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年,哪些文学事件令你印象深刻?

2023年已经落幕。

这一年,是“纪念之年”。我们通过阅读,通过讲述,纪念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纪念波兰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哥伦比亚作家、诗人阿尔瓦罗·穆蒂斯的诞辰百年。

这一年,也是“告别之年”。大江健三郎、米兰·昆德拉、A.S.拜厄特……以文字跨越国界的他们,是我们精神世界里闪耀的存在。还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带来《呼啸山庄》的“百岁老人”杨苡、带来福克纳、卡夫卡的李文俊、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带来一束光的王智量、对文学批评永远充满激情的“德公”程德培、“故事只讲了一半”的万玛才旦……他们人已离去,但他们的文字,会在岁月的长河里得以永生。

这一年,还有许多新作问世。5月有毕飞宇时隔15年的长篇新作《欢迎来到人间》,6月有莫言的话剧新作《鳄鱼》,7月有阿来的散文新作《西高地行记》,9月有贾平凹交出第20部长篇小说《河山传》。不少青年作家的新作也让人惊喜,比如90后中,薛超伟的《隐语》、三三的《晚春》、李婷的《在小山和小山之间》、杨知寒的《黄昏后》、丁颜的《雪山之恋》、王苏辛的《再见,星群》、焦典的《孔雀菩提》、叶昕昀的《最小的海》、周于旸的《招摇过海》先后出版,几部作品皆有不错的销量和口碑。

这一年,文学界还发生了许多事。莫言、余华、王安忆等名家引起校园轰动,《狂飙》《漫长的季节》《河边的错误》《繁花》等影片从年头到年尾见证文学与电影的梦幻联动,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出,文学界热议ChatGPT的影响、素人写作和流量时代的文学“出圈”,余华成为首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的中国作家……

在2023年的日历即将翻过最后一页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国内这一年的几大文学事件。

文学进校园引轰动

王安忆与余华来到华师大


莫言走进复旦,与王安忆、陈思和展开对谈


校园是文学的摇篮,这在2023年有了最好的诠释。

先是3月26日,作家王安忆与余华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对谈“现实与传奇”。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据笔者观察,仅前一个小时华师大的视频号就吸引了16万人在线观看,一个小时后数据又飙升到40万人。

接着是5月17日,莫言走进复旦大学,与王安忆、陈思和展开对谈,这场活动开放报名不到一分钟,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到了11月20日,莫言和于和伟对莫言新剧本《鳄鱼》的临场演绎更让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直呼过瘾。这是莫言第一次表演自己写的鳄鱼,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如此文学热情,让人好像一下回到了1980年代——当时的校园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文学据点。就像王安忆说的:“那个时代很美好,就是谈文学。文学是我们最主要的事情。”


来自ChatGPT的“威胁”

视觉中国 图


在“汉语盘点2023”中,ChatGPT当选年度国际词。3月14日,ChatGPT4.0发布,引发了人们关于语言理解和书写的激烈探讨。对文学界而言,ChatGPT也是贯穿一年的热门话题。

今年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暨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开幕,也就在这个月,一篇名为《机忆之地》的小说在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消息,称这篇小说从笔名、标题、正文到配图都由AI完成。而在未提前知会评委的情况下,6位评审专家中仅1人看出了这篇小说由AI所作,还有3位评委为它投票推荐。

消息一出,人们不禁再一次为AI时代的人类文学感到担忧和焦虑。人工智能影响的不仅是文学创作,对文学批评、文学翻译乃至文学报道亦有影响。ChatGPT的到来,让很多人的书写变得无效。作家李敬泽表示:“我们需要重新站在文明和文学的原点上,思考我们如何成为真正的创造者一一既创造自我,又不断创造着世界。”


“创意写作”成立联盟

“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莫言发来祝福


今年五四青年节,《青年文学》发出了“现在出发·小说专号”,刊发的15篇小说皆为在校学生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的是,00后作家也在这期全国高校学子的小说专号中登场。

而就在“现在出发·小说专号”推出前一个月,“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也在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9所大学的相关创意写作机构联合成立,是一个全国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组织,指导单位为中国作家协会,秘书处设立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这也是全国高校首次为“创意写作”成立联盟。

“创意写作”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未来它会带来哪些文学新人和作品,它会如何作用于整个文学生态,都值得持续关注。


影视和文学神奇联动

电视剧《繁花》海报


从年初的《狂飙》到年中的《漫长的季节》,再到年底的《河边的错误》《繁花》,影视和文学一直能擦出神奇的火花。

由王家卫执导的《繁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分普通话版和上海话版两个版本,备受观众期待。数据显示,央视八套开播仅10分钟收视率就破了2。上海文艺出版社方面也透露,随着电视剧的开播,目前已加印了12万册小说。

而《河边的错误》无疑成为2023年文艺片里的一匹黑马,这部改编自余华先锋时期小说的电影给观众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在各大平台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的分析甚至超过专业影评人,让人直呼“高手在民间”。

年中的《漫长的季节》豆瓣收官9.4分,已跻身近十年最好的国产剧之列。这部剧的“文学策划”是85后东北作家班宇。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剧本身在讲故事,小说也在讲故事。我和辛爽导演达成一致的是,故事都只是我们的一个外壳,我们想借故事说出自己的话,说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说出我们的审美和价值。”

《狂飙》则是2023年初最受欢迎的一部剧。它和文学的梦幻联动在于——伴随《狂飙》的爆火,演员张颂文早前在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也被网友“翻”了出来。2014年,他在《读者:全世爱(原创版)》发表过怀念妈妈的文章《火柴天堂》;2017年,他在《天涯》第3期发表了散文《在心里点灯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特采访了张颂文当年的责任编辑。编辑表示张颂文的文字属于典型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那种,有些江湖气息,是那种在野的,新鲜的,让人眼前一亮,“其实所有的创作都是个人史。影视演绎也是一种创作,张颂文的表演估计也有他个人经历的影子在。”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出

澎湃专题:2023茅盾文学奖


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东西的《回响》。

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乌镇举行。莫言、毕飞宇、迟子建、麦家、刘慈欣等众多当代文学名家共同见证了这场文学的盛会,各大平台的播放总量更达到了十几亿。作家们的获奖感言,如孙甘露的“写作引领我们反思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令我们想象我们未曾拥有的”“荣耀很快就会消失,而那些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人,才值得后人永久地记忆”,让无数读者为之感动。

作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深受文学界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笔者也亲历了本届获奖作家线下签售会的现场。活动从11月17日下午四点开始,当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赶到现场,五条弯弯绕绕的大长队已等在那里。读者们有的左手右手各一大布袋,有的直接抱起一摞书,男女老少都对签书充满热情。当天下午的气温渐渐跌至十摄氏度,竟也有读者排得满头大汗。

还有一个插曲发生在年底。《收获》要出全年合订本时,发现今年6期双月刊中有3期接近脱销,合订本“合”不起来。脱销的3期杂志分别是第一、三、五期——第一期推出陈彦的《星空与半棵树》,第三期推出毕飞宇时隔15年的新作《欢迎来到人间》,第五期推出贾平凹的第20部长篇小说《河山传》,而陈彦、毕飞宇、贾平凹都是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文学“出圈”之问

IC资料 图


从人文漫谈节目《文学馆之夜》到《我在岛屿读书 第二季》再到茅盾文学周,这一年,人们对于文学的“出圈”“破圈”也有了更多的追问。

文学界普遍认同,当下热议的“出圈”和“破圈”其实是一个历史命题的遥远回声——借助这些提法,试图在流量时代重返文学曾经拥有过轰动效应的历史阶段,比如五四时期,比如文学能产生轰动效应的1980年代。

在今天,“万物可直播,人人皆主播”。有评论者认为,“出圈”是好事,但真正的效果有待检验。在目前的算法里,只要点进去,哪怕看一眼就关了,也会被算进数字里。在“万+”点击量背后,文学是否有真正走到观看者的内心,恐怕是更耐人寻味的问题。

亦有评论者认为,所谓“文学的黄金时代”,恰恰可能是“非常态的时代”。与其焦虑文学是否出圈,不如承认文学的小众性和独立性,与其为“出圈”“破圈”焦虑,不如先把圈子里的事情做好。


“素人写作”深受读者喜欢

素人写作


近年,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书写自我和他人的故事。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行各业,比如农民、矿工、医生、老师、司机、外卖员、快递员、保险代理人、公务员、程序员、检察官等等,他们的写作,被冠以“素人写作”之名,已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

尤其在2023年,王计兵的《赶时间的人》、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杨本芬的《豆子芝麻茶》等作品陆续问世,深受读者喜欢。《赶时间的人》和《我在北京送快递》上榜豆瓣2023十大年度图书,《豆子芝麻茶》在豆瓣2023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排在第二。

另据出版方透露,微信读书上有20万人阅读《我在北京送快递》电子书,喜马拉雅的有声书目前也有73万听众;《豆子芝麻茶》虽于2023年10月出版,目前发货已5.5万册,上市一个月就加印了,目前正在准备三刷。

“素人写作”之热也让我们思考:他们是谁?他们的作品为何受到这么多读者的喜欢?这一现象本身会给文学界带来什么?

余华成为首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的中国作家

余华成为首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的中国作家


今年12月,老牌文学刊物《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的“作家访谈”栏目发表了对作家余华的专访。这是中国籍作家第一次登上《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其中就包括3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余华的这篇访谈发在“小说的艺术”的第261期,由著名译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采写,内容既涉及余华的早年写作经历、文学师承以及文学观,也有对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文城》等具体作品的追问。据《巴黎评论》系列中文出版方99读书人透露,他们争取将这篇访谈收入最新一本简体中文版《巴黎评论》,也就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8》。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