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展会总监乐思洋:不仅是艺术交易,更期待艺术盛会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以下简称“香港巴塞尔展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预展日期为2024年3月26日及27日,今年的展会将回归至疫情前的规模。

近日,《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于上海专访了香港巴塞尔展会总监乐思洋,她认为,展会的目标不仅仅是交易,而是要呈现一个世界级的艺术盛会。

2023年,香港巴塞尔展会现场


据悉,2024年的展会有来自40个国家及地区的243家画廊参展,参展艺廊数目相比2023年增加了66家,展会将通过五个展区,以及与本地艺术机构合作,呈现出了多元的艺术之声,并成为对话、发现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其中,专门为大型作品而设的策展展区“艺聚空间”将展出16件大型装置作品;由画廊于展位内策划主题展的“策展角落”展区将呈现33个项目,项目数量为展会史上之最。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与“光映现场”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专设演讲厅进行。观众在参与引人深思的讨论之余。此外,由巴塞尔艺术展及M+委约创作的杨福东全新场域特定作品“建筑电影”将于3月22日起在 M+幕墙放映,为公众缔造引人入胜的艺术体验。

2023年3月22日,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近日,《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于上海专访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她出生于中国内地,成长于中英两地,拥有佳士得美术学院现当代艺术硕士学位和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学士学位。

乐思洋于2012年加入巴塞尔艺术展,2022年11月获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任命,在此之前,她负责管理巴塞尔艺术展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以及香港展会的展会策略和画廊联系。2020年,她统筹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首个“艺荟香港”项目,在疫情期间为艺术行业人士重新构建交流的平台。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


澎湃新闻:今年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第二个十年的开始,过去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挫折?第二个十年定位上的新目标是什么?

乐思洋:我觉得第一个十年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这一品牌打入亚洲的开端,香港本身的发展也是飞跃性的。回忆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刚入驻香港时,当时整个生态圈还比较基础,有一些画廊、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但策展人还不多,艺术机构也可能与传统艺术领域更接轨。当时比较成型是香港艺术馆,只是规模不如现在。

快进十年到2024年,香港的艺术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当代艺术板块也非常强劲,包括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戏曲中心等构成的西九文化区,以及以全新面貌亮相的香港艺术馆,加之K11 Art Foundation等的助阵,对香港艺术生态的构筑有很大帮助。香港也有很多艺术家空间,像是隐藏在深水埗黄竹街旧楼中的Current Plans,还有一些更小的,我们还没有留意到艺术空间。总之,目前香港的艺术生态成熟且多元。

西九文化区鸟瞰


就整个亚洲地区而言,短短十年,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的博览会和双年展,艺术环境均已与国际接轨,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国际艺术工作者。就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而言,现在是一个信心的“再度确认”。重新肯定我们当初来到香港和亚洲的信心。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是搭建和巩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那么第二个十年就是更好地运用这个桥梁。我们也希望不仅仅学习西方艺术产业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自己,从而反向输出,让西方也学习我们自有的艺术模式,互相了解和看到。

香港M+博物馆


澎湃新闻:近年来香港的艺文活动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目前香港的艺术生态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艺博会与美术馆的关系?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如何与本地有着互动?

乐思洋:正如我之前陈述的,现在香港的艺术生态以国际要求看也是比较完善的。商业和公共板块无缝连接。我们觉得,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是这个生态圈中比较中心的平台。虽然展会是一个商业平台,是一个以画廊为中心的艺术博览会,但更注重与画廊和艺术家共同成长的关系,所以在艺术教育和艺术普及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我们着重培养的,并非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藏家。我们着重培养的藏家群是真正热爱艺术,并且也会投资于对艺术家培养的环节当中,助推整个艺术生态圈的更进一步的完善,也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

吴大羽,《无题》,图片由大未来林舍画廊(Lin & Lin Gallery)提供.


我们与美术馆和机构也有着长期的合作,比如,Para Site、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CHAT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今年,我们与M+达成了持续性合作伙伴的关系,与大馆(Tai Kwun)达成了官方合作伙伴关系,着重关注表演和装置艺术。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展场上给予香港的大学空间,去展示自己的艺术项目,让新一代更直接参与到艺术产业中。

香港本地的艺术盛事,也主要围绕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时间段展开。这说明了这座城市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近年来,在展会开展之前,我们也会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LCSD)、M+等讨论3月“艺术周”的策划,虽然官方不叫“艺术周”,但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艺术周的模式。比如在展会前一周就开始有展览陆续开幕,整个城市在艺术的氛围下不间断地更新。

澎湃新闻:今年的展会,观众将看到与杨福东合作的、比较大型的作品,这是一件怎样的作品,为什么会选择这件作品?

乐思洋:我们与M+好几个月前就开始展开讨论,一起选择艺术家。2022年,也是与M+合作的第一年,因为疫情的国际旅行限制还没完全开放,那时,我们觉得选择一位香港本土艺术家比较合适。当时选择了香港录像艺术家鲍蔼伦,他在M+博物馆的LED立面上呈现录像作品《光之凝》。到了2023年,出于巴塞尔艺术展是瑞士品牌的考虑,我们希望带来瑞士艺术家的作品,所以第二年呈现的是瑞士空间影像艺术先驱皮皮乐迪·里思特的全新创作《信手不渝》。

2022年,鲍蔼伦的作品《光之凝》在M+博物馆的LED立面上呈现


今年,我们想与一位大中华地区的艺术家合作,最终与M+一起选择了杨福东老师,一方面,他是代表性艺术家;另一方面,近两年,他还没有大型的艺术创作面世,也因为他一些个人原因,最近没有出现在聚光灯下,所以今年把杨福东请来。很荣幸,杨福东老师答应了这次的创作。此后,他多次来香港考察、取景,最后选择在香港取景拍摄。这部黑白电影交织了海边村庄和夜间城市街道的场景。杨福东老师回归了他从前的拍摄形式,与1970至1990年代经典香港电影的视觉元素和风格有所呼应,也是一次实验性的尝试。

杨福东《建筑电影》将在M+标志性的幕墙上呈现


澎湃新闻:今年的“艺聚空间”上大型装置是史上件数最多的,但有观点认为,目前艺术市场的前景并不明确,此时藏家往往会更为保守地关注架上绘画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乐思洋:的确,由瑞银集团与巴塞尔艺术展于去年联合出版的《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和刚刚开放之后,绘画(painting)算是比较多收藏的媒介之一。但我觉得现在新一代艺术藏家群体的崛起,他们首先对当代艺术是非常敏感的,而且成长于当代艺术发展的时期,所以他们对艺术的选择性更加广泛。同时,画廊愿意带来大型装置作品,也说明他们对艺术市场充满信心。

而且巴塞尔艺术展毕竟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平台,今年也是真正回归疫情前状态的第一年,我们也希望吸纳更多不同的媒介,也给予一些在商业平台上比较少见的艺术形式,比如说表演艺术,同时也给予大型装置艺术更多的展示空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有意识反引力的可能性》,2023,由艺术家和Tanya Bonakdar画廊,纽约/洛杉矶提供


澎湃新闻:艺博会本身是商业的,但很多观众还是希望能看到艺术创作的前沿理念。如何尽可能做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乐思洋:巴塞尔艺术展比较着重艺术画廊与艺术家的共同成长关系,所以将艺术教育和艺术普及作为展会的两大目标。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交易,而是要呈现一个世界级的艺术盛会,以这种方式去给予艺术家和画廊更多的机会。

而之所以我们商业网络去支持艺术家,让艺术界与商业界有所联系,也是为了更好地普及艺术。因为我们觉得商业品牌的功效之一是大众的普及。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