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力量》出第三版:十年,见证中国区域发展和政策变迁

“任何大国的存在,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愿意通过协调地区间的矛盾来追求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而这个公共利益在更小的国家无法实现。”12月16日,《空间的力量》(第三版)一书的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以这段话开启了他在该书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

《空间的力量》一书于2013年出版了第一版,十年后,该书第三版正式出版。十年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哪些历程,区域与区域间又有哪些故事可以讲述?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办的新书发布会现场,陆铭就中国区域与经济发展以及《空间的力量》一书做了主题演讲。

陆铭


市场一体化下的区域发展及其背后的力量

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的规律是有普遍性的,但每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又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陆铭认为,经济集聚背后有其理论力量。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分享、匹配和学习三个重要的机制之下,会产生经济在少数地理区位上的一种经济集聚的现象。分享就是指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企业,在一个小范围的空间的单元里面集中的时候,它有利于分摊固定的成本。第二个机制叫匹配,在城市的规模经济机制之下,不管是从生产者角度,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都可以实现更加专业化的、有特殊需求的匹配。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效应就是学习,包括“干中学”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有人担心经济的集聚会带来差距的扩大,但其实并不然。陆铭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给出了“反直觉”的解释,例如,他和团队利用数据测算出,尽管中国经济出现集聚现象,但是人均GDP差距却越来越小。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陆铭认为,我们对于平衡发展概念的理解并未完全摆脱以往“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传统理念的影响。现代经济发展是在少数地区集聚的,但不代表忽略了人均的平衡。今天讲的共同富裕,就是一个人均概念。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只靠人多,它的经济规模必然越来越大。可是如果没有人均水平的提高,人多带来的“大”,平均下来其实并没有变。

陆铭呼吁,要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促进相对平衡就需要差异化的政策。例如,在人口流入地要推进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建设高效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在保持城市面积适度扩张的过程中,建设紧凑型城市,避免城市出现低密度的蔓延;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中要优化供给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适应人口的总量增长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在人口流出地则应该培育新比较优势,提高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例如,要实施“集中式收缩”的发展,进行减量规划,将公共服务向中心城区适度集中,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质量和效率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区位条件走向差异化的特色发展模式。

现场


理论更新,服务中国经济

十年间,《空间的力量》出版了三个版本,与前两个版本相比,第三版在回答了什么是“中心”,什么是“外围”后,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城市是“中心”,某些城市是“外围”,并把一般性的“中心—外围”理论具体应用到中国经济上来,提出了“双重中心—外围”区域格局。在此基础上,再次强调要加快生产要素全国大一统市场建设,以及进一步深入改革。例如,进一步加强对于特大和超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金融财政方面,根据人口流入地和人口流出地的不同特性,施行差异化的政策和改革等。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