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展览多样性的时代,时尚展览已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时尚展览如何做到艺术与时尚有效结合,让展览既有观赏性又具有教育意义?文化机构在策划时尚展时,如何避免成为品牌方的广告宣传,做到文化和商业的平衡,这也对博物馆提出了挑战。
近日,“浪潮之尚——艺术与时尚文化转型推动者”论坛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时尚策展人Connie Karol Burks、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受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杨悦庭博士、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齐聚一堂,聚焦“时尚策展”话题,回顾博物馆时尚展的成功案例,探讨在今天的跨界浪潮中,如何实现艺术与时尚的有效结合。
V&A博物馆“Fashion in Motion”现场
来自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的时尚策展人Connie Karol Burks发表题为《当时尚作为一种博物馆的艺术实践》的演讲。她表示,时尚的力量与地位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极大转变,时尚展览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使她为于此刻从事所热爱事业感到幸运,同时这证明了时尚和时尚史吸引着观众的兴趣和想象力。
时尚策展人Connie Karol Burks于 “浪潮之尚”国际论坛现场
回顾作为第一个关于当代时尚的重要展览——1971年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举办的塞西尔比顿的开创性展览“时尚:选集”,到近期闭幕的大型回顾展“嘉柏丽尔香奈儿:时尚宣言”(2023),服装画面所引起的强烈而感性的反应都展现了时尚在激发与观众的联系方面具有着重要力量,时尚逐渐成为了博物馆的一种独特实践与艺术形式,展现着时装物件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技能、才华、想象力与创造力。
V&A博物馆“克里斯汀迪奥:梦想设计师”展览现场
V&A博物馆“克里斯汀迪奥:梦想设计师”展览现场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期望和兴趣、顺应热点话题、开展新的历史研究或创新发展,策展人创造相应的令人难忘、有影响力且信息丰富的时尚展览的方法,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
V&A博物馆“克里斯汀迪奥:梦想设计师”展览现场
V&A博物馆“克里斯汀迪奥:梦想设计师”展览现场
以过去所策划的“时尚源于自然”“克里斯汀迪奥:梦想设计师”(2019)“嘉柏丽尔香奈儿:时尚宣言”(2023)为例,在短期展览的环境下,可以从一系列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时尚和时尚史,并且有机会仔细研究一个人的独特才能或一个特定时装品牌的长久重要性,由此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实践及其在更广泛的时尚和文化领域中存在的影响。
(从左至右:) 嘉柏丽尔·香奈儿, 1910. ? Everett/Shutterstock; 剪报上嘉柏丽尔香奈儿设计的羽毛帽子, photographed by Félix, Comoedia Illustré, 1910. Image courtesy of H Prints 来自V&A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V&A博物馆“嘉柏丽尔·香奈儿:时尚宣言”展览现场
时尚策展人的工作,是为观众提供“上下文”,让他们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时尚展品的重要性。Connie Karol Burks指出,一是通过精心打造的展览叙事,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如赋予每个展品各自的研究切入与背景故事以丰富整体叙事。二是通过空间设计,从而增强展览的叙事性,并创造一个邀请观众进入的世界。由此,时尚展览旨在为观众提供一次难忘的体验机会,并增加其对时尚实践及其与生活联系的品鉴力。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执行馆长孙文倩发表题为《艺术启迪时尚,时尚延续艺术》的演讲,从艺术视角出发探讨艺术对时尚设计的影响。
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于 “浪潮之尚”国际论坛现场
她从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三场展览切入。首先是Yves Saint Laurent 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展览叫做《Betty Catroux》。圣罗兰先生在美国获得终身成就奖时发表的演讲感言中提到,艺术对他和他的设计贡献颇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品。圣罗兰的收藏中包括蒙克、康士坦丁、蒙德里安、毕加索等人的作品,这些艺术品都给予他创意的灵感。20世纪 60 年代是社会大变革的年代,狂飙的年轻人们带来了法国社会著名的五月风暴,带动了新浪潮电影运动、开创了女性主义的启蒙,艺术和时代的变革都体现在圣罗兰的设计中。
上海当代艺术馆“Betty Catroux”展览资料
《文化香奈儿(Culture Chanel)》展览,策展人通过极简的展陈形式表达时尚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展览中追溯了可可·香奈儿本人与当时先锋派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画家达利、画家毕加索、导演考克多等多位著名音乐家、艺术家、诗人之间的重要连结。
上海当代艺术馆“文化香奈儿(Culture Chanel)”展览资料
上海当代艺术馆“文化香奈儿(Culture Chanel)”展览现场
第三个展览是《迪奥精神》, 回顾了迪奥先生开创的画廊以及艺术家和文化人对他创作的影响,另外通过现今的品牌设计探讨艺术作为灵感源对时装屋的前世与今生持续的影响力。
上海当代艺术馆“迪奥精神”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馆“迪奥精神”展览现场
博物馆在尝试“时尚展览”时也无一例外或面临一些质疑和挑战,比如如何让时尚展览避免流于品牌方的广告宣传,如何去做文化和商业之间的平衡。 对此,Connie Karol Burks表示,确实会有这方面的一些质疑,所以他们一直也是非常的谨慎。“我们选择的是在时尚界以及在文化经济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的品牌和个人。我们需要做好商业和学术平衡。在展览中应该是从学术的层面更多的去做历史相关的研究,并且去向大众展示。”孙文倩表示,在中国大陆,做时尚设计展览充满越来越多的挑战。首先如何做一个并非只为“卖货”的展览需要很多的智慧拿捏相对平衡的“度”,以及汲取品牌背后对艺术文化的理解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其次各种不同类型的展览跟观众之间、艺术之间的关系,这让选择更加广泛,让高处的东西更容易触手可及。
“浪潮之尚”国际论坛现场
在论坛上,现代设计理论和历史专家王受之讲到了“时尚艺术的两端何去何从”的问题。他表示,关于时尚在中国、在博物馆界的重要性与贡献,他第一个感想是有关时尚的观念。时装开始的第一波源自一位名叫Paul Poiret的法国人,他是第一个做定制时装的,时装的历史其实只有150年,最初都是量身打造,法文称作“Haute Couture”,英文叫做“High-fashion”,当时还没有大批量生产出现,都还是定制。后来出现了第二波叫“Prêt-à-porter”,英文叫作“Ready-to-wear(成衣)”,意即时装的小批量制造。第三波才是我们现在“Massproduction”,意即批量化,有一种是将Fashion的一些因素拿来做Massproduction,这个就变成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