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们发出对陌生物种的“能好怎”三问“能吃么?好吃么?怎么吃?”之前,动物学家对生物的分类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除了科学信息,单是这些作品高超的描绘精细度和审美艺术性,就能给予我们深邃的哲学体悟。大卫·班布里奇是剑桥大学生理、发育和神经科学系的临床兽医解剖学家,也是科普作家。本文摘自《分类的艺术:动物学家如何认识世界》[英]大卫·班布里奇 著,胡晗/邢路达 / 王维 译,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4年1月版。
《分类的艺术:动物学家如何认识世界》书封
在人类最初的绘画作品中,动物便拥有一席之地。有两个主题在人类的早期岩画中频频出现:旷野里的动物和人类的手——后者灵巧而有力的拇指令其在一众生物中脱颖而出,别具优势。人们探索动物世界的热忱往往出于实用,比如判断猎物是否有毒或是否易于捕获,但另一个驱动力同样不容忽视:对艺术的追求。
地球上栖居不计其数的生命,彼此之间有着各种相似与不同之处。早在达尔文、克里克与沃森之前,人类祖先的目光就已经落在了它们身上。早期学者们已经隐约感知到,生命体们似乎有着某种统一的秩序。古老而原始的动物分类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揭示这一隐秘秩序的渴望。
这些尝试在历史上出现之频繁超出我们的想象。祖先们对动物分类高昂的热忱为我们留下了丰盛的艺术遗产,在西方体系中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的民间传说与宗教故事、启蒙运动时博物学家的分门别类、十九世纪的演化树与演化线路图,以及现代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复杂化分类体系。这四个阶段也正是本书的脉络所在。
人类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中,就认为上帝在第五天创造了海洋与天空中的生灵,接着又在第六天创造出了陆生动物,其中就包括我们人类。甚至早在基督教席卷欧洲之前,地中海沿岸已经出现了繁荣的动物分类学启蒙——古埃及人的壁画中有大量的可食用动植物,亚里士多德构建出的原始分类体系的精髓更是延续至今。不过要等到大约十二世纪的中世纪中期,动物分类视觉艺术的宝库才真正开始在西方崭露头角,并流传至今。令人毫不意外的是,这些中世纪动物寓言集和百科全书所呈现的动物世界面貌,是与基督教的世界观相匹配的——其中的动物们在数个世纪的时间里,都被严格按照宗教化的标准进行了阶序划分。在这个世界里,荒芜险峻的边缘地带盘踞着各种或真实或虚构的凶猛野兽。正是这些极具艺术感的作品带领人类走上了动物分类的迷人道路,并随着漫长时光的流逝,终于进入了现代动物分类学的时代。
动物分类的艺术作品在十八世纪时出现了风格的转变,由此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在稍早于此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学的进步以及时人对古典哲学理想化的追念,已经开始令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上的万物生灵。到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之时,依据宗教寓言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依据生物间异同点而进行的客观判断。人们渐渐认识到了动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各项特征的异同,甚至物种间祖先与后裔关系的可能性,而这一切都暗示着一个生物界深层机制的存在。尽管极少被正式提及,但一些有悖于神创论的思想似乎在此时出现了萌芽,即动物间的异同可能有着其他原因,而并非出自上帝的设计——灭绝了的动物们也许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或者,它们甚至发生过某些演变。这些朦胧的自然历史初始猜想极大地刺激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本就旺盛的求知欲。博物
学家,又或者说是分类学家的艺术作品随之出现了井喷,以素描、版画、油画等形式对生物世界的描绘源源不绝。人们对于生物间关系模式的认识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约翰·琼斯顿(1603—1675),《自然史(第五卷):鱼类和水生哺乳动物》,1650-1653;鲸。
十九世纪时动物分类艺术揭开了第三阶段的帷幕,其驱动力是科学领域的三大开创式进展。首先,人们意识到在一段长时间的框架下物种真的是可变的,甚至可以分裂形成新种;其次,达尔文和华莱士提出自然选择理论,成功解释了演化的内在机制;最后,地质学证据显示地球年龄其实极其古老,足以为物种提供演化的时空舞台,而且地层中也确实保留下了清晰的化石演化证据。发展至此,人们终于意识到演化是真实存在的,它拥有自己的运转机制,也拥有充裕的发生时间。演化理论与过去的宗教解释背道而驰: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都因来自共同的祖先而彼此关联,同时地质学、动物学与人类学也打破壁垒产生了各种交融。作为这些科学进展结出的硕果之一,十九世纪的动物分类艺术作品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张力与自信。或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生命树,或是一张井然有序的表格,又或是一幅脉络清晰的追溯图——这些载体上总结出的自然世界满怀着优雅的艺术感。此外,在欧洲人沉迷于探索海外奇异动物群的同时,他们意识到独特而多样的欧洲本土动物同样也能支持这些新理论——“回望故乡,亦有风景”。
二十世纪伊始,动物分类学开始超越简单的数据积累期,进入了第四阶段。随着生物学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动物之间的异同点有着更加深远的含义。不只是物种的形态,它们的基因、染色体、基因组也都在不断地演变和分化。因此,动物们演化、灭绝、适应和相互影响的方式是多样而非单一的,这让试图描绘它们的艺术家们感到难以下手。层级清晰的演化树变成了错综复杂的丛林,而为了解开这些盘根错节的枝杈间关系,更是诞生了一批听上去生僻拗口的学科:系统发育学、分类学、染色体学、表型分类学、系统学、生物地层学、埋藏学、基因组学。这些交叉学科使人们意识到物种间的相互影响不仅体现在演化关系上,也在其他的诸多方面:生态、行为、共生、寄生、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环境以及灭绝。尽管面对着大量爆炸式的科学知识,我们依然能够用艺术的方式去抽丝剥茧,简约而不失美感地呈现出关键信息。也正因如此,现当代成了动物分类艺术多样化程度最高,最百花齐放的时代。
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人们描绘和给动物分类的热情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生存所需,有时甚至到达了近乎病态的极致精细。正是这些狂热创造出了“汗牛充栋”的精美艺术作品,穷极一生我们也难以阅尽。这些作品所达到的审美高度,往往超越了其作为原始数据进行理论推导的原始科学价值。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这些作品中高超的描绘精细度和审美艺术性,仿佛除了科学信息,震撼人心的视觉呈现本身就能给予人类深邃的哲学体悟。
因此,本书意在重现这一艺术化的动物分类发展史。书中的图画表格体现了各阶段盛行的艺术风格及重要的科学发现,同时有着贯穿始终的深层逻辑:动物世界是寓言主角,是生命之树,是清单编目,是网络,是迷宫,是未知之地,也是我们人类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