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时节,除了扫墓、祭祖,其实还有插柳、踏青、蹴鞠、放风筝、斗鸡等活动。古代文献与流传至今的文物书画对此颇多记录,如故宫所藏的风筝文物、古代绘画中的蹴鞠图、斗鸡图等都见证了清明时节的习俗。
清代《清嘉录》中记有:“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旧俗,清明时节,风筝放上蓝天后,可剪断牵线,让纸鸢随风飘走,也就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了,故又叫“放断鹞”。《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澎湃艺术继此前推出《诗画二十四节气》后,今天起陆续推出《风物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民俗、文物珍藏与古代书画间,追寻二十四节气的风物之美。
风筝
中国的风筝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在唐代,放风筝已经成了相当普遍的一种娱乐活动,不论民间还是宫廷,都对风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据《中国龙文化与龙运动》(天津古籍出版社)记载,路德延在《小儿诗五十韵》中叙述了唐代各种儿童游戏,有竹马、藏钩、秋千、斗草、踢球、放纸鸢等。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就曾在山东蓬莱宫宜春院观看“八仙过海”风筝的放飞。唐代风筝的制作水平很高,大体上以模拟禽鸟的造型为主。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唐代纸风筝逐渐兴起,宫廷风筝有的还用丝绢扎制。有的风筝不但可以在白天放飞,在晚上,把五彩灯笼挂在风筝上,放到夜空中去,灯笼在夜幕中游动穿行,光影闪烁,颇为壮观。唐代赵昕编写的《息灯鹞文》里就有一段风筝飞上夜空的记录:明灯在空中游动,犹如天灯,忽上忽下,变幻无穷,别有情趣。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放风筝 (局部)
最迟在宋代,已流行在清明时节放风筝。宋代《武林旧事》中记有:“清明时节,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记录北京民俗的《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清代,风筝制作日趋精良,同时也明显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出现了一批名声大噪的风筝制作专家。如北京的“风筝哈”(哈国良)、“风筝金”(金福忠),天津的“风筝魏”(魏元泰)等,他们不但称雄一时,而且后继有人,各成流派。北京是全国的风筝盛地,不但风筝制作精良,且风筝市场十分繁荣;扬州风筝在清朝比较有名,特别之处是风筝上带有弓弦等音响装置;天津的风筝,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清新明快、绚丽多彩的风格;潍坊风筝在清代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间气息而名扬海内外,其中以杨家埠最为人所称道。早在乾隆年间,潍坊就有三十余家画店从事风筝制作,年产量达四万只,道光年间,年经销量达二十万只。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民间风筝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纸制鲇鱼风筝
纸制鲇鱼风筝,清,高114厘米,宽8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风筝鲇鱼式风筝为故宫博物院所收藏,取“年年有余”寓意。风筝的主图案为祝寿寓意的“海屋添筹”:中心是天坛,坛内一小屋,意为海屋,内有装着筹码的小瓶;天坛周围有8只翩翩起舞的仙鹤,均口衔筹码,欲置海屋中。风筝的辅助图案为彩绘海水江牙图。风筝的鱼眼可以活动,顶端长而曲的鱼须可以随风飘舞。
该风筝冷暖色调结合,色差对比强烈,画面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纸制龙形风筝
纸制龙形风筝,清晚期,长13m,宽2.7m。故宫博物院藏。
纸制龙形风筝是清代宫廷游戏时所用。风筝龙形,龙头硕大,造型威严,龙须浓密修长,潇洒别致,双眼可活动,使风筝增加了灵气。龙头上有鳞十余片,色彩明快自然。龙身修长,全身附以蓝色鳞片,图案清新。内部以细绳相连,结构细密。龙爪成波轮状,虬劲有力。 此风筝体量硕大,是清宫游戏器具中的精品。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清乾隆,纵35厘米,横92厘米。
此图卷在本色方孔纱地上彩绣远山、飞鸿、小桥流水、回廊水榭、树木、人物、坡陀、花草等纹样。作品采取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斜一丝串、平针、套针、平金等针法绣制。在布局上吸收了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画“三远”的全景式构图,把平远、高远和深远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布势奇巧,开合有度。画中人物既各自独立,而又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如:近景水榭上人物的目光被远方牧童手中的风筝所吸引,那种回眸扭颈的忘情神态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作品中,刺绣者还巧妙地使用了以异色丝线合股绣制的合色方法,将饱经风雨的坡陀和树木枝干的明暗质感充分地表现出来。
此作品构图优美,绣工细腻传神,体现出制作者对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捕捉能力。
齐白石、溥心畬笔下的春风纸鸢
齐白石 《春瑦纸鸢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齐白石《春瑦纸鸢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之一。画家以写意的手法,描绘了峭壁山石一片葱绿,旁边一树冠枝繁叶茂,绿树翠风,生机勃勃。在山石之上,一红衣少年手中的风筝已飘向高高的空中,另一褐衣老者似在指导少儿放风筝。上有题识:“仰观万丈落儒冠,一线欲飞云际寒。不见木鸢天上去,诸君尘世未曾看。”
1910年,湘潭名士胡廉石请王仲言为自己住在石门附近的景色拟定了24个题目,再委托齐白石按题作画。齐白石精心构思,数易其稿,历时3个多月,才完成《石门二十四景》这组作品。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另一幅齐白石《天真:五童纸鸢图》作于1940年,是齐白石80岁左右所绘。图中五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围成一圈,却又姿态各异,整幅画精灵活现,齐白石极为生动地捕捉到了群童放风筝时的天真乐趣。飞上天空的风筝与画面下方的儿童呼应,形成疏密开合的变化,造成了孤与众的对比,不禁让人童心萌生,复归于“天真”岁月。
齐白石《天真:五童纸鸢图》
近现代书画名家溥心畬也十分喜爱风筝题材画作。溥心畬(1896—1963),清宣宗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奕?第二子载滢次子,末帝溥仪堂兄,姓爱新觉罗,名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别号西山逸士、羲皇上人、旧王孙等,斋名寒玉堂,1949年迁居中国台湾,曾在台湾师范大学、香港新亚书院等学校讲学。
溥心畬 《春风满郊》
溥心畬 《春风吹处》
敦煌遗书里的风筝
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风筝与风琴及天乐密切相关。如敦煌遗书S.5511《降魔变文》载:“琴筝悬在四隅头。”敦煌壁画中的“天乐”图像,自翔空中,不鼓自鸣,就是受风筝的影响。
风筝 《降魔变文》 敦煌文献S.5511 敦煌研究院 图
放风筝的娱乐性极强,放飞时迎天顺气,拉线凝神,明目强体。人们在野外、广场,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拉线奔走,有张有弛,因此放风筝具有提神练形、相得益彰之效。尤其是在很多传统游戏失传的今天,风筝从历史中和着春风一路“飞”来,大放异彩,在今天已然成为一项“阳光运动”而受到不少人的青睐,成为人们健身娱乐、休闲交友的方式。
斗禽
斗鸡是一种通过训练动物来进行竞技的活动,它也是一项世界性的游戏娱乐项目。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流行。
斗鸡图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 南壁 西魏
敦煌文献P.3608《寒食篇》载:“花坊共斗汝南鸡,春游遍(偏)在东郊道。”S.6171《宫词丛钞》载:“移却御楼东畔屋,少阳宫里斗鸡场。”除文献记载之外,在考古挖掘的汉墓中,发现有斗鸡画面的画像石。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南壁绘有一幅形象生动的斗鸡图。
斗鸡有着漫长的历史进程,从先秦经汉唐到宋元明清,历时二千五百余年,演变成一种全民性的习俗。人们不仅创造了独到的驯养技术,健全了斗鸡规则,发明了一些特殊的斗鸡“战术”“战法”,修建了专门的“斗鸡场”,而且依据斗鸡时要分“曹”、分“朋”以决胜负的要求,出现了斗鸡的行会组织和师承派系,以及大量诗文作品。
蹴鞠
蹴鞠自秦汉时期就得以风行,并成为汉代重要的军事训练和提高将士身体素质及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汉将霍去病驻守河西时,曾亲自率领将士们练习蹴鞠。丝绸之路上的寒食蹴鞠活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形式、方法、规则等都有所变化。如在两汉时期的蹴鞠主要是用于军事习武的手段。隋唐时期的蹴鞠技艺有了较大提高,并出现了充气的皮质球。从春秋战国到汉代还遗存了不少蹴鞠文物,如画像石刻、铜镜、帛书、绢画、雕刻、陶瓷、壁画等。描绘蹴鞠的名画中,元代钱选《宋太祖蹴鞠图》十分有名。
蹴鞠,又名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代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而宋代皇帝有过之而不及。
《宋太祖蹴鞠图》
此《宋太祖蹴鞠图》原图为宋代名画家苏汉臣所绘,钱选在临摹之后题字:“蹴鞠图旧藏秘府,今摹图之。若非天人革命,应莫观之,言何画哉。”表现出了对此画仰慕已久的心情。画中右边身材矮胖,头戴巾帽,身穿便服,正在踢球的为宋太祖(赵匡胤);太祖对面侧脸有须,高帽长袍,手聊袍角作势接球的为赵普;赵普身后衣着相似,年少无须的为楚昭辅;楚昭辅身后,并排三人,由左向右,依次则为石守信、宋太宗(赵匡义)、党进。
《宋太祖蹴鞠图》局部
明人唐文凤在《梧冈集》中有《题蹴鞠图》诗,诗中说明前两人踢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后四人观看的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都是宋朝开国的功勋,他们都喜欢踢球;“明良相逢同一时,乘闲且复相娱嬉,军中之乐谅亦宜。”此图说明了蹴鞠是宋代初年军中之乐,是宋朝开国皇帝和贵族都喜爱的活动。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而在宋代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动;“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在这样从上到下全国的足球热潮氛围中,便有了高俅、张明、柳三复等因踢球而发迹的人物。
清 黄慎《蹴鞠图》
明 杜菫 《仕女图卷》中蹴鞠的场景
古画中的儿童蹴鞠场景
除了钱选,后世还有很多表现“蹴鞠”这一活动的绘画作品,不仅有描绘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蹴鞠的场景,而且还有表现妇女、儿童蹴鞠的场景。如明代商喜的《宣宗行乐图》、清代黄慎《蹴鞠图》、明代杜菫的《仕女图卷》、传北宋苏汉臣《长春百子图》等。
(注:本文据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及澎湃新闻等相关图文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