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种科普图书参评,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即将发布

4月7日,“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五期终评会在上海世纪出版园举行。7名终评评委将从入围图书中遴选出最多20种图书,入选最终的“新发现·科普书单”。

本次评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景益鹏担任评委会主席。专家评委包括图书出版专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资深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前副理事长卞毓麟,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总编辑杨平,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教授施郁,资深科普出版人潘涛,文汇报副总编辑、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会长王勇。

评委会成员合影 主办方供图


新发现?科普书单”活动是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和市科委科普处指导下诞生的国内首个科普图书推介品牌。该书单以引领读者关注科学阅读为宗旨,秉承“科学照进未来”的价值主张,致力于汇聚全国科普好书,定期推出具有评选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的全国性科普书单。书单分“科学人文”“科学生活”“科学少年”三个子书单。

书单邀请国内著名科普出版机构加入“科普出版联盟”,推荐优秀科普图书;由著名科学家、科普达人、出版人、阅读推广人等组成评审专家库,按照“专业、公平、透明”的原则评选出最终书单;并打造相应微信公众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持续、立体化宣传书单入选图书及其他优秀科普图书。

第五期科普书单的评选从2024年2月开始。通过联盟成员单位申报、市场挑选和专家推荐等方式,书单共征集到参选科普图书110种。

15位初评评委对所有参选图书进行内容审读,最终有43种图书进入终评,其中科学人文类18种,科学生活类17种,科学少年类8种。候选书目已在“新发现?科普书单”微信平台公布,接受公众投票。公众投票结果已现场提交评委,作为书单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次参与评选的四十几本书里,有不少是在科学方面非常新的图书,比如说关于黑洞的阴影观测这个方面,入选书籍涵括了最近几年最新的科学成果,”评委会主席景益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评选中,我首先看重的是书的质量,通过对作者或翻译人员的水平,判断一本书的质量如何。同时也会注意到各个学科各类知识方向的平衡。”

“这些书都非常好,各有千秋,”评委杨平表示,“它们的风格、题材、深度、学科覆盖面各方面都很出色,属于好书中的好书。其中很多书都很有思想性,有很强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趣味。对于大众读者来说是一场科学读物的盛宴。”

终评会现场


在评选中,杨平所看重的是书籍对读者的启发性。“它们不光要教给你科学知识,同时也能体现出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以及科学家们的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他们付出的种种非凡的努力。它们不仅为读者打开了科学的大门,同时也能启发读者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科学探索道路的过程。”

评委施郁则表示,目前我们的科普出版事业非常兴旺,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科普书出版。而今天参加评选的书也都很好。因为最后入选的名额有限,所以很多书不得不落选。但即便是落选的书,也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不过还是有一个老问题,相当多的书是翻译引进的。我们在原创科普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他强调。

“好书越来越多,这个是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的。拿到这里来评的书都相当好,要在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这对于评委来说也是一项考验。”多次参与“新发现·科普书单”评选的卞毓麟说,“我想我们也许再持续几次评选以后,我们的评选方式和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如何将更多的好书呈现给方方面面不同的读者,进一步提升我们评选的水平和质量,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作为国内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新发现·科普书单”一年前在上海正式诞生后,得到科学界、科普界、出版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书单以关注科学阅读为宗旨,秉承“科学照进未来”的价值主张,定期推出公信力强、社会影响力大和市场认可度高的全国性科普书单,周忠和院士、钱旭红院士、褚君浩院士、汤涛院士、马余刚院士、蒲慕明院士等担任评委,一年多来已发布四期,共有80种图书入选。科普出版联盟成员单位也从最初的25家扩大到35家。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将于“4.23世界读书日”前后,在北京发布。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