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如何与文学创作良性互动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刻推动和影响着文学创作。

11月18-19日,由杭州师范大学文学批评研究院、人文学院主办的“当下文学批评的经验与问题”学术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学刊物的60余名中青年批评家和研究生,围绕“当下文学批评的经验与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谈及批评立场与标准,《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认为当下文学批评要以社会洞察力和文字感受力作为批评的标准,避免过度使用理论,否则会失去对作品的差序评判,批评容易陷入价值相对化的陷阱,甚至导致文学作品成为批评的材料;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梅兰提出文学批评理论上的快速更新造成了文学研究方法和价值观上的悖理。如何平衡科学与人文间的关系成为了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不能使文学批评成为脱离文学实践的一种哲学理论的循环。

当目光望向批评家的自我批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徐刚提出很多批评只是在配合作家与出版商做宣传性工作,当下批评概念的翻新也往往缺乏有效的问题意识,只是在描述现象;《上海文化》编辑木叶认为很多概念沦为幻象,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创新能力不足,是我们自身匮乏的体现;《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认为“主体性”太强也可能使我们陷入思维盲区,放弃“批评家”的身份,许多问题才会浮出水面;《大家》主编周明全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指出当下批评家的分布存在学缘和地缘过于集中的现象,这也带来了批评话语的同质化。

 

对于文学批评路径和方法,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颜炼军提出许多批评的问题在于真正意义上理论创新其实非常少,过于聪明和周全反倒会影响批评的真诚和尖锐;《文艺报》编辑行超从《西方正典》和《威尼斯商人》的评价切入,提出文学批评要有通约性、科学性,提供个人的立场和价值之余,还要能讲出来让别人能理解、信服的道理;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相宜认为我们要秉持文学史研究的长效眼光,从经验中辨别新的信息,甚至预判出时代河流的流向,在传统积累中形成独立判断,做好筛选和精简工作,进而处理好批评和研究的关系;《上海文学》副主编来颖燕从赵无极的画作凌乱的笔触和整体之间微妙的平衡感谈起,强调文学的世界需要一种碰撞,并非是单向度的阐释。

话题还涉及文学批评家与作家、读者应建立什么样的关系。《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指出有些作家对批评家的预期给自己的作品做注释,但这样的批评是远远不够的,批评家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坚守和独立性;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金赫楠认为批评家与作家是亲密友善的合作关系,文学评论应该是双向交流的审美关系,作家和批评家在沟通交流中,各自发现和确认自己的阐释力、判断力以及审美鉴赏力。

本次论坛共分三场,分别由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晴飞、《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陈思主持并做评议。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