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清代皇家建筑文献,台北呈现历史文书珍品

传统帝后的起居空间,都是在详细慎密的规划中营建而成。参与规划的机关衙门,分工精细,从勘丈测量、绘图设计、物料估价、到执行建造与完工验收。涉及单位众多,动用的人力物资更是规模庞大。

有清一代,沿袭汉族帝后起居营建成例,并糅合满洲固有风俗习惯,呈现着皇家独特的建筑特色。澎湃新闻获悉,近日,“皇家建筑图档文献——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对外展出。展览分成“皇家建筑图样”、“皇家建筑师─样式雷”等单元。第一单元精选院藏清代皇家建筑图样档案,第二单元介绍样式雷家族的重要成员与建筑设计案例,最后单元则展示了传统古典建筑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延续。

定东陵隆恩殿装潢图


无论在临朝理政的宫室规划、休憩空间的园林经营、祭祀祈福的寺庙修建以及身后万年吉地的陵寝建造等,清代无不用心经营。每当重要工程,皇帝即委派重臣亲信如亲王、尚书、内务府大臣等,组织“工程处”(又名钦派工程处)监督工程的承造。透过他们奏报的施工说明、物料的估价清单、建造丈尺数量等纪录,提供我们了解清代皇家建筑的珍贵素材。

清代皇室宫殿、都城、坛庙、陵寝、园林、府邸的内外营建与装潢等建造,均由负责政府工程的“工部”、管理皇家事务的“内务府”,并由皇帝钦派重臣亲信组成的“工程处”(钦派工程处),统领所属机构执行。

负责工程的大臣们,依工程空间范围先进行设计规划,勘丈测量,绘制图稿,内部详细讨论。图稿经多次修改,从草图到细图,反复修正至最后绘制出呈报皇帝的“进呈样”。大臣随进呈图样具体规划,上奏说明,需要时还得制作建筑模型,称为“烫样”,呈报皇帝以便充分了解。

在这些“进呈样”图式中,往往黏有黄、红色各式文字签条,书写着各项工程细部说明,称作“绘图贴说”。进呈图样经皇帝阅览后,如有修正意见即退还修正;也有批示留中御览,再送交军机处存档。本院典藏这些图样形式,以及皇帝阅后发交军机处存查的建筑图样。本单元将以“宫苑营造图”、“寺庙修建图”与“陵寝工程图”三大类,精选代表性文献展出。

宫苑营造图

满族崛起东北,入主中原,既维持对沈阳盛京的管理,也继承明代北京皇家原有建设,随后更将许多明代宗室土地转为新政权御用领地。经康熙、雍正与乾隆祖孙三代的经营,清代皇家宫殿、三山五园、行宫山庄陆续增建、扩建或修建。这些宫苑建筑,经历沧桑百年,透过深藏清宫大内相关建筑图档,将加深对传统建筑的了解。

弘义阁


乾隆四十八年重建体仁阁计划

传统中国建筑有文武钟鼓二楼,东侧文楼,又名钟楼,西侧武楼,又名鼓楼。明清时代紫禁城太和门外东西两侧也分建文武二楼,明代称为“文昭阁”与“武成阁”,清代将“文昭阁”改名“体仁阁”,“武成阁”名“弘义阁”。

体仁阁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初三日夜,是晚雷雨大作,体仁阁被电击后发生大火,直到次日清晨才救熄。乾隆皇帝时正值避暑山庄,接获奏报后即下令工部尚书福隆安(1746-1784)依弘义阁式样对体仁阁进行重建,并要求九月回銮前完工。为了达成进度,乾隆皇帝调派当时皇家著名木匠张希圣协助,展件〈弘义阁甃门作法画样图〉正是当时福隆安等人赶赴灾场勘查,并依弘毅阁规格所绘制送呈御览的工程图。奏折建筑图包含弘毅阁平面图、立面图,图上均有黄签标示梁柱数量、制作尺寸与工法等。

乾隆五十五年盛京清宁宫工程图

弘义阁甃门做法画样图


这是一幅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间内务府总管伊龄阿(?-1795)查勘盛京清宁宫周围提出维修施工的平面图。清宁宫,清代皇太极关外称帝时兴建,以为帝后起居居室。入关后,成为清帝东巡谒陵驻跸盛京举行祭神活动的重要场所。

乾隆五十五年九月间,盛京将军嵩春(1724-1795)奏报清宁宫周围年久失修,大雨后各处浸漏。乾隆皇帝遂下令内务府总管伊龄阿赶赴勘查,随后具折提出十二处亟需维修之处,并绘制平面图,黏贴黄签标注建筑物名称,红色签条则用以说明该处勘估维修建议。

盛京清宁宫地盘样


香山碧云寺行宫接引山水地盘样

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静宜园,自元明两代以来,即获皇家垂青,成为皇帝夏秋出游景点。康熙年间开始在香山兴建行宫,经历雍正、乾隆两朝扩建,成为清代著名皇家园林。园内的碧云寺,享誉盛名,民国十四年(1925)孙中山(1866-1925)先生逝世后以此为灵柩暂安之处。

香山碧云寺行宫接引山水地盘样


北京地区水资源循环,西郊从香山、玉泉山至万寿山,构成上下泉源调节之引水系统。然而当水源供应不稳定,势将牵动整个西郊御苑水系失调。十八世纪乾隆年间,由于北京煤炭消费量大增,位于香山碧云寺水源之卓锡泉,即因当地煤窑大肆开挖,结果影响周边地下水循环,进而造成乾隆四十八年(1783)底碧云寺水源断流。本图即当时负责官员勘查后将情况绘制出地势山水图,并提出重新引导水源方案。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乾隆八年(1743)、十九年(1754)、四十三年(1778)与四十八年(1783)先后共四次东巡盛京,祭祖谒陵。除第一次设帐房驻跸于盛京宫殿外,其余三次均驻跸于盛京宫殿西所之迪光殿。

盛京迪光殿装潢图

此殿建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以“启迪光大祖先基业”之意取名。乾隆四十三年(1778)七月,盛京将军弘晌(1718-1781)为准备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特地请旨于迪光殿内将东北出产的松花石制作红木镶边宝座、五屏风、插屏、红木天香几与孔雀掌扇。选件各图,正是当时委办内务府工匠设计提供的图样。

盛京迪光殿装潢


盛京迪光殿装潢


王府图

清代皇族封爵,依其亲疏受封,自最高等级亲王,往下递降有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等共十二级。其中,皇族成员成长后奉命分府搬离宫中之际,朝廷即依其爵位等级,授予府第。成员迁入前,内务府与工部官员将对现有房屋状况首先进行勘查,并图绘呈览,如需整理修缮,也开列工程经费,奏请裁示。

康亲王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康亲王、恒亲王及信郡王王府图三幅,查康亲王原为礼亲王代善(1583-1648)一支,顺治十六年(1659)康郡王杰书(1646-1697)承爵,改称康亲王,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追念代善战功,到杰书曾孙永恩(1727-1805)成爵时下旨恢复礼亲王封号;而信郡王原属豫亲王多铎(1614-1649)一支,因顺治九年(1652)多铎子多尼(1636-1661)豫亲王追究涉多尔衮(1612-1650)党争案被降改信郡王,同样到乾隆四十三年追念多铎开国战功,始得恢复豫亲王封号;又康熙皇帝第五子胤祺(1709-1732),康熙四十八年(1709)获封恒亲王,但未得世袭罔替,传子弘晊(1732-1775)后,乾隆四十年(1775)再传孙永皓(1755-1788)正式降封恒郡王。

恒亲王府图


综合上述对三王爵位封号变化说明,推论原藏三幅王府图的描绘时间,应在乾隆四十至四十三年间(1775-1778)修缮王府时,绘制上呈御览的平面图样。

寺庙修建图

清代以皇家名义管理不少汉藏式寺庙,其兴建或来自地方士绅给皇帝祈福而主动捐献,或出于皇室自身的宗教信仰,或由于清帝为加强与蒙藏地区宗教领袖的联系等因素。这些纳入皇家管理的寺庙,无论兴建、整修、维护甚至拆卸不同过程,皆必须依既定程序,先行绘图呈览,经皇帝钦准后才能动工。

展览选件图档文献,即当年负责修建过程绘制呈览的图稿资料。图绘制作精美,立体图更别具趣味。皇帝可透过图样给予裁示,扮演主导的角色。

乾隆四十八年扬州万寿寺的兴建

为迎接乾隆四十九年(1784)皇帝的第六次南巡,江南地方仕绅官员为获宠邀恩,以给天子祈福祝寿为由,向两淮盐政伊龄阿(?-1795)提议在扬州天宁寺后增建寺庙。乾隆皇帝收到伊龄阿奏请,不仅同意施工,更亲自参与工程设计,并下旨内务府派员投入协助。乾隆四十九年万寿寺竣工,皇帝莅临时赐名“万寿重宁寺”,遂与旁边的天宁寺,合称为“扬州双宁”,成为清代扬州八刹之一。

乾隆四十八年扬州万寿寺的兴建


选件包括官员奏折,建筑清单与建筑图等文献资料,计有寺庙平面图,内部营建立体图(掩罩地盘图)、各殿建筑与佛像规格尺寸制作清单等。其中名为《万寿寺掩罩地盘图》,是一幅平面结合立体设计制作的稿样,虽然图稿由于年代久远出现部分破损情况,但也提供了解清代皇家建筑制作图绘的不同面向。

热河避暑山庄寺庙拆卸工程图

道光十四年(1834)六月间,热河都统武忠额(1775-1848)巡视地方,先后发现避暑山庄周边皇家寺庙因年久失修,门面残破,其中尤以兴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普宁寺山门牌楼,与竣工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普陀宗乘之庙(又称为布达拉庙)大红台右侧房庙最为严重。

武忠额随即一边派员查勘并估算维修费用,一边向皇帝奏报建议应修应拆方案。展览包含此项工程物料预估经费清单,并绘制《普宁寺山门外牌楼地盘画样》与《布达拉庙大红台门罩地盘画样》供皇帝御览。两图均以黄签标注寺庙周围建筑与地名位置,并黏贴说明施工方案。此外,两幅施工图虽俱采用平面图的绘制方式,但《布达拉庙大红台门罩地盘画样》又添加立体模式,更添工程图阅读的趣味性。

热河布达拉庙大红台门罩地盘画样


直隶正定府隆兴寺地盘图

在中国皇家寺庙建筑之中,河北正定县的隆兴寺,其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绝对是个中代表。寺庙始建于隋代开皇九年(586),时称为“龙藏寺”。经历代皇帝下旨修葺,唐代改名“龙兴寺”,在历代皇室的加持下,寺内建筑与典藏日加增益,千年名刹成为“河朔名寺”代表之一。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因赐匾额内称“隆兴寺”后,隆兴寺一名遂沿用至今。

该寺东、中、西三路格局,是清康熙四十一年(1709)重修时形成。东路为寺僧起居之处,中路是佛事活动场所,西路则规划为皇帝西巡五台山驻跸行宫。乾隆皇帝即位后多次莅临,且不时下旨整建修葺。乾隆四十四年(1779)隆兴寺的修缮工程正是其中之一。

直隶正定府隆兴寺地盘图


选件除相关官员奏报并督办物料清单外,值得注意是本次负责工程内务府总管刘浩绘制呈进的《隆兴寺平面图》。图中详细标示寺内东中西三路殿宇楼座名称与空间尺寸规模等。奏折并提到除绘图呈览外,有制作烫样进呈,惟烫样是什么面貌,目前未见。

陵寝工程图

作为帝后身后万年吉地,清代皇室对修建陵寝一事相当重视。每朝皇帝即位之始,便开始选择日后往生下葬的风水宝地。陵寝兴建事务,开始于遴选吉地,勘查风水地势、规划设计、测陵地形、营建兴修。清代陵寝有东西陵(东陵位于直隶遵化州,西陵位于直隶易州)之分,两陵区均以大红门为出入正门,其余建筑包括牌楼、碑亭、隆恩殿、明楼以及宝顶等。各殿檐内檐外建筑装潢,无不讲究。选件图档文献,即当年大兴土物建筑师们呈给帝后御览而留存于军机处的进呈稿样。

永陵启运殿神树

永陵,原名兴京陵,是清太祖努尔哈齐(1559-1626)祖先及曾祖、祖父与父亲、叔伯数代陵墓,被视为大清龙兴启运之地。陵寝内有启运殿一座,殿后生长着榆树一株,乾隆十九年(1754)被封为护国神树。

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间,永陵启运殿后榆树遭风雨吹倒,树根外露,树体更因倾斜叠压在启运殿屋檐上。由于事关大清国运命脉,盛京将军玉明(1808-1867)快马飞递向北京慈安与慈禧两皇太后奏报。两宫太后随即严令玉明“加意防护”,并派遣钦差大臣基溥(1793-1867)疾赴盛京勘查。勘查过程中,负责大清皇家建筑的专业匠役先后绘制神树倾斜情况,并提出各种保护神树建议,逐一以绘图形式供太后们参考。

永陵殿与神树


永陵神树图


玉明查验永陵神树


慈禧定东陵普陀峪隆恩殿装潢图

定东陵隆恩殿装潢图


定东陵隆恩殿装潢图


定陵,是咸丰皇帝(1831-1861,1851-1861在位)陵寝,而普陀峪的“定东陵”,则是慈禧太后葬在定陵东边的后陵,陵中隆恩殿,是举行祭祀之处,又称为“享殿”。

慈禧太后定东陵,始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五年(1879)完工,共耗银200余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再度下旨重修。其规模之壮丽,仅次于乾隆皇帝的裕陵,诚如晚清东陵守护大臣意普(1868-?)所形容:“定东陵殿宇崇隆,其规模之壮丽,制造之经工,迥异寻常”。宣统初年,清廷又决定对陵内隆恩殿东暖阁进行修缮,修建楠木佛楼,并将原殿内天花板提高。相关选件即当时参与修建的官员勘估提交的施工设计图稿,仔细观赏下,将惊叹宫廷建筑师画工的细致精美。

泰东陵明楼修缮图

泰东陵明楼


清代雍正皇帝(1723-1735在位)以后,帝王父子采行东西陵分葬,称为“兆葬制度”。雍正皇帝的“泰陵”,位于清西陵,其东边的泰东陵安葬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1692-1777),正是乾隆皇帝生母的陵墓。

泰东陵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八年(1743)完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入葬。陵内主体建筑包括隆恩殿、东西配殿、大殿、方城、明楼,最内为宝城、宝顶,宝顶地下即是地宫,是清西陵三座皇后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泰东陵自修建完成后,期间屡有修葺,道光二十五年(1845)时吏部尚书陈官俊(?-1849)赴西陵兴办工程,奉命顺道勘查,发现陵内明楼出现裂缝浸漏。道光皇帝随下令宗室德诚(?-1850)等承办维修,内务府所属皇家工匠并将勘查状况绘图进呈。

清道光修陵勘查地形图

道光皇帝(1821-1850在位)即位之初,即开始为身后营建墓地。依雍正皇帝采行东西陵父子分葬之例,道光帝陵寝应在东陵兴修,而他确实在继位不久,也依规定在东陵中选择“宝华峪”(原称绕斗峪,道光时改名),作为身后万年吉地。

上谕查勘孝穆皇后陵寝


道光七年(1827)工程完成,首先将孝穆皇后(1781-1808)梓宫迁入,未料却出现地宫浸水现象。道光帝得知大为震怒,责骂承办官员“丧尽天良”,并将相关官员分别处以抄家、革职、充军或降职不等的处分。

宝华峪建陵的失败经验,使道光帝对东陵墓地产生偏见,即使重新委派勘陵大臣选出的平安峪、成子峪等处认为是“上上吉地”,但道光帝依旧兴趣缺缺。最后在宗室禧恩(1784-1852)等人的多次履勘,道光十一年(1831)选定西陵的“龙泉峪”,成为道光帝身后入葬的“慕陵”。迁陵过程重勘风水宝地,一张张陵寝地势图样,正是清宫皇家建筑师们参与履勘后绘制呈览的作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2月18日。

(本文资料整理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