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兰地妮”到“聪慧女王”:英国安妮女王历史形象的嬗变

安妮女王是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也是大不列颠王国的第一位女王,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转型时代——前承1688—89年“光荣革命”所确立的政治共识与革命成果,后启第一英帝国的强势崛起。然而,在英格兰的六位女王当中,安妮女王似乎是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一位。她不如玛丽一世那般残酷血腥,也不似历经二战的伊丽莎白二世那般生命力持久,更没有做出像伊丽莎白一世与维多利亚女王那般的雄伟壮举。

翻阅史书,我们往往会看到有关安妮女王体弱多病,身材臃肿,深受痛风、肥胖、跛足等多种疾病困扰(图1为美化过的安妮女王形象图)的描述。安妮女王不佳的身体情况常被认为是国家病入膏肓的象征,这可能是导致时人往往忽略掉其在任时期的政治功绩的一个原因。我们还会看到史家经常描述安妮“可悲的”的生育情况。安妮先后怀孕约17次,却因疾病缠身而多次流产,其中6个婴儿死产,3个孩子早夭,最后1位儿子也在她继位前一年去世。有学者纵览她的一生,将其概括为“可悲的生育史”。(图2为学者大卫·格林统计的安妮女王的生育信息)

图1 安妮女王全身图


图2 学者大卫·格林统计安妮生育信息


这些事实形成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妮女王的基本印象,人们把她称为“白兰地妮”(Brandy Nan)。

“白兰地妮”(Brandy Nan)这一名称首先与安妮女王嗜酒的习性有关。由于常年生活在丧子之痛与疾病之苦中,安妮女王不得不在饮食、宗教等其他方面寻找代偿,以慰藉自身受伤的心灵,并麻醉身体的疼痛。据记载,除了啤酒和麦酒,宫廷厨房每天还为安妮女王夫妇提供两瓶红葡萄酒、两瓶白葡萄酒、两瓶莱茵葡萄酒和三瓶雪利酒。由此可知,安妮女王在位的绝大部分时期都存在着酗酒的不良习惯。“白兰地妮”还与安妮生育过多及肥胖的体态有关。“Nan”在英式英语中指的是外婆或者祖母。从年龄看,安妮女王似乎与此无关,但从当时人们对Nan的刻板印象看,安妮一方面生育次数多,一方面体态臃肿,很符合人们对Nan的刻板印象。进一步说,由于丧子与疾病的原因,安妮女王的精神状况经常欠佳,在时人看来,大腹便便、萎靡不振的安妮女王显得十分苍老,也符合人们对Nan的印象。

“白兰地妮”这一称呼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安妮的负面认识。同时代的作家罗杰·科克(辉格党成员)说她“胖得可怕”,脸上总是“闷闷不乐”。辉格党成员约翰·克拉克曾两次遇到安妮女王被痛风折磨的场景,他认为安妮女王是他“在任何情况下见过的最讨人厌的人”。他写道:“世界颠倒了,体弱多病的女人居然成为了世界的统治者之一。”即便是安妮女王的权臣戈多尔芬,在忧虑安妮的健康之际,也经常口无遮掩地说上几句。在安妮女王登基演讲的前一晚,戈多尔芬曾询问下议院议长哈利:“她(指安妮女王)既笨拙又跛脚,是必须亲自到上议院去呢,还是叫那两个议院来呢?” 

18-19世纪的学者和作家似乎也都嫌弃安妮女王。维多利亚时期的学者亚历山大·蒲伯将女王描述成“丑陋、肥胖、多病、懒惰、贪食、贪杯”之人。1848年,艾格尼丝·斯特里克兰写道:“熟悉安妮臃肿身材和通红脸色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她能成为诗人所喜爱的题材”。而马尔伯勒夫人莎拉的回忆录则加深了这种印象,她这样评价安妮女王:“除了小时候牧师教给她的东西,她什么都不懂......她非常无知,软弱又恐惧,缺乏判断力。”这些贬义的语句在当时贬损了安妮女王的历史形象,也影响着后世对安妮女王的认知。

时至今日,安妮女王好似还与其身体问题紧密关联着,2018年上映的电影《宠儿》(The Favourite)便是最好的证明。该电影沿用“白兰地妮”这一刻板形象描绘出她的酗酒、暴食、易怒与肥胖,同时虚构出其与莎拉之间的亲密关系,满足了人们猎奇心理。

图3 电影《宠儿》宣传海报


不过,20世纪以来,随着史学界对安妮女王研究的推进,诸多史学著作逐渐强调安妮女王在政治上的成就与聪明才智,克服了以往从安妮女王身体形象以偏概全其历史形象的问题,她的政治智慧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安妮的历史形象也转变成“聪慧女王”(intelligent queen)。

其实在未成为女王之前,就已经有人留意到安妮的聪慧。1682年鲁伯特王子再次为安妮和乔治王子做媒时,他给妹妹索菲亚写了一封关于“婚姻问题”的信,告诉她“至于这位年轻女士,我向你保证她很聪明,受过良好的教育”。诸多学者都曾对安妮女王在位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并称赞其为“聪慧女王”(intelligent queen)。屈威廉在《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中就提到:“她确实不是一个美丽如画的人。然而,在包括忍耐力在内的英雄主义的那部分内容中,可怜又邋遢的安妮女王并不逊于她的女先祖......毫无疑问,这位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拥有更加智慧地统治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品质。”亚伯·波耶尔认为:安妮女王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她在选择首相和将军时的独到眼光”。而针对前文提及的莎拉回忆录中存在着大量对安妮女王的负面描写,特别是认为她无知与优柔寡断,拉迪切是这样认为的:“也许她周围的一些人误以为她是在犹豫不决,其实她只是沉默寡言,在必要之前不愿出手。”对此,笔者深以为然,“事实上,与其说她不聪明,不如说她不如周围的人聪明”。她是一位“大智若愚”之人,作为女王,她明白政治游戏中“多说就是少说,少说就是多说”的道理,也清楚地意识到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安妮女王的政治智慧集中体现在其知人善用与平衡两党上,尽管这一点,从后见之明看,也存在不少争议。由于此时君主仍然拥有一定的政治实权,如人事任免权等,因此她能够选择任用“三巨头”来处理国内外政务。在“三巨头”中,约翰·丘吉尔主要负责率军对外征伐,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马尔伯勒公爵;戈多尔芬担任财政大臣,主管经济事务,是政府中不可或缺的“钱袋子”;罗伯特·哈利担任下议院的议长,推动议会以及内阁的正常运转。在安妮女王的支持下,三人勠力同心推动大不列颠王国顺利过渡转型。

对于安妮在政治上的功绩,屈威廉这样写道:“女王出席了几乎全部的内阁会议,虽然她控制这些会议的权力受到她的健康、性别和理解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十几年的疲惫岁月中,这个病人每天都要面对她的日常工作。她没有把事务交给自己的宠臣们,甚至没有完全交给她的大臣们。为了在教会和国家中做她认为正确的事情,她在政府的许多琐事上劳心劳力。” 

可见,在史学家将安妮女王的身体形象与政治形象分离之后,安妮女王的政治智慧与成就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其“聪慧女王”的形象也愈发清晰。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将安妮女王的形象定性为“好女王”(Good Queen Anne)。无论如何,她在位时期做出的成就是无法被肥胖而臃肿的身体所掩盖的。正如拉迪切所言,“即使她自称伟大是值得怀疑的,但她统治的伟大却是毋庸置疑的”。

总得来说,安妮女王是一位因病而体态臃肿的女性,是一位可怜的母亲,但也是一位伟大的君主。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