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鸟人”的乐趣与……燃烧的激情

《看尽天下鸟:父与子的观鸟人生》,[美] 丹·科佩尔著,秦颖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5月版


读美国户外运动、自然荒野和探险活动作家、《国家地理探险》杂志特约编辑丹·科佩尔(Dan Koeppel)的《看尽天下鸟:父与子的观鸟人生》To See Every Bird on Earth: A Father,a Son,and a Life Long Obsession,2005),感受很深的首先是一种激情燃烧的观鸟者人生和贯穿其中的父子情深,其次是在观鸟者科佩尔家族背后的犹太民族历程中的那种极具个人性的精神经历。

作者的父亲理查德·科佩尔作为一位超级“鸟人”——Birder,观鸟者(bird watcher)的简称——在美国观鸟界大名鼎鼎,他的观鸟数超过了七千种。他的一生经历过颠沛流离、起伏波折的生活,却始终保持着从少年起就自然萌发的观鸟“初心”,怀着“看尽天下鸟”的理想,执着严谨地记录、编目、分类和书写整理观鸟清单,成就了一段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的观鸟者传奇。即使对于尚未加入“鸟人”队伍的普通读者而言,那种在独特的痴迷与执着中回归自然、挑战困难的乐趣与燃烧的激情也同样引人入胜,会对热爱自然与尊重生命产生更深的体悟。

作者丹·科佩尔通过与父亲的对话、阅读和整理父亲的观鸟笔记、学习和阅读美国观鸟文化与历史的众多著述,生动地探寻和展示了父亲一生对观鸟的痴迷、在理想与生活之间的挣扎和矛盾,在这过程中的父子情深尤为感人。作者在“致谢”中说自己的好奇心、原则性和自强自立的勇气都来自父亲,这是当父亲的最大成就。在书中作者也剖析了父子之间的亲近、疏离,最终理解了父亲。写在“序”中的这段话是对父子之爱的深刻表述:“我知道父亲不会赞同我书里的所有内容,也不会赞同我总结出来的驱动他疯狂追鸟的许多结论,我所披露的一些事情他也可能会不高兴。但这就是爱的本质,尤其是父子之爱。在经历了如此之多困难、痛苦,终于成功之后,父亲留给我了丰厚的遗产。我并不想抬高它,将之理想化。父亲的故事是有苦有乐的真实人生,唯其如此才更美丽。”(第5页)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译者也是观鸟爱好者。作为资深出版人的秦颖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联想和重温的著作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耶路撒冷三千年》《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伊甸园之门——20世纪美国文化》等,他认为这不仅是一本观鸟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人寻找生活的目的、发现生命的意义的叙事,折射出近80年美国社会的历史。(译后记)我认为这的确是阅读这本观鸟人故事的时候不应遗忘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今天……作为犹太移民的理查德·科佩尔的家族故事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犹太移民精神史的真实切片。

我相信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喜欢看到鸟儿,在文艺作品中的鸟儿往往是自由、活力、生命、春天的最富美感的象征符号。但是在普通人对鸟儿的喜欢与真正的观鸟人之间,还是有着知识上和体验上的重要差别。对于像我这样虽然从心底里极喜欢鸟儿却从未真正有过追鸟、观鸟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看尽天下鸟》是了解“鸟人”事业的很好的入门读物。

像理查德·科佩尔这样的“鸟人”(他们喜欢这个称呼)都是心无旁骛、争强好胜的观鸟者,以“超级记录者”闻名。全球已知鸟种大概九千六百种 ,约有两百五十人见过五千种;一百人见过六千种;见过七千种的那十二人,正在向八千种冲刺;八千种这个成绩,只有两位“鸟人”问鼎,目前仅一人健在。这应该是到2005年该书出版之前的记录。译者在注释中补充说,关于全球鸟类的数量,一般来说约有一万种;目前世界上目击鸟种最多的人为英国的乔恩·霍恩巴克(Jon Hornbuckle),已达九千六百种(序,第2页)。要知道的是,观鸟超过七千种意味着什么——美国和加拿大的鸟类只有区区九百来种,因此你要远涉重洋到这个星球最僻远的角落寻找;你得具备非凡的素质——专注执着、特立独行、着道入魔,甚至抛弃一切羁绊——家庭、事业以及其他爱好(同上)。说实在的,“鸟人”真的不容易当:“这需要策略、金钱和时间,有时候还很闷、很危险,常有荒唐可笑的事情发生。观鸟活动潜藏的‘游戏’里包含了错综复杂的方法、规则和竞争。曾有‘鸟人’因为作弊而被踢出圈外,有的为目击记录的标准之争而两败俱伤。现代的观鸟,看见并不是获得认可的唯一方式,如今多数‘鸟人’已经将听到叫声列入记录当中。‘鸟人’自己的清单也在不断变化,会经常更新和分类:流水账似的记录,会按照年份、区域、类群、科属以及所有可能想到的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序,第4页)在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热爱,更需要有在一生中始终燃烧的激情。

应该说,在每一位超级“鸟人”的身上燃烧起来的激情都有各自的精神驱动力,这也是丹·科佩尔在书中思考和论述的关键问题。“我试图去理解父亲不断燃烧的激情:为什么?为什么要计算观鸟种数?接下来的十年间,我一直想找出答案。这追问又引出了更多的问题,涉及科学、个性和欲望。父亲颇有才华,纵观他的一生,却多不能如其所愿。他唯有通过观鸟、整理记录和清单,就像园丁养护花草来摆脱内心的失望和忧伤。……观鸟清单数字每一次的增加,都是那颗深藏不露的心灵的凯旋,因为,它不仅仅见证了‘魔怔’的正当,也见证了优雅和荣耀。”(序,第3页)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观鸟行为背后潜藏着一种“清点”与“清单记录”的心理追求:“若要将超级记录者的追猎行为归入某种行为方式,那就是要清点一切的强迫症。父亲会清点他读过的书和品尝过的奶酪。我还碰到过这样的清单记录者,他们统计坐过的飞机、喝过星巴克咖啡的州郡以及各种奇遇。看尽天下鸟,是一种古怪,甚至可能是悲剧性的追求。”(序,第2页)说到“强迫症”,听起来有点残酷,其实只是对追求实现理想的执念的一种心理性格的描述。准确来说,“父亲和超级记录者们不只是在追求数字,他们也是在追求生命本身的意义”(序,第3页)。这才是超级“鸟人”的激情在其一生始终燃烧的根本答案。

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观鸟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英国作家、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1862-1933)是一位在一战时期的欧洲政坛上受到信任和尊敬的政治家,同时也是热爱自然、喜爱观鸟的“乡野之人”,写过《鸟的魅力》(The Charm of Birds,1927)。他对观鸟的乐趣有过十分动情、同时也颇具专业性的描述。他说鸟儿天生具有吸引力和不同寻常的品质:首先,会飞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欣赏的事情。不同种类的鸟儿有不同的飞行姿势,一个鸟类专家仅凭鸟飞行的姿势就能说出它属于哪一类,他谈到海鸥那种轻快的、长距离的飞行和啄木鸟那种忽高忽低的笨拙的飞行;其次是鸟儿的羽毛颜色绚丽多彩的,为什么不同种类的鸟儿其羽毛的颜色会有多种不同的变化,就是很迷人的问题;另外就是鸟儿能产下色彩各异的蛋,能利用不同的材料筑出造型各异的巢,他说长尾山雀应该获颁一枚筑巢奖章(爱德华·格雷《自然的快乐》,姜智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13页)。还有更重要也可能是最吸引人的品质是一些鸟儿有歌唱的天赋,能听懂鸟儿的歌唱的人会无比快乐。“每年春天,我们不仅可以从它们的第一次歌唱中得到快乐,而且一想到它们在我们听到其歌声之前完成了不同凡响的旅程,多少会让人感到有些罗曼蒂克的浪漫色彩。”(21页)格雷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鸟儿具有其他生物所无法比拟的表达自己愉悦心情的能力,当然,人类除外。……大家一定熟悉云雀的飞翔和歌声,而这正是一个明显的鸟儿表达快乐的例子”(27页)。更有意思和更为感人的是,格雷对于人类与鸟类的关系有一种深切的伦理关怀。他认为观鸟的人应该要让鸟儿对人类有信心和有信任感,“因为野生鸟类极为腼腆,有害怕人类的天性,使我们不可能完全自由地观察它们,除非你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向它们证明人类并不是它们的敌人。只有这样,你才可以享受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的乐趣,观察它们羽毛的颜色、它们的迁徙活动、它们的求偶方式、它们的腾飞高翔,以及所有使它们美丽而有趣的事情”(139 页)。会飞、会筑巢、能展示绚丽的色彩变化、会动情地歌唱快乐——格雷说出了鸟儿非常贴近人类情感的那些重要特征。丹·科佩尔在他的书中也说过,“达尔文用雀类来演示他的理论,因为它们活泼好动、绚丽多彩、鸣唱婉转,演化特征不容易辨识。这也是鸟类广受喜爱的原因。人们为这种飞翔、歌唱、筑巢和打斗的生物着迷,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序,第4页)

或许正是与跨越远距离的飞翔、带来春天信息的歌唱等特征引起的情感和想象有关,以鸟类图像为主题的邮票同样成为备受关注的鸟文化现象。丹·科佩尔在《看尽天下鸟》的目录页之后首先就是“鸟类邮票说明”:“只有当鸟出现在你的邮件上时,你才会留意它们。鸟类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邮票主题,而克里斯·吉宾斯在集邮界的地位, 相当于观鸟界的顶级记录者。自1970年起,他收集了超过12140张鸟类邮票,包括2950个种类,并根据理查德·霍华德和阿利克·穆尔的《世界鸟类名录大全》对收藏进行分类编排。”在我的记忆中,曾经收到的贴着鸟类主题邮票的邮件都是来自国外的,可惜的是没有好好保存起来。收集和整理鸟类主题邮票的达人同样也是“鸟人”,同样需要有燃烧的激情。

说到邮票上的鸟类主题,顺带可以谈谈观鸟者绘制的鸟类图像。十九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鸟类学家丹尼尔·吉劳德·爱略特(Daniel Giraud Elliot,1835-1915)于1873年在伦敦出版的《极乐鸟志》(A monograph of the Paradiseidae,or birds of paradise)有三十七幅手工着色插图,这些华美的鸟类水彩画由约瑟夫·沃尔夫(1820-1899)绘制,后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丹·科佩尔在他的书中提到从法国移民到美国的让·雅克·富尔热·奥杜邦绘制的鸟类图像受到亚历山大·威尔森(Alexander Wilson , 1766-1813)的赞扬,威尔森的九卷本《美洲鸟类学》(American ornithology, or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birds of the United  States)于1808年开始陆续出版,“这夸赞让奥杜邦很受用,可他私下里还是嘲笑威尔森的画作呆板、不自然”(32页)。作者没有写出奥杜邦为什么嘲笑威尔森,实际上其原因是“威尔森绘制的往往是鸟类的侧面,极少或根本不画背面,这是19世纪早期的典型画法”(拜恩[Baione,T.]编著《自然的历史》,傅临春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127页)。奥杜邦后来出版的《美洲鸟类》中的图像都是根据实物写生,为野生动物的绘画确立了标准。

从观看与记录的行为来看,这是人类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基础,既是最古老的同时也是延续到当下的文化行为。丹·科佩尔从生态系统不停地涨落变化的角度谈到编写观鸟清单的乐趣与意义:“无论对象是鸟、蝴蝶、兰花还是蜘蛛,任何新发现或刚灭绝的物种都必须写下名、记下数。此外还有一个较隐晦的乐趣,那便是这如潮汐般的变化——物种的盛衰与迁徙——酷似我们人类最为珍视的东西,即构成我们生活(乃至命运)的主旋律。”(28页)但是许多观鸟人的起步并非由于先有这种理性的认识,而更多是由于与鸟儿的某一次相遇、亲近,就不自觉地迷恋上了。就像理查德·科佩尔的观鸟事业始于1947年纽约周边的沼泽、森林和湿地,那是因为在纽约市皇后区邱园山周边的灌木丛中发现了几处褐弯嘴嘲鸫的窝,这就成了他观鸟的起点。

其实纽约地区的观鸟活动早在1920年代就由于四个住在布朗克斯的观鸟野孩子发展出一个观鸟精英团体,成为一项可以展示趣味、知识、勇气、毅力、竞争能力和荣誉的都市亚文化运动。他们会对自己的队友和其他团队的竞争对手互相拷问:看到了什么鸟、在哪里看到、关键特征是什么、飞行姿势怎样、如何鸣唱、体型多大……?假如有人敢于撒谎、造假,一旦被识破就会被列进黑名单,永远被排除在这项活动之外。勒德洛·格里斯科姆也是来自布朗克斯,他成了纽约观鸟精英们的精神导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助理管理员、1923年出版的《纽约地区鸟类》的作者。他不断刷新了大都市区域年度观鸟最高纪录,仍然总是试图超越自己,他的努力一直持续到了1950年代。

但是理查德·科佩尔的观鸟人生却无法任由自己的爱好一路发展,而是充满了更多情感与理性的折磨。他的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能够过上正常的也较为体面的生活,因此他只能在家庭责任与个人热爱之间不断寻求兼顾。在成为医生和娶妻生子的人生旅途上,他一直无法割舍对观鸟事业的热爱与激情。似乎是时代的变化有意成全他的心愿,六十年代美国文化潮流的变化、在越南战争期间入伍的经历、反战运动、甚至是甲壳虫乐队发行的专辑等等,都给理查德·科佩尔夫妇的生活带来关系紧张的变化。离婚之后的理查德·科佩尔一边投入那些观鸟者人群之中,一边还要应付离婚后仍在延续的法律诉讼,在作者的叙述中也同时记录了他在青春成长期所受到的情感伤害。很显然,超级“鸟人”理查德·科佩尔在成就梦想的同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或许当他儿子问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了鸟类学家的时候,更触动了他内心的痛:“他对这个想法的迅速反驳表明,这个想法曾经占据了他心灵的很大一部分,但已经封闭了。他将成为的样子,一切注定都要发生。”(170-171页)这时他快五十岁了。看来,即便是超级“鸟人”,也仍然只是在野地中的“民科”。其实,“鸟人”都知道“追逐鸟种不是鸟类学”,嘲笑“鸟人”的英国鸟类学家也知道这点。“鸟人”仍然激情燃烧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真爱。在作者对他父亲的观察、思考中,时时流露出感人至深的爱与理解,他终于明白父亲走过的路多么艰难,以及他和弟弟对于父亲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231页)。

作者的祖父摩西·科佩尔是出生在奥匈帝国的东欧犹太人,曾在一战中为奥匈帝国而战,1917年左右来到了维也纳。由于意识到维也纳即将不再善待犹太人,他在1920年登上了移民美国的轮船。到美国后他改名为莫里斯·科佩尔,1924年与罗丝结婚。夫妇俩的追求首先就是生活的安全感,莫里斯在大都会人寿卖保险。莫里斯夫妇非常强烈地期待日后儿子能成为一名医生——这是传统的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犹太文化观念。在一些地方,犹太医生甚至被赋予免受迫害的权利。奥地利复兴时期的维也纳有近百分之六十的医生是犹太人,前十五位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中,有四位是奥地利犹太社团的成员。但是日后当他们发现这个儿子对观鸟有强烈兴趣之后,非常担忧的是无法实现让他当医生的理想规划,由此也可以理解理查德·科佩尔的观鸟人生承受着很大的家庭责任的压力。在丹·科佩尔对于祖父母的犹太移民身份及其活动的记述中,可以从一个家庭史的侧面看到二十世纪早期东欧犹太人移民的心灵创伤与信念形成的过程,也有助于思考今天美国政治中的犹太人问题的历史由来。

最后回到作者和他的父亲念兹在兹的观鸟清单吧。“他想让我看完他的总清单,也想把清单传给我。只有当我正式拥有这份清单,我才确切知道,我得到的是什么。也只有当我开始阅读这份枯燥而条理分明的清单后,我才意识到,这计数的人生中包含了怎样的不同寻常的生活。在造物之中去寻找自身的位置,一念执着,不断追寻,惟有人类如此。”(序,第5页)

在天下所有有着相同热爱的父子之间,总有各种各样的“清单”饱含着热情、智慧和最深沉的父子之爱。能够让燃烧的激情传递给下一代,还有什么比这更迷人的事业和更感人的父子之情呢?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