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里,有啥东西历经中西文化交汇、传统与变革的洗礼,依然经久不衰的?想来想去,恐怕就算学科歧视了。
说白了就是:你学的专业好渣,太让人看不起了!
这一点,钱钟书老先生看得明白。他在《围城》里说:
“理学院的学生看不起工学院的,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
钱老先生没说错,在我国,学科之间的鄙视,乃是源远流长的国粹。不鄙视不是中国人。这根歧视链,随便一捅就能通到一千多年前。
1.
早在宋代,社会就出现了“文武之别”。科举出身的文士,看不起行伍出身的武将。这在当时还真是个新鲜事儿,因为在之前的唐代,藩镇的武将还飞扬跋扈得很,皇帝都可以随便废立,谁敢瞧不起他们呢?为什么突然武将开始被轻视了呢?
其实还是制度的原因。
唐代虽然有科举制,但是大部分官员是通过“门荫”做官的,说白了就是靠拼爹。宋代则不同,宋代是中国第一个90%以上官员都由科举出身的时代。屁股决定脑袋,学文出身的,垄断了政治权力,凭啥要看得起行伍出身的老粗呢?
所以,中国重文轻武的谚语,全都出现在宋代:比如“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鼓吹学文好的,还是体制里混得牛逼的那帮文人。
而这帮文人内部呢,也有歧视链:进士看不起举人,举人看不起秀才,秀才看不起……没钱去读书的。有科举制在,就算你又有钱又有势,缺了文化,照样是土逼。
文士不仅鄙视学武的,还瞧不起搞科学的。堂堂一部《四库全书》中,有关“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的书,与哲学历史文学相比,少得可怜。而且这些知识,还一概归入“术数”一流,感觉是忽悠人的江湖郎中。
就算到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还是被看不起。1867年,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决定增设“天文算学馆”,教授西方天文学和数学。当时的道学家倭仁说,这些尼玛都是 “异端之术数”,外国的奇技淫巧,学了有啥用?
2.
后来呢?后来自然是被人家打趴下了,才知道科学有用。
不过,近代中国的知识人,总仿佛赌气的小孩子,干什么都要矫枉过正,非左即右,激进到死。不久前还是“郁郁乎文哉”,余皆“雕虫小技”。现在大清亡了,大家立刻又把所有的不好,都扔到传统文化这个大坑里。什么好呢?当然是“科学”!所以“赛先生”(Science),就成了五四时期的口号。不管懂不懂,先跟着念起来再说。
脑筋急转弯的国人这时认为:只有叫做“科学”的东西,才是真理。中国为啥贫困落后挨打?全是因为缺乏“科学”啊!
传统社会把“文”捧到天上,与圣贤书无关的“术数”都被骂得一钱不值。二十世纪又反过来:把“科学”捧到天上,没法用数理模型解释的“玄学” 都被骂得一钱不值。歧视的对象变了,歧视的模式没变。
“科学”这么吃香,大家都来凑热闹。小到卖保健品的,大到某些国家的领导人都自称是“科学家”。比如,一位前苏联的领袖就说他从事的“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XXXX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XXXX社会建设的科学。”
于是,“科学”秒杀了一切其他学科。自然、社会、文化,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来解决。据说,只要学了“辩证唯物主义”这门科学,就可以“掌握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小弟,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科学奇才,我这有本《XX原理》,一分钱送给你了。
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梁启超就发现:二十世纪的科学算是发达了吧?可是为何在世界大战中人类如此相互残杀呢?科学发明的机关枪,在索姆河战役的第一天,就夺走了六万人的冤魂。不谈原子弹,仅一战就导致2500万人丧命。科学是进步了,咋好像带来更多灾难了呢?
人们渐渐认识到:也许科学和人文社科是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各自不同的意义。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乃是两回事。科学可以告诉我们世界是个什么鸟样,却不能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个什么鸟样。科学给予人类能力,却无法阻止人类用这能力来互相操蛋。
3.
1952年,我国按照苏联模式,改革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法,是肢解原来的综合性大学,增加学科间的壁垒;让各个专业,老死不相往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专业院校,从文理、工程、医药、水利、农林、艺术,各司其职。比如民国时的中央大学,被拆散成了十几个独立的专业院校。
需要个拖拉机了,你就去修个拖拉机。领导需要个翻译了,你就去当个翻译。一切服从国家需要;个人兴趣志向啥的,不重要。这种苏联教育模式的目标,是为计划经济培训工具性人才,而不是塑造能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的通才。
大学的课程和视野,因此变得无比狭窄。学文学的不必看懂算法,学机械的也不用读《左传》。学科之间没有交叉,没有通识教育课,没有跨领域的学分要求。结果呢?当然是系科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我TM都不知道你在干啥,凭啥要看得起你呢?
不过,保存下来的学科还算幸运。不少学科,由于不符合苏联教育模式,被视作“资产阶级”学科——是的,在那个年代,学科也是分“阶级”的,有三六九等。五十年代初,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等等,都遭到了彻底的歧视——完全被取消。这些学科的教授要么被迫转行,要么被清除出大学,另谋出路。这算是学科歧视的极致了。
而侥幸留在大学里的学科,还没来得及互相瞧不起,就遭到了来自社会的歧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口号是““书读得越多越蠢”,“知识越多越反动”!管你啥专业的,只要腿上没泥巴,手上没老茧,都是歧视的对象,得老老实实接受贫下中农的改造。
4.
好在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中国迎来了伟大的复兴。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也滋生了新的学科歧视链。只不过,这时的歧视,不再是科举出身,不再是“唯科学主义”,也不再是阶级差别;而是有钱就牛逼。
在1952年被死亡的学科,比如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1978年后终于咸鱼翻身,如鱼得水。而与工程、技术、金融相关、市场转化率高的应用学科,更是大红大紫。
钱老先生在四十年代说:“理学院的学生看不起工学院的”。现在是反过来:做应用的看不起做基础研究的。为什么?学生工作难找,搞研究钱少事多,转化率低,政府企业也不待见,有啥牛逼的?
这种读书无用论,要深入批判。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理化生物天文,如果没有国家大力扶植,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不过,总能找到鄙视链上更困难的下游过把鄙视瘾——不还有文史哲嘛?理科的看看文科兄弟碗里的肉这么少,差点忘了自己也是要四处乞讨化缘才能活的。结果,尽管一个嫌一个浮躁不科学,一个笑一个狭隘没文化,这俩基础学科,其实都是在搞专业的同时,被专业给搞了。
不过,学科歧视链最最最底层的,还是那些到处问“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的弟兄们——在这个位面上,专业歧视算是和阶层歧视合体了。其实就在不久以前,人家还是“老大哥”,没鄙视“臭老九”就算好了。
学科歧视链中,还点缀着些性别歧视。君不见,女孩子都被期待去念文科,学了个理工科就好像嫁错了人一样。讲真,好多女性觉得自己数理化不行,很难说是真不行,还是被社会心理暗示给催眠了。下次再敢说人家理工科女博士是灭绝师太,师太一掌劈了你!
孔子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渣。哪个学科没有大牛和混子?没有辉煌和笑话?此起彼伏的歧视链,从来都不是学科本身的问题,出问题的总是背后的人和社会制度。话说回来,社会的变迁,考生的青睐,国家的投入,领导的关怀,这些个变量从来都如风云变幻、与时俱进,起起落落如同我国A股,哪里是人能预料的?
所以你能做的只是:继续搞自己的专业(被专业搞),让别人歧视去吧!(文/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