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正在位于南京的江苏大剧院东门广场举行。展览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借助人文、数字艺术和东方意境三个视角,通过微观到宏观的叙述,希望传达农耕文明演变为多元经济生态的丰富历程,探索长江流域的文化底蕴。
在展览的开始,艺术家王志鸥呈现了数字影像空间作品《天际流》。他将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相结合,在“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地势气象中,融入“数字奔流”的时代意象,长江之水循环往复,溯回从之。观众可寻迹长江之源溯游而上,体验长江之水的奔涌之姿,感受来自地缘深处的文脉回响。
以“天际流”作为开篇序言,展览“何以长江”从“通天河源·生命奇迹”“巴山蜀水:壹江共频”“云梦泽·日月岁新”“扬子春潮·江河湖海城”“奔流入海·河海同脉”五个主题切入,通过水、米、土、木、文、言、丝、茶、舟、桥等十个线索,构建起属于每一个人的长江。
长江一度是南京这座城市的边缘,但随着城市的发展,重要的商圈和住宅开始倚江而建,长江成为南京市民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元素。艺术在城市中同样也曾经是边缘和另类的角色,但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艺术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身为艺术策展人的卞卡在南京生活工作了多年,见证了当代艺术在这座城市的发展,他是此次长江数字艺术大展“江河湖海城”单元的策展人。“在‘何以长江’这个展览中,特别是在‘江河湖海城’这个单元,我觉得我们在论述长江时,是在谈论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中形成的新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塑造新的关于‘长江’的理念,是无数像我这样的个体经验的集合,”卞卡在采访中谈道。
《夜游记》杨泳梁;3通道4k数字影像;9分50秒。
在展览的“江河湖海城”单元,杨泳梁的《夜游记》用城市建筑的影像作为画笔,以宋代山水绘画风格为蓝本,创作出一幅人造与自然、历史与当代共生交叠的超现实城市影像。出生于江苏的艺术家董文胜为展览创作了一组“江河湖海”作品,以动态视频的形式呈现最能代表江苏段长江自然风貌的“燕子矶”、太湖第一胜地“包孕吴越”,以及万里长江在启东的入海口以及蜿蜒的古运河。刘建华的《气体》讨论了长江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作品由金属釉烧制的器物造型、四方体、喷雾装置三部分组合而成,装置中缓缓升出的白色雾气呈现出水元素的物态。卞卡认为,杨泳梁是影像艺术家,董文胜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刘建华则是雕塑艺术家。在媒介上,被影像环绕裹挟的空间中,刘建华的动态雕塑布局其中,动静相宜。“这次的展览一个特点是强调空间、数字图像和观众体验的融合,也就是追求这几年大家常说的所谓‘沉浸式体验’。所以从展览呈现的技术细节,到影像艺术家的设备参数需求,以及观众的感官体验都要一并考虑。”
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们展现了将人文传统与当代媒介相融合的各种探索。对此,卞卡认为,中国的人文传统有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内化为一种文化精神,无论表现的媒介如何变化,这种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强调诗书画的一致性,当代技术在这种传统精神下,其实也在不断地被归纳进入一个东方性的叙事里,”卞卡说道,以摄影为例,摄影术早年传入中国,就有摄影艺术家探索摄影图像的东方范式,比如郎静山与傅抱石,“在今天的杨泳梁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条道路探索的延续,即摄影的东方语言范式和都市性图像的表现。这种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在一代代艺术家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展览中,一些作品与传统诗辞有关,比如在邱志杰的作品中,诗辞以AR增强现实的方式出现,本质上秉承了人文画中诗书画的关联;董文胜研究摄影语言与清代书画家恽南田的精神的关联,此次的委任创作也基于这一点。
此次展览基于“长江”的地域展开,在探讨长江文化与地域经验的同时,透过数字艺术放眼世界文明。卞卡认为,如今我们探讨地域话题的方法本身,恰恰构成了某种世界性或者全球性的可能。“比如我们讨论水系,讨论生态、讨论人文传统,它必须来自一个具体的现实语境。所以不存在抽象的“世界”,它一定是具体的地缘话题的集合。”近年来,长江和南京的文化场馆有着不同维度的缘分,例如江苏大剧院和他曾任职的金鹰美术馆,都毗邻长江而建。卞卡表示,从这次的长江数字艺术大展出发,在未来的工作中,他计划以更多跨地缘的文化交流,持续推进不同文化对话和艺术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