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墨相遇洛阳文物:观见美术馆展跨年水墨

古都洛阳亦被称作神都、洛邑、洛京,据说有十三朝皇帝在此建都,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也熏染了这里的水墨艺术。2023年12月30日,一个名为“六法·清欢”的吴非跨年当代水墨画展在洛阳观见美术馆对外展出,展出的水墨作品中,不少是以洛阳当地出土的文物俑等为题材,且见出当代人的情感与悲欢。

洛阳观见美术馆展出现场


洛阳观见美术馆展出现场


生于1962年的吴非是洛阳人,曾任洛阳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在深研文物的同时,吴非一直致力于水墨艺术的创作,而其中,更多融入了他对于洛阳文物研究的感受。展出的作品中,一部分是传统文人水墨的一路作品,有松下沉默的高士,有水边独行的文人,相似的是,高士的神情似乎不无孤独苦涩处,见证着画家这些年的一些心境;而在另一些直接描摹汉唐文物的水墨作品中,更多融入了画家个人的经历和情怀,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的思考。其中的一幅作品中,洛阳著名的龙门石窟佛像与汉俑唐俑错杂一纸,其间或游走云纹,或古造像间的莲花,或不知名的粗砺线条,或恍恍惚惚的色彩,右上画有一手,托着一残破的石塔,旁边是几个数字——“2022"。

展出作品现场


展出作品局部


“面对所有的荒唐和我们与生俱来的愚蠢,人性的幽暗和灵魂的光彩同样让我感动,它所构成的人间美景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人世间,悲欢、冲突,挣扎,乐与苦都写在面孔的沟壑里,我希望这是人性的光芒。所看到的每一张脸就是一面镜子,我执念于享受所有的一切。我画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会带出情绪,过程中有说不清的幻象,我挺在意表达出这个图像,挥之不去。”吴非说。

展出现场


对于这些水墨与文物“相遇”的画作,用知名画家刘庆和的话就是,一座古都,有着太多的故事,尘埃积淀,往事沧桑。时代向前转动着,文化的重量轮回叠加,难以停下。活在今天的时段怎样在这种惯性的转动下找寻停靠的地方。可以想见,当游人已去,夜深人静,吴非躺在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辟邪”脚下值班守夜的人,自然要看到了时空倒置或说继往开来。厮守在这些见证旁,过眼烟云、躯壳游荡,拒绝又审视着今天的文化中心和喧嚣时尚。吴非的心中,该是装满了重量。

“十年之后,因为画展再在洛阳与吴非相聚格外感慨、欣喜。”专程从南京赶来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正民说:“吴非的画展,每一次都有变化,每一次都是对人生的新认知。平日里司空见惯的物品经过对生活经历的反思,通过内省最终用画的形式来呈现。”

展出作品《阿罗汉宝像》


展出作品《不可再现的梦境》


展出作品


在来自上海的画家余启平、宋克西、艺术评论家石建邦等看来,吴非的作品有着静气,这与他对于洛阳文化历史的深研有关,也与他在洛阳博物馆的工作相关。“他笔下的文物,让我想起莫兰迪所画的静物。”余启平说。

策展人段小兵认为,吴非的作品在造型与笔墨中体现人物散淡的风情,用笔率意古拙,直取魏晋清欢意趣,散怀于山林之中。

“在我们忙着世事的时候,老吴在静心搞创作,他没有把洛阳厚重的历史讲得很沉闷,而是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画家、洛阳市美协主席张建京说,“看似漫不经心的线条表达的恰到好处,因为有传统技巧的积淀所以心境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展出现场


展出海报


画家吴非


对于创作,吴非自己说:“在我的认知当中,绘画应该是表现我们现实中看不到的场景,这样才能离灵魂更近,因为只有你进入其中,才能作为绘画的主体,如果只是再现所谓真实的表象,便不能成为精神的承载媒介,这样,画家所具有的只是工具的属性,这样的过程往往会被技术所替代,尤其在当下,AI技术的完善增加了这种可能性。人类在所掌握的知识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往往会约束我们的感知和想象力,而不合逻辑的想象力对于锐化我们的感知非常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所看到的事物只是表面的,真实的东西往往是藏在它的背后。绘画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些看不到的真实的东西。禅坚信我们的生活是被逻辑所划定的,‘桥流水不流’就是在颠覆已有的逻辑规则,让我们保持本有的自由。”

(本文部分发言记录据“在洛阳”)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