也是黄嘉榆想要讲述的,钩花阿姨和潮州手工钩花的故事。

展览现场还有一面照片陈列墙,每张照片都拍摄了一位钩花阿姨的双手和她使用的钩针。“玩霞阿姨笑声最大,总是结伴乐呵呵地钩织”,“清花阿姨喜欢一边唱潮剧一边钩织”,“巧珍阿姨总有开心地打招呼”......展览上的照片和文字,展示了阿姨们的钩花习惯以及对钩花的热爱,让人仿佛看到,她们聚在一起,边钩织、边聊家常的温馨画面。

素卿阿姨的钩针启用于20世纪70年代。素卿阿姨非常喜欢结伴钩织,不然她很容易打瞌睡。


巧花阿姨的钩针启用于20世纪70年代。巧花阿姨做了白内障手术后,她的子孙不让她钩花。可是她非常热爱钩织,没有钩织的时间很难度过。


白妹阿姨的钩针启用于20世纪70年代。白妹阿姨喜欢钩织时聊村里的八卦。


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7月7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