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方抱羔羊男孩“相遇”宋画图式中的村童

“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当下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除了达·芬奇油画《头发飘逸的女子》和明代唐寅代表作《秋风纨扇图》等明星展品的对比,还有诸多展品值得细读。作为上博首个东西方绘画艺术对比展,对照着看达·芬奇式艺术家”卢伊尼笔下男孩与动物玩耍(《男孩与羔羊》)和中国画家笔下嬉戏的村童,以及赵雍《 长松系马图轴》与达·芬奇笔下的马匹,也饶有趣味。

《男孩与羔羊》,1520年代 伯纳迪诺·卢伊尼(约1480-1532年) 米兰盎博罗削美术馆


这幅作品属于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最古老的核心藏品之一,也是米兰大主教费代里科·博罗梅奥曾拥有的作品。作为创始人,博罗梅奥在其建成后,于 1618 年将本人拥有的藏品都捐赠给了该馆。

博罗梅奥非常推崇这件作品,它被认为是卢伊尼最好的杰作之一。这幅作品被认为创作于16世纪20年代,属于画家职业生涯晚期。卢伊尼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达·芬奇式艺术家”,更是一个拥有丰富经历的伦巴第画家,他曾在威尼斯腹地、布拉曼蒂诺的米兰以及诺瓦拉和科莫之间的西阿尔卑斯山地区生活过,深受高登齐奥·法拉利影响。因此只有卢伊尼晚期的绘画特点,才坚定地遵循着达·芬奇的肖像和色彩模式。同一时期,卢伊尼与弗朗切斯科·梅尔齐相遇。1520年,梅尔齐带着达·芬奇的壁画草图、素描以及手稿从法国回到米兰。

达·芬奇对卢伊尼的影响充分体现在这幅作品主题上:孩童与动物玩耍,在这幅作品中表现为一只羔羊,象征了孩子的救赎。男孩脸上的微笑及细腻的渐隐法运用,亦可看出达·芬奇早期(1478-1480年)和晚期风格对他的影响。

这一画作可以与明代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中的婴戏图相对应,此次展览选出的《临宋人画十五开册》中的六幅都在题材上与达·芬奇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画家的作品对应。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其一),约1520年  画婴戏图,三名小儿,一人敲鼓,一人作皮影戏,一人观戏。


《临宋人画册》凡十五开,题材涉及了山水画、花鸟画、仕女图、文人画、界画、鞍马等,乃为仇英临摹宋人的集成之作,画风皆为典型的南宋院体风格,而其中数开现在尚可找到宋画原作,两相对照,确实可见仇英落笔乱真的妙技。

《火炮发射场景和一匹马》 1503年《大西洋古抄本》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 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


上面达·芬奇这页手稿上有一道明显的,可能是达·芬奇自己留下的对折痕迹。猜测达·芬奇最初用打开的整张纸来构思这个复杂而精致的画面——几门火炮从雉堞墙后射出如冰雹般的炮弹。这肯定是城堡被围困时使用的一种防御武器。手稿的军事主题也能从它背面的内容中得到证实,其中达·芬奇反向研究了一套用于破坏城墙以及穿透防御工事的装置。

后来,在这页手稿的原始用途减弱后,达·芬奇将其折叠起来,并在左侧用“铅笔”绘制了一匹脱缰之马。 这个形象几乎可以肯定是为已遗失的《安吉亚里之战》所作的木版画习作(1503-1506年)。正如其摹本证实,在描绘米兰和佛罗伦萨军队的战斗中,一匹马会以同样的姿势出现在这一戏剧性的场景中央。

在该页的背面,还有两条男性大腿的“铅笔”素描,它们应该出现在正面内容的旁边或略微靠后的位置。

一般认为这幅作品创作于1499年至1502年之间,彼时,卢多维科或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儿子切撒雷·博尔吉亚,都可能要求达·芬奇提供此类军事知识服务。

(传)赵雍《 长松系马图轴》 ,约 1360 年 ,上海博物馆藏


赵雍,字仲穆,赵孟頫次子,以父荫入仕。赵雍善绘人马、山水,还可画竹。他的绘画才能受到了元廷赏识,多次应召为宫廷作画。

图绘两株大树下圉人闲倚树石休息,他袒胸露腹,咧嘴微笑,正扭头望向画外,举起右手作招呼状,似乎正与人交流。古时执掌养马放牧事宜的职官名“圉人”,也称“奚官”。画中圉人身着唐代衣冠,此形象或为传移模写而来。前景巨松下有三匹宝马,角度或正或侧,花色不同,姿态各异。其中一匹黑马以缰绳系于松树上,正昂首扬蹄,马鬃飞扬空中,反映出它猛然抬头的劲力,令人联想起传为唐代画家韩幹的《照夜白图》。13世纪至14世纪,元代出现了又一座鞍马画高峰。本幅虽有赵雍款印,实系后添,可视为赵氏传派之作。

(传)赵雍《 长松系马图轴》(局部) ,约 1360 年 ,上海博物馆藏


《火炮发射场景和一匹马》(局部) 1503年《大西洋古抄本》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 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


马匹在中外古代世界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和交通工具。中国皇室和贵族对马极其重视,从而发展出强大的绘塑马匹的艺术传统。古代欧洲宫廷也喜好表现马,中外皆有御马或君王骑马像传世。达·芬奇为了在米兰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宫廷谋得职位,曾认真研究马的动态和解剖结构,“为米兰大公创作青铜骑马塑像”便是其毛遂自荐的方法之一。本幅中国画家捕捉马的动态瞬间与达芬奇画笔下对马的科学分析相映成趣。

《腿》,约1524-1525年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佛罗伦萨博那罗蒂之家


这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人体素描,创作时间可追溯到16世纪20年代,属于四幅风格一致的作品系列中。当时米开朗基罗受教皇利奥十世委托,正投入在圣洛伦佐教堂内新圣器室的设计工作中。他笔下的这幅左腿姿势与其寓言性雕塑《夜》中对应的姿势十分相似。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寓言雕塑《夜》(资料图 非本次展品)


在《腿》素描中,米开朗基罗的笔触快速而坚定,他用局部勾勒的方式突出了前景中腿部的肌肉线条,而另一条腿呈弯曲状,轮廓简洁有力。这幅作品与其他三幅素描一起,证明了米开朗基罗在解剖学领域的高超能力。

《杂画人物图册》其一 郭诩(1456-1526年后)1503-约1507年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


《杂画人物图册》其一 郭诩(1456-1526年后)1503-约1507年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


郭诩,字仁弘,号清狂,斋名二梦、梦徐亭等,江西泰和人。明代中期肖像画家,擅画古先圣贤,多参古法,笔力劲健。与沈周、吴伟、杜堇齐名,闻于海内。

《伏羲画卦》《洞宾醉酒》选自《杂画人物图》册中,为郭诩人物画传世佳作。《伏羲画卦》源于上古创世神话;《洞宾醉酒》则与宋元全真教兴盛背景下,《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瑶池会》等道教题材杂剧流行有关。图中的伏羲与柳树精,造型准确,气韵生动。郭诩以行草书笔法来勾勒人物骨骼肌肉,线条之中方圆并用,骨肉停匀,体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西方同时期米开朗基罗同样擅长对于神话和宗教类题材创作,如《创世记》《杜利圣家族》等。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科学思潮的崛起,以列奥纳多·达·芬奇为首的西方画家注重人体解剖的理性呈现,同时期的中国画家则更关注笔墨趣味的诗意表达。

配备四把十字弓的机械 约 1485-1487 年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年)《大西洋古抄本》 1070r 页(前 387v-a 页),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


这件机械装置由一个大型齿轮组成,齿轮绕着一个由横梁系统支撑的水平固定轮轴转动。十个人(图中左上方)站在齿轮上,在旋转时踩动齿轮,借助他们的力量推动装置的运行。轮内配有四把十字弓,由装置旋转带动的绳索系统拉动。一个人坐在轮内,当齿轮旋转到十字弓的发射位置时,他就射出相应的弩箭。几根横梁拼接而成的倾斜平面成为一个防御结构,装置和人都受到它的保护。

由于炸弹和火药的广泛使用,这些装置几乎没有实用性,它们是否投入到实际使用也值得怀疑。达·芬奇构思这些装置很可能是为了探索和锻炼,为了让观众,尤其是当时的权贵们,在看到这些发明时产生惊奇感。

佚名《 闸口盘车图卷》, 五代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旧传卫贤所绘,北宋《宣和画谱》著录。卫贤(公元10世纪),长安人。南唐后主李煜时为内供奉。善画台阁、盘车、人物等。尤以界画见称于时。款署“卫贤恭绘”虽系后添,然图中建筑、服饰、笔墨,尚存晚唐、五代特点,为 10 世纪中叶风俗画杰作。

该图描绘了官营磨坊生产的宏大场面,人物繁多,建筑精细。五十余位人物穿梭其间,或磨面扛粮,或行乐饮酒,熙熙攘攘,雍雍穆穆。其中彩楼、欢门、酒帘、独轮车,详尽严谨,可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相互印证,富于理性精神。图中的水磨与水击面罗,展现了古人对于水力应用的杰出成就。

佚名《 闸口盘车图卷》(局部), 五代 ,上海博物馆藏


配备四把十字弓的机械(局部)约 1485-1487 年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年)《大西洋古抄本》 1070r 页(前 387v-a 页),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


欧美史学家将水磨视作中古时期文明的象征,认为它代表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水平。机械动力学的探索,将自然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影响深远。水力应用的源头几乎同时产生于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希腊,中国古代在水力应用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千年。《闸口盘车图》卷即是唐宋时期水利兴盛的实证。随着文人画趣味的普及,明代画家对于客观事物的探索更强调文学性及抽象性。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画家,则注重科学、理性的表达。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选六开)》,约1520年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周臣弟子,擅临摹古画,落笔乱真。工画仕女,山水又有粗简一类。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选六开)》,约1520年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选六开)》,约1520年


此套册页《半间秋光》《羲之写照》《村童闹学》三开设色人物画。第一开画仕女镜前自照,是女性自我观察的图像表现。第二开作士人持卷闲坐,身后画屏上悬挂其画像一轴,表明古代画像的展示用途。第三开作学堂间隙,老师伏案酣睡,学童嬉戏打闹,一小儿俯身回顾,为老师画像。这三开描摹细致,人物衣纹略用颤笔,近周文矩风格,陈列精致。后两开与肖像画的绘制与功能具有紧密关联。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选六开)》,约1520年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选六开)》,约1520年


仇英《临宋人画十五开册(选六开)》,约1520年


另三开《嫔妃浴儿》《傀儡牵机》《三顾草庐》工笔设色。第一开作浴婴图,定格了妇人手捏婴孩鼻子的瞬间,情态生动。第二开画婴戏图,三名小儿,一人敲鼓,一人作皮影戏,一人观戏。两者是中国绘画传统中以母子和儿童为描绘对象的常见主题。第三开作山坳村舍前,两队兵马驻足,一人鞠躬朝拜。此册各开有项元汴(1525-1590年)藏印,是画家仇英晚年客项氏时,受其委托所作的古画摹本。

《白描道君像图卷》梁楷(活动于 12-13 世纪)约1204年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梁楷,祖籍东平(今山东东平),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善画道释、人物、山水。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任画院待诏。梁楷人物画有多种面貌,此为细笔一路。作为贾师古高足,这一脉可由其师溯至李公麟。另一种为“减笔”风格,以细笔精绘面容,身形和衣纹则以寥寥粗笔勾勒,颇为率意。还有一类作品偏重墨法为“泼墨画”,被认为开明清写意画先河。

梁楷《白描道君像图》(局部)


画心有五道纵向折痕,知其原为道教经折扉画,后裱为手卷。学界对画面所绘道教主题的具体内容尚有不同意见,有研究认为其所绘为天宫上界尊神、人间布施及忏悔赎生、地狱往救主题。

《军用临时桥梁》,约1483——1485年 列奥纳多·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55-r页 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和美术馆


达·芬奇在这页手稿中描绘了两座正在建造的飞桥,并附有与之相关的说明。没有分枝的小树干组成两座桥的边梁,其上或单独或成对地绑有支撑这些边梁的X型木叉。达·芬奇只在其中一座桥上进一步展示了简陋桥面的初步构造。

手稿上方边缘处的文字写道:“建造。如何建造一座用于快速撤退或追击敌人的临时桥梁。”中央的文字写道:“当木材的两端翘起,一个人必须站在它们上面,用自己的重量平衡它们。”而下方则写有:“这座桥的建造既方便又快捷。如我们所见,它由六个木叉固定的六段木材组成。然而,当我们把木材固定在木叉上时,木头的两端会由于自身重量向水面弯曲。因此有必要用一个千斤顶把这两端撑起,以便我们能依次建造木叉。”

《垂虹桥图页》沈周(1427-1509年)约1480年 上海博物馆


《两江名胜图》册之《垂虹桥图》页,是与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基奥(1435-1488年)同时代的苏州画家沈周所作。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江苏苏州人。不应科举,以诗文书画为事,山水师元四家,上参董、巨,兼及马、夏,融南入北,开创明代中期文人画“吴门画派”,影响深远。

本图描绘了苏州吴江的垂虹桥。垂虹桥始建于北宋,其后累经修缮,至今仍存。跨越吴淞江东西,气势宏伟。吴江为古时交通要道,游客商贾,往来如织,历代文人留下了诸多歌咏垂虹桥的诗作。吴江八景之一的“垂虹夜月”即因此而得名。列奥纳多·达·芬奇拥有桥梁设计师的美名,其手稿中留存有一些设计方案。

佛罗伦萨地区与吴门地区,可谓代表15世纪东西方的两个艺术文化创作中心。明代中叶,苏州渐成全国文化的中心,当时引领画坛的“吴门画派”便诞生于此。 

沈周系“吴门画派”领袖,他是文徵明的老师,也影响唐寅、仇英等人的创作,甚至影响苏州画坊的制作风格。一如彼时的佛罗伦萨,它是文艺复兴的中心,韦罗基奥的画室即在佛罗伦萨。作为“佛罗伦萨画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画室培育了列奥纳多·达·芬奇、波提切利等诸多后来的文艺复兴大师。

【注:本文据上海博物馆展览配套图录《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集》(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整理,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