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蜘蛛网”编织的展厅中,看艺术家萨拉切诺的共生理念

出生于阿根廷,常驻柏林的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是一位被公认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他提醒人们,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鸿沟是一个较新的分野。

3月22日,托马斯·萨拉切诺大型个展“共生”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近百件互动装置、影像、雕塑、架上作品和游戏体验,以生态视角重新观照艺术,进而反思、重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跨越科技和艺术的鸿沟,从蜘蛛结网得到启发

之于托马斯·萨拉切诺这样一位被国际上公认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纽约时报》资深撰稿人、艺术评论家亚瑟·卢博认为他在试图复兴这样一种观念:艺术家的领域不是博物馆或画廊,而是世界本身。“萨拉切诺提醒人们,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鸿沟是一个较新的分野。曾经,艺术家不仅仅局限于画笔或凿子。列奥纳多·达·芬奇设计了飞行器;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建筑师;贝尼尼上演了一场水淹剧院的奇观。”

阿根廷裔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


此次个展命名为“共生(Complementarities)”,这一概念来自安第斯原住民的哲学观念模型“Aerocene”。“即看似彼此对立的两极,实际上是彼此影响、彼此共生的,进而形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世界。”艺术家萨拉切诺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看来,这个星球上不同的种族、文化之间,也不应该被视作彼此对立的矛盾体。

“设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故名‘蜘蛛’。”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曾在《字说》中如此解说这一在地球上存在了3.8亿年的生物。作为一位长期关注生态问题的当代艺术家,萨拉切诺集富有远见的艺术家与古怪科学家特质于一体,在过往长达20多年的实践创作中,蜘蛛给了他无限的灵感。

展览现场


《居住在空气海洋的底部》,2019。29.7 x 42 cm,印刷。?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在3月21日的“共生”个展新闻发布会上,萨拉切诺回忆说, 是小时候爬上屋顶阁楼的经历,让自己同蜘蛛结下缘分。“记得阁楼里有很多浮沉,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射进室内,我看到了许多蛛网,而阳光也不过是宇宙中的颗粒。在这个无人居住的地方,似乎是蜘蛛创造的世界,而我只是这里的客人而已。后来当我知道天体物理学家想要去解释复杂宇宙的存在时,往往会借助一种基于蜘蛛网的形态做3D建模,那时候我就觉得蜘蛛真了不起。而‘宇宙’就存在于我家的小阁楼里,这个印象一直伴随我至今。”

托马斯·萨拉切诺和红砖美术馆馆长、展览策展人闫士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展览策展人,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用《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将展名“共生”这一具有政治生态学意义的理想图景擘画出来。在他看来,展览向世人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该如何以社区为主体,践行并维护集体关怀与希望的理念,同频共振,共同勾勒未来图景?在这个“千疮百孔的星球 ”上,万物互联互通,人类如何思考与众生协同?“从蜘蛛到人类,从引力波到尘埃粒子,从地球到大气层,萨拉切诺与原住民社区、科研人员和世界各地的机构合作,重新思考这个时代的知识主线,旨在寻求人类、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更加平等的平衡,以实现生态社会正义。”

在空中,随着大气“河流”漂浮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红砖美术馆进门后标志性的下沉圆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直径六米的巨大球形雕塑。这件名为《Aeroke》的雕塑,实际上是一件不使用化石燃料便达成可持续飞行的实验模型。它由镜面和透明两种不同的轻质材料制成,通过适当而不过量地吸收、保存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换言之,仅依靠地球自身的热力学提供动力,模型可以腾空而起,从而在空中画出自身的沉浮轨迹,如同表演一支唯美的凌空舞蹈。

《Aeroke 》,2023,直径6 m。透明和金属聚酯薄膜、空气压缩机,亚克力板,尼龙丝,麦克风,音频接口,耳机。?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和 Aerocene、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Aeroke》通过 Aerocene 项目实现了漂浮,这是一个由艺术家在2015年启动的国际性跨学科社区,致力于探索新的生态感知方式,共同展望一个人类与大气和环境和谐共生的社会。萨拉切诺解释说,地球大气层能形成次声波导,这是平流层中次声能量得以集中且不会按常规方式消散的地方。“通过装置上的高灵敏度麦克风,《Aeroke》鼓励参与者感知分散在大气中的次声波,聆听人耳通常无法听到的地球现象和运动。而如果我们能随着大气‘河流’漂浮,那么会诞生出怎样的游牧社会结构?”

《颗粒物(质)》,2021。尺寸可变,光束、宇宙尘埃、PM2.5(颗粒物)、恒星风、气流、动觉反馈、声波。?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在萨拉切诺的装置作品《颗粒物(质)》中,来自家庭、地球和宇宙的尘埃粒子被一束强光照亮。发光的光柱闪烁着晶莹的斑点,就像数百万个悬浮在宇宙中的星系,随时被观众的动作和呼吸搅动。颗粒物(PM)是指大气中发现的微观固体或液体颗粒,其中尤其危险的是PM2.5,这种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细小颗粒,直径小于2.5微米——足以穿透人体防御,渗入人类和各种生物的大脑、心脏、肺部以及其他器官。《颗粒物(质)》旨在面对生态危机,让世人意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和力量,进而提高对四周和体内漂浮物的感知能力。

《我们并非呼吸同样的空气》(墨尔本博士山),2022。5个框架,34.5 x 40.5 x 4.5 cm (每个),黑碳、煤烟尘、PM2.5、PM10、滤纸。?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作品《我们并非呼吸同样的空气》则将人类呼吸空气质量的样本可视化,这些小点揭示了空间、种族、社会和政治因素,一并决定了人们能否行使呼吸洁净空气的权利。在萨拉切诺看来,人类经历了全球性的冠状病毒危机后,这种对空气质量不平等分配的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热动力组件》? 托马斯·萨拉切诺。图片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是现代法证学中的至理名言。在当代新兴制图学的寓目下,《热动力组件——红砖美术馆》赋予了空气绘制其轨迹的能力。当观众从这件作品旁走过,悬吊在气球下方的笔(笔墨由孟买空气中提取的黑碳污染物制成)便会自然掠过纸面,某些人为导致空气污染的物质变成了空气与我们交流的工具。而如字母、字符、签名般的痕迹,也让人们看到空气脱碳以及最终摆脱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身在蛛网中,人类如何融入“生命之网”

蜘蛛网既是蜘蛛感受与认知的身体延伸,也是其与周围环境联系的物质表现。展览相关作品进一步诠释了生态系统是“相互作用之网”的概念。《关注之网》承认无脊椎动物的权利——反观人类世界,如果世人不愿正视历史性的暴力以及无休无止的剥削,改变对待自然界的看法,重新融入“生命之网”,走向灭绝的或许不止那些濒危动物。

《关注之网》,2024。蜘蛛框架、蛛丝、碳纤维、绳索、灯光。?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其他的蜘蛛/网作品,就包括此次艺术家来华布展期间,在红砖美术馆及其周围发现的蜘蛛网,“这是我们与北京蜘蛛的持续合作。”萨拉切诺笑言,“生物不是原子化的个体,而是混合体……每个生物体都是一个‘嵌套生态’,以复杂的方式与其他生物联系在一起。”

《宇宙如何陷入蛛网?》,2022。尺寸可变,激光、蛛丝、碳纤维。?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和Arachnophilia、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宇宙如何陷入蛛网?》呈现了艺术家对蜘蛛/网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化和重建的原创技术,揭示出由蜘蛛编织出的隐秘建筑结构。通过使用激光平面双向切割蜘蛛网,清晰地展现了所有的三维空间都是由无限的平面组成。作品将蜘蛛丝织结构的灵巧性进行了转换和阐释,使观众对蜘蛛网在多种尺度上?从微观到宇宙,产生了新的感知。

《算法·韵律》,2023。尺寸可变,现场特定尺寸,绳索、接触式麦克风、电脑、软件、扬声器。?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大型体验装置《算法·韵律》将美术馆内最大的展厅变成了6800立方米的网状景观,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弹奏的大型弦乐系统。这也是红砖美术馆开馆十年来,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作品之一。在“化身蜘蛛”的邀请下,参观者需要穿上鞋套,步入这个白色墙壁(地面)与黑色网线交织的空间,像蜘蛛一样穿梭于蛛网间——蜘蛛并不具备视力,通过蛛网的震动来感知周遭的世界——观众可以通过触摸“蛛丝”,激活每一个聚合节点的混响频率,进而聆听到存在的片刻律动。艺术家希望用这种震动的语言,让世人去适应共栖、诗意的未来。

托马斯·萨拉切诺现场拨动《算法·韵律》的蛛丝,演奏出旋律


据介绍,该作品的雏形《沿着细丝形成的星系,就像蜘蛛网上的水滴》首次亮相于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曾将该作品描述为“塑造当今政治生态的有力尝试——通过扩展以前的自然力量来解决建构宜居社区这一人类政治问题。”

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

(本文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