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主题,250余位诗人,24小时不间断朗诵诗歌——一群诗人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迎接2024年的到来。
“诗歌24小时”活动今年已进行至第3年。策展人桉予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当代诗人们能有一份共同的美好的新年纪念”。
从2023年12月31日上午10时开始,至2024年1月1日上午10时结束,12位主持人各自选择一个主题,邀请熟悉的诗人进入直播间分享诗歌,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联系起世界各地的诗人和诗。每位进入直播间的诗人都会提名一个词语总结过去的2023年,最终由大家票选出当年的“年度语词”。
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诗人相聚于线上,让今年的诗歌24小时活动有了更多世界性的思考与关照。12位主持人分别在中国、中国港台、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地加入活动,嘉宾则来自更多不同的国家。
2023年12月31日,诗人李柳杨以“白日幻想家”开场,拉开活动序幕。李柳杨觉得,诗人并非一种职业,而是“喜欢做白日梦的人”对世界的期望和幻想。她邀请的诗人拥有不同的职业,有的是旅行家,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老师,有的在卖膏药……“但这都不耽误,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诗歌共同的期许和爱。”
2小时后,诗人苏笑嫣以“时间附耳轻传”为主题接力。这是她上一本诗集的名字。跨年也是一个“时间行为”,苏笑嫣相信近乎所有的诗歌本质上都是对于时间的倾听和诉说。她直播间中的18位诗人,都对“时间”主题做出了诠释和交流。
诗人李盲关注诗歌的沟通作用。他以“诗,作为世界之间的桥”为主题,邀请了17位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诗人参与朗诵。在朗诵中,诗是连接三地不同诗歌写作传统的桥梁,使人看到汉语在不同地域和历史文化脉络下最新近的震荡;同时,主持人亦与诗人们一起,在2023年末这个世界刚刚重启连结的时刻,设想文化、文学、诗歌作为沟通异域和他者的桥梁。
诗人起子则邀请了22位以口语写作的诗人,以“朝最挺拔的树走去”读诗。“诗歌存在的方式有很多,文字当然是一种,但声音一定是诗歌最接近本质的存在。口语诗人喜欢读诗,而不是朗诵诗歌。”起子认为在这样的现场,诗人用自己的声音把自己的诗歌读出来,是一首诗最为原汁原味的呈现。
0点跨年时刻,诗人陈宇荷邀请了使用不同语言创作的诗人进入直播间展现不同语种的诗歌的音乐性和意象的多样性,探讨“词语的喧嚣与沉寂”。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的诗人,语言也有不同的韵味。陈宇荷的诗歌则出自与德国画家Jan-Hendrik Pelz 的一个艺术合作项目,用坦白的形式向读者展现诗人内在的痛苦与孤独。
接力的诗人孙冬和应帆占据了2点至6点的时刻,他们邀请的诗人均是“海外组”。孙冬邀请了30个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诗人一起跨年。最后,诗人的家人们也加入进来、各展才艺。“从技术上来讲,这是一次相隔了一年的约会,我们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折叠处,在折叠成25份的屏幕上,写满了各自的感悟、期望、爱和拒绝治愈的宣言。我们的主题词是‘余波’。显然,我们在凌晨2点的秘密接触将在今后的一年中不断翻腾出记忆的余波。”孙冬说。居住于美国纽约的应帆则邀请了6位同样生活在纽约的诗人一起,以“我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好奇”分享彼此的诗歌与生活。
上午8;00,诗人张曼迪以具有祈祷色彩与人文关怀的“祝你平安”为主题,开始诗歌24小时活动的最后一场分享。她邀请了湘西民间唱诗人董明安为大家弹唱平安祈福歌,并全程为定居在北京、上海、浙江、深圳以及泰国等海外的诗人伴奏。
大多数诗人的年度词语是对过去一至三年的反思感悟,以及对2024年的全新展望。杨铁军的“希望”,梁小曼的“愈”,刘年的“不要怕”,胡桑的“甜蜜”……这些美好的年度词语,也给了大家温暖与力量。张曼迪认为,“时间可以愈合一切伤痕,但仍旧无法拔出我们心中的钢针,因为它已悄然无声地遁入诗人的场域。这是诗人不同于大众的地方,我们的使命好像从未消失,作为这个裂变时代的幸存者,我们永远都在患难中忍耐,默默记录,或悄悄祈福。”
最终,诗人们选出的“年度语词”是“苟”,和此票数几近持平的还有“活着”。“我觉得这体现了人们目前一种生存处境。” 桉予认为,“苟是一种状态。它是被动的,意味着局限。苟是一种态度。它又是主动的,意味着不合作。”
每一届诗歌24小时年度语词,都会制作成创意衍生品,寄给每一位到场读诗嘉宾。今年,主办方将会制作“苟贴”,寄给诗人们。“‘苟贴’是一页记忆,提醒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或许某一天我们会亲手撕下它。” 桉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