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全国著名作家走进江安”2023年《十月》文学交流活动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们去到四川宜宾市江安县,前往夕佳山民居、国立剧专旧址、长江竹岛等地采风,感受江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以“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学中的创造性转化”为主题举办了座谈会。
“长江一线意情牵,北望青青四面山,四十四年寻旧迹,几生修得住江安”,中国著名戏剧家吴祖光曾在江安挥毫写下这样的诗句。
江安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二年,迄今有着1670余年的建县史,地处长江之滨、四川南缘、川滇黔渝四省接合处。全县幅员面积948平方公里,辖14镇,人口60万,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江安拥有“中国戏剧摇篮”——国立剧专旧址、中国古民居活化石——夕佳山古民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簧工艺和长江奇石四个文化名片。
此外,这里有黄庭坚度岁的偶住亭、杨升庵题诗的题榕阁等历史文化古迹,也是巴金、曹禺、谢晋等名家大师驻足求学之地,并成为文学期刊《十月》年度文学论坛和中国传统民居夕佳山论坛永久举办地。
远眺江安县城,长江穿境而过
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流经云南,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流后,始称长江,三江合流处今天名为“合江门”,每天华灯初上时,人潮涌动,成为宜宾市最动人的景观。长江从宜宾市浩浩汤汤而下,宛转来到江安,江安即被冠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县”,借助于长江水道舟楫之利,江安自古丰饶,商贾文人聚集于此。
采风的第一站——夕佳山民居历史悠久。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占地一百余亩,是“湖广填四川”来江安的黄氏先祖从席姓人家手中购得的风水宝地,经过十一代人的接力修建、扩建使其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家族庄园。
夕佳山的文物建筑群由中门、厅堂、正房、戏楼、厢房、游廊、碉楼等建筑组成。附属文物包括桅杆、古井及名木古树。民居内收藏有许多可移动文物,包括匾额、楹联、家具、瓷器等物品。一百二十余间房舍相互贯通接连,其布局陈设一切如旧,正如这个庞大的中国家族,同气连枝、生生不息。
夕佳山民居
国立剧专是采风的第二站。1939年,国立剧专的几百位师生为躲避战乱,一路颠沛流离,从南京、长沙、重庆最终辗转到江安,于1945年7月离去。这是剧专十四年办学历史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是其发展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也是师生创作和演出最活跃的时期。教学上名师荟萃,如曹禺、洪深、焦菊隐、吴祖光、黄佐临、张骏祥、章泯等,演出上,从莎士比亚经典之作到学生习作剧稿,古今中外,八方汇聚。
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到江安后的国立剧专由中专升格为大专,众多学子慕名远道而来。1941年,十八岁的谢晋考入江安国立剧专话剧专业,为他日后的电影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谢晋也是在江安遇到了后来陪伴他一生的妻子徐大雯。
国立剧专江安纪念馆
江安地处川南,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竹类生长。丰富的竹资源为江安竹簧工艺产生、发展的物质基础。1973年,英国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竹簧,中国竹制工艺品。著名产地有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和四川江安”。2006年江安县被四川省文化厅评为竹簧工艺之乡,据悉,目前江安竹簧工艺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3人,县级传承人10人。
近年来,江安县不断深化非遗保护和传承,建设了专项传承基地——江安竹艺工坊,策划开展“师带徒”传承传习、技艺提升活动。采风中,作家们也来到江安竹艺工坊。
江安竹艺工坊
接下来的座谈会中,作家们从自己的角度谈及采风所见的江安古迹、风物、自然景观等,并就“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学中的创造性转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诗人、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梁平谈到,夕佳山民居、江安国立剧专、长江竹岛等都让他惊喜与意外。研讨会举办的竹岛在几年前还是一个叫河中村的小村子,几年间这里被修葺一新,建造了几处标志性的景观建筑供游人歇脚与遮阳,景区内散养着近百只孔雀,并种植了三百多种竹子,郁郁葱葱,摇曳生姿。
关于“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学中的创造性转化”这一话题,梁平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湖光山色、不仅仅是一座遗址和一座非常值得看的景观,其中埋伏着深厚的历史重量,而当代书写一定要注入历时性的想象力,承载这种丰厚的历史。
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梁平表示,当前的诗歌写作中,存在一种轻飘、轻浮、轻佻的问题,这反映出一部分诗人在创作中缺乏历史承载,缺乏有效的、有价值的历史想象力。诗歌写作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要避免简单的“贴标签”,而应当用传统文化资源观照到当下社会的新变化、新观念,以及这个时代中每一个个体从宏阔到细微的思考与感受。
作家、天津市作协主席尹学芸认为,谁的身上都在沿袭着传统,而如何转化、转化成什么样子才是问题。“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短短几十年从农业时代跨越到工业时代,又跨越到智能时代。古典文学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这一理念对当下仍发挥作用。讲故事的方式在变化,但是对人物精神层面的探求和精神层面的关注始终有意义。”
尹学芸以采风中看到的手工艺人编竹篓为例谈道,写作如同编织,需要的材料永远是那几类,万变不离其宗。小说最重要的是语言,其次是故事和人物。在语言上的创新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需要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学文表示,继承与吸纳缺一不可。“只继承不吸纳会丧失文化的创造力,而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具有吸纳的能力。只有既继承又吸纳,才能真正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作家、《作品》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十月认为,我们提到“传统”未必要追溯到几百上千年之前,对当下的写作者具有深刻影响的“传统”,一方面来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来自80年代以来那一批作家的创作。“因此,作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为后代制造传统。我们要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这是作家需要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