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傅小敏:从巴黎出发,亲历艺术发生现场

“我们总是依循父辈的轨迹,继承了一种固化的生活。而在陌生的国度建立自己的生活轨迹、场域和内容,就会发现每一个事物,无论巨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背后的逻辑以及未来的作用,是经过审视后形成的新习惯。”6月2日,在《巡礼之年:从巴黎出发》新书分享会上,作者傅小敏如此分享在巴黎生活的经历对自己的特殊意义。

傅小敏(右)现场分享


2015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傅小敏去往法国留学。旅居异国的第二年,她突然发觉,在全法语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大幅减退。她已经长久未使用中文组织通顺的句段,没有阅读或书写汉语文章,就连做梦和思考都开始使用法语。她开始惧怕丢掉“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中文语感”。

于是,傅小敏开始以“复健”的方式,用中文记录下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在巴黎第一大学造型艺术系读书,傅小敏有许多机会游荡于巴黎的艺术场所。蓬皮杜艺术中心是傅小敏除了学校和家之外最常去的地方;巴黎的白夜艺术节和博物馆之夜时,整个城市化身为巨大的艺术场域,应接不暇地看完十几个展演项目,让傅小敏感觉到自己对这座城市依然抱有纯粹深切的喜爱;在策展人德·罗代里尔女士家居住的时光,则给了她“艺术向内”的视角。

傅小敏坦承,自己并非一个容易融入的人。在巴黎的几年生活,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异乡人,也从未觉得自己融入了巴黎的艺术圈。最思乡的时候,她在自己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闭门不出,仿佛这样才能获得一些安全感。但“保持距离”亦给了她一双审视的眼睛,如她在书中提到的,“我让双眼化作一个冷峻的镜头,从不预设什么画面,只是等待着某个按下快门的瞬间,某个不知何时到来、是否会到来的‘决定性的瞬间’。”

后来,傅小敏又带着这样的目光开启长途旅行,去巴黎外省,去周边国家,乃至跨过大西洋。她把旅行当作一种思考的方式,在身体的位移和风景的转换间体验各种形式的文化与艺术。

《巡礼之年:从巴黎出发》书封


作为艺术从业者,傅小敏的许多旅行都与看展有关。她去柏林和纽约,都是因为当地有自己想看的展览。在这样的旅途中,她不研究美食攻略和酒店,看完展览就在旁边小店随意吃一些食物果腹,住简单的酒店,达成目的就离开。

这样简单纯粹的旅行反而带来许多意外之喜。一次在葡萄牙里斯本旅行,傅小敏随意订了一个游艇上的房间,夜晚船随着海浪摇晃,她一晚没睡好,第二天随意走到当地最古老的一条街上觅食,看到一家饭店门口贴着演出海报,就走了进去,想在吃饭同时看一场演出。服务生带着她在街道上穿行,最后来到一间地下室,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当地老年观众。一位阿姨带着当地乐队在演奏一种她不了解的演出。后来,傅小敏到网上补课,才知道他们当时演奏的是一种叫法朵的音乐,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其地位相当于西班牙著名的弗拉明戈舞蹈。

“在这样没有攻略的旅行中,闯入当地人的生活,比精心策划的旅行更让人难忘。”傅小敏希望在书中传达这样的概念,“旅行是一件终身的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展览的人,一定会到处旅行,在旅途中接触更多在地性的东西,才能更了解本地艺术家,理解他们叙事中与当地历史和积淀紧密相关的部分。”

本书的书名“巡礼之年”原为钢琴之王李斯特的钢琴曲集名,傅小敏表示,书名的确定正是为了向李斯特致敬。李斯特从二十岁出头开始创作的钢琴曲集“Années de pèlerinage”,可译为“巡礼之年”或“旅行岁月”,与本书想表达的主题十分契合。李斯特用音乐书写他旅居瑞士与意大利的游记,描绘自然景物、文化遗迹,在沉思中与古人对话。而作者自己也是在差不多的年纪里动身周游许多地方,怀着亲历艺术发生现场的初心,向世界敞开所有的感官,只愿能够观看和聆听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

“人向外部世界跋涉,也需要向心内跋涉。”傅小敏谈到,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既是向外寻找的过程,也是向内的一次自我探寻,就像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一件作品时,其实也是在向内部搭建一条通道,“用马拉美的话说,给你一个‘instrument spirituel’(精神的工具),使你得以抵达心灵凹陷之处,并将它们缓缓熨平。”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