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窗户的画室”,清华展潘玉良、周思聪画作

“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将于3月8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三位女性画作这扇窗户,让观众看到她们在画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们用心灵创造成就的艺术,同时呈现了中国女性成长历程与中国社会演变紧密关联。

《自画像》 潘玉良,布面油画 90cm×64cm 1940年
安徽博物院藏


“有窗户的画室”,是借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表明女性写作者要有自己独立不受干扰的生活和创造空间。在20世纪百年里,她这句话已成为女性争取文化自主的隐喻。

此次展览学术主持徐虹介绍, “有窗户的画室”作为展览主题寓含两重意思,一是指画室的“窗户”对于画家的创作是必要条件——人物形象在自然光线下,画家可捕捉丰富微妙的色彩光影,并创作来自上天光亮启示的艺术。另一涵义贴近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意——女性艺术家需要独立创作的空间和条件。

“它也指20世纪中国女性需要的一种精神心理状态——放开胸怀,朝向世界,为追求真理勇敢前行。具体到现代中国转型期的女性艺术家,一间“有窗户的画室”关联到走出家门,追求经济、政治地位和人格的平等。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女性艺术家地位的确立,就是建立在一代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和贡献基础之上的。”徐红表示。

潘玉良


《戴花执扇的女人》 潘玉良
布面油画 90cm×59cm 年代不详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1895-1977)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其成长、冲击、探索并傲立在上世纪中西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与流变之下,取中西艺术之长,完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有力融合,折射出在上世纪社会转型中女性艺术家的自我认知的建立,和中西艺术语境之间的文化意识的认同。

《双人舞扇》潘玉良
布面油画 53cm×65cm 1955年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1895年出生在扬州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父母亲先后亡故,后随亲戚流落到安徽芜湖。1913年,与时任芜湖海关监督的同盟会会员潘赞化结婚,那年潘玉良18岁,潘赞化28岁。同年,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潘赞化被免去芜湖海关监督职务,带着潘玉良离开芜湖到上海生活。在上海,潘玉良开始跟随美术教员洪野先生学习绘画。1920年9月,潘玉良考入上海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作为插班生被编入第十一届西洋画正科班学习,上海美专因此开创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男女同校的历史,翻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里昂中法大学女生宿舍外景 里昂市立图书馆藏 (澎湃新闻资料图)


上世纪20、30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发起了官方留学项目,派遣学生到法国学习,并支持了一系列中外美术交流活动。在此背景之下,1921年潘玉良考取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之后又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和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深造。1928年潘玉良毕业回国,此后近十年间,潘玉良先后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和中央大学艺术科任教,此间举办展览亦十分活跃。同与潘玉良求学法国的徐悲鸿在1935年《参观玉良夫人个展感言》中云:“真艺没落,吾道式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夫无得,而得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

《背坐女人体》 潘玉良
布面油画 72cm×58cm 1949年
安徽博物院藏


1937年,潘玉良二次赴法,直至1977年在法国病逝,潘玉良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人生之大半岁月。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欧洲的女艺术家,潘玉良直击西方绘画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置身于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众多现代艺术流派异彩纷呈的气息之中,并思考自身的民族意识。1932年,潘玉良开始在宣纸上作画,即是以中国书法的线条韵味入西方绘画强烈的色彩表达的尝试,在对中西艺术与自我个性意识的不断探索和表达中,潘玉良将中国传统的笔墨意境与西方的绘画形式进行了完美结合,既追求意象的圆融又突出强烈的表现,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绘画风格。

20世纪早期的中国,正处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浪潮之中,作为女性艺术家的潘玉良,以艺术确立着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对自我认同的探知。潘玉良一生描绘了大量自画像作品,集中体现了其思想与个性的发展。

周思聪(1939-1996)


周思聪是20世纪中后期的著名女艺术家,她的作品是80年代中国水墨艺术转型成功的标志之一。作为女性,她的声音在时代合唱中显得独特而清亮,她不仅和同时代男性画家一样成功处理宏大的主旋律作品,更使这些作品带着一位女性画家的敏锐而温柔的回声显得特殊。

《长白青松》 周思聪
纸本水墨 112cm×95cm 1973年


新中国初期的中国画坛,以苏联模式为艺术典范,奉行严格的写实主义,注重艺术的教育功能,强调文学化地塑造典型人物与历史主题,并进行情节性、戏剧性的刻画。周思聪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等中国画大家,有着严谨的造型基本功,并在当时继承发展了“徐蒋体系”的写实人物画。

人间地狱——矿工图之三 周思聪 1982(澎湃新闻资料图)


周思聪和丈夫卢沉构思创作于上世纪60-80年代的《矿工图》组画,直指人性深处发出叩问。《矿工图》组画一经诞生,便给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看到了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更看到周思聪在艺术本体上的全新探索。她大胆运用拼贴、分割、并置、重叠等现代艺术中常用的手段打破单一时空、强化抽象结构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大胆夸张变形,开创了水墨人物画从写实性走向表现性的一代新风。

《荷》 周思聪,纸本水墨 49cm×55cm 年代不详
北京画院藏


《风雪夜归》 周思聪,纸本水墨 68cm×66.5cm 年代不详
北京画院藏


周思聪又将笔墨转向自身——用彝族女性背负沉重包袱比喻女性的艰难人生;用荷花出淤泥的梦幻比喻女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她的这种角度使同时代的广大观众都能与之共鸣,而女性观众,更因感悟出丰富的生命意蕴而使自我精神得到提升。 

肖惠祥(1933—2022)


肖惠祥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壁画创作中崭露头角,她的作品是对艺术与科学的春天来临的歌唱——人们迫切需要破除长期单一的艺术禁锢,而憧憬崭新变化的文化天地。

壁画《科学的春天》设计稿 肖惠祥
纸本水粉 21cm×108cm 1979年


作为中央工艺美院(即现在的清华美院)特艺系副教授,她对艺术形式和材料有特殊的敏感,她与同事一起,设计和制作了《科学的春天》大型陶瓷壁画,成为新竣工的首都机场重要装饰。在这幅作品的人物设计上,她大胆将立体主义艺术与几何形体结合一起,以形式探索和视觉效果为重点而不是以题材为中心,这在当时中国美术界显得新颖和大胆。她为整个美术界争取新形式的开创树立了标杆。

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三位女艺术家的艺术揭示了中国女性的成长历程与中国社会演变紧密关联,女性的精神解放预示着社会的日益完善。而本次展览“有窗户的画室”意在使观众通过作品这一窗户看到她们在画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们用心灵创造成就的艺术。而本次展览“有窗户的画室”意在使观众通过作品这一窗户看到她们在画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们用心灵创造成就的艺术。

此次展览持续至5月5日。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澎湃新闻过往报道综合整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